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298章 等离子体,出现了!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98章 等离子体,出现了!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第1298章等离子体,出现了!

华夏航天一路发展到今天,罗格自认为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

然而,当他听到苏尔坦报出的数字时,心脏还是不争气地狠狠跳了一下。

看着并未在第一时间内给出回应的罗格,苏尔坦很快便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100亿美元,其中前期在卫星定位系统和自然灾害预警卫星两个项目上分别投资的15亿美元,以及后续在空间站项目当中,根据进度分批次支付的70亿美元,后者涉及到的项目中应当包括至少两批四名航天员的训练,以及第一名沙乌地航天员入轨所产生的全部相关费用……」

「……」

还是那句话,狗大户虽然壕,但并不蠢。

甚至可以说,在「如何花钱」这方面,他们要比华夏懂得多。

100亿,哪怕对于沙乌地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

而航天领域合作又是个长轴距的事情,所以不可能单纯把钱丢过来就完事了。

所以,即便目前还远没有到形成一份书面协议的程度,但苏尔坦还是飞快地给出了己方的条件。

当然在他看来,这还是可以还价的。

只是对于罗格来说,这笔已经是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了。

70亿美元。

按照当下的汇率计算,就是546亿人民币。

大约相当于2007年军费预算的10%。

足够重新执行一遍载人航天工程,然后顺便把文昌航天发射场给盖起来。

至于另外30亿美元,对于那两个只需要发射卫星的项目来说,也绝对是包养级别的投资了。

「那麽……苏尔坦博士,既然贵方给出如此诚意,那麽我们华夏也自当投桃报李。」

罗格一边说着套话一边不动声色地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总算平复住了自己的心态:

「第二代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目前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到明年就可以覆盖整个华夏以及周边海域地区,并提供民码20米级,军码5米级的初步服务……」

「而考虑到贵方的需求,我们会尽快覆盖波斯湾以及北印度洋周边地区,并派出工程单位,在贵国领土范围内建设一座地面主控站丶四座卫星信号监测站和四座上行信息注入站,全部建设完成后,在地面控制段覆盖范围内,将可以提供民码5米级,军码1米级的高精度服务……」

「同样的,我们也会调整自然灾害卫星的建设优先级,在未来两年内发射至少三颗最新的自然系列遥感卫星,可以提供月均覆盖率大约三分之一的灾害监测任务,但有必要提醒的是,自然灾害预测迄今为止仍然是一项高度依赖运气和概率的业务,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保证准确性……」

「……」

见到他这样一副乾脆果断的样子,苏尔坦知道,自己刚才那个报价可能是偏高了。

不过对于他来说,一切的核心是要达成目的,花钱多少反而是次要的。

所以倒也没什麽诸如「被坑了」之类的感觉,而是迅速拿起纸笔,亲自开始记录罗格所说的这些要点。

作为沙乌地航天计划的负责人,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是纯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方面所透露出的任何一点消息,都有可能给他提供帮助。

一番颇为详细的说明之后,罗格看着正在奋笔疾书的苏尔坦,终于是长舒了一口气。

而待到后者停笔之后,刚才一直坐在旁边没有开口的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平建突然开口道:

「还有件事情我需要提前说明。」

刚准备摘眼镜的苏尔坦动作猛地停住,示意周平建继续。

「天宫一号丶以及未来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同一个完整的项目,而我们华夏的动作……历来都比较迅速,所以,虽然贵方需要到多舱组合式空间站阶段才能正式参与建设,但为了确保合作顺利,在协议达成之后,需要尽快向我方派出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以及待训航天员……」

这句话说的相当委婉。

换个意思就是——

你们沙乌地的底子实在太差,所以需要抓紧补课。

实际在一开始,周平建并不愿意让这帮大胡子参与到空间站的地面研发和准备过程。

倒不是为了保密。

华夏有一套严格的密级设定,即便对方派人过来,也不可能接触到那些最核心的部分。

而是实在不愿意带差生干活。

太折磨人了。

不过,差不差这种事情,其实有一个灵活的评价标准。

看在100亿美元的面子上,周平建的态度光速发生了180°大转弯——

没有人比沙乌地更懂载人航天!

干了!

……

与此同时。

盛京。

在从京城回到工作单位之后,刘永全便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了研发工作之中。

当然,作为一名航空工程师,即便是从常浩南口中听到的计划,他也不可能两眼一抹黑地就直接带着整个盛发集团的力量梭哈上去。

肯定要先做一轮低成本丶短周期的技术验证。

好在这个利用高能喷流结合等离子体管释放等离子体的思路原理并不复杂,如果只是在地面上进行验证,整个改造过程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航空动力集团410厂的测试车间里面,一台和量产型号看上去别无二致的涡扇10A发动机正在地面台架上进行工作测试——

涡扇10G目前还处在研制阶段,所以这些验证工作肯定还是要拿老型号来做。

北方冬天略显阴暗的天幕之下,蓝紫色的绚丽火焰从尾喷口处激涌而出,点亮了周围数百米的夜空。

就连排焰道两侧十几米之外的积雪,都因为高温的席卷而开始缓慢消融。

「刘总,咱们真能靠发动机自身的工作条件,直接生成等离子体?」

旁边的助手马晓宇穿着全套防护设备,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面前屏幕上的复合药喷流红外热图。

图上一开始杂乱无章的流场纹影此时已经趋于平稳,说明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正在逐渐稳定。

「这个就要看静电探针的测量结果了……」

刘永全目不斜视地回答道。

话音刚落,他便看到旁边电脑屏幕上的压气机转速和涡轮前温度曲线都已经进入了水平状态,于是话锋一转:

「启动差分放大电路,准备进行测量!」

实际上,在燃烧室里面加入等离子源之后,尾焰中侦测到的有效等离子体密度提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关键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喷流电子密度是否能够达到可用量级。

如果只是每立方厘米几千上万个电子这种水平,那带来的隐身效果基本也就是图一乐。

少说也得10^7量级起步,才有可能形成可用的等离子体鞘套。

二则是等离子体的可控性。

如果只是把等离子体简单地随着高温高压燃气喷出去,那对于雷达来说基本上完全没用。

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让原本向后运动的等离子体改变方向,至少完成对机尾核心部分的遮蔽。

马晓宇身后的另一名工程师马上回令:

「启动差分放大电路,准备进行测量!」

同时连续拨动了面前的六个拨杆开关。

控制台上面的三组指示灯陆续由黄转红。

「铱针进入测量区域。」

马晓宇的声音很快传来。

电脑屏幕左侧中间的窗口紧跟着显示出读数。

刚开始的波动十分剧烈。

但很快逐渐稳定下来。

尽管前面的数字仍然变化快到看不清,但后面科学计数法的指数却已经基本维持不变——

10^9量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