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322章 目标……一分为二了?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22章 目标……一分为二了?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第1322章目标……一分为二了?

应该说,柯林杰事先对于舰载雷达探测距离的估计,还是比较准确的。

X51A并未专门进行过隐身处理,但吻切锥乘波体设计本身就会带来一定的电磁散射效果,而且本身毕竟只是一枚总长度大约8米,直径0.7米左右的小体量飞行器。

对于舰载雷达来说,要想隔着将近300公里捕捉到它的反射回波,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探测到B52H完成投掷动作之后,金城号很快就失去了稳定的目标跟踪。

「舰长,对目标的检测效果已经开始变差了,是否需要加强发射功率?」

舰上的雷达主任白垚回过头,向正坐在电子海图桌前的张旭东询问道。

作为人民海军的最新型驱逐舰,金城号上的电子海图要比长征9号上的先进很多。

不仅拥有更丰富的目标信息和更高的刷新频率,而且还预留了相对丰富的任务接口,可以在上面直接指挥舰队防空任务,甚至是规划舰载直升机甚至未来无人作战艇在内的行动路径。

「算了,还是不要节外生枝……」

张旭东看着已经开始下降高度并准备转向的轰炸机,思索片刻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在回波积累数不足的情况下,单纯加强发射功率的效果有限,而且还会暴露很多不必要的信号特徵……维持目前的准连续波工作方式,捕获目标信息不是我们这次的任务。」

根据雷达回波相干积累理论,N个目标回波相干积累后,信号功率将增加到N的平方倍,而平均噪声功率只会增加到原来的N倍。

所以要想通过功率来弥补回波积累水平的不足,不仅需要指数级别的发射强度,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底噪,即便当前目标的背景是相对乾净的高空环境,也大概率无法得到想要的效果。

反而会白白便宜对方的被动侦测设备——

尽管随着装备346系列雷达的舰艇数量增加,以及双方海军越来越多的直接交锋,雷达特徵被记录下来属于迟早的事情,但总归能晚一天是一天。

「也不知道长征9号那边的情况怎麽样了……」

政委吕元杰在雷达操作台后面来回踱着步子,难得地表现出了几分焦虑。

受制于潜艇的工作特性,平日里他们进行过的大部分潜舰协同训练都是让对方藉助自身掩护通过敏感水域这类不包含作战内容的科目,即便是稍微复杂一些的,也不过是用水面舰队将假想敌逼入预先规划好的潜艇伏击区之内。

像今天这样复杂的配合,只在出航之前演练过一遍。

当时由于是首次测试,所以安排了一架直升机作为通信中继,让两边都可以实时获取对方的工作数据。

而现在,为了保证隐蔽性,长征9号必须严格处在电磁静默状态,所以他们对于几百公里外的情况一无所知。

甚至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完成了最基本的信号截获。

「等等吧……等到汇合之后就清楚了……」

说话间,张旭东顺手把电子海图上的背景比例尺调整了一下。

以他们现在的位置,当缩放到最小的时候,恰好可以把美国西海岸的海岸线给纳入进去。

上个月出航之前,他特地询问舰队首长,在任务完成之后,舰队是否还需要继续执行其它科目的远洋训练,为以后类似任务积累经验和数据。

实际就是暗示,能不能去更加靠东的位置。

不过上级毕竟是上级,一眼就看穿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后明确表示任务结束后马上跟潜艇汇合并返航。

「看来只有留给以后的同志们了……」

张旭东在心里有些遗憾地感叹道。

此行回去之后,他就会前往高级指挥员培训班进修,同时升任驱逐舰支队副支队长。

也就是说,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话,这会是他最后一次以舰长身份带队出航。

尽管更高级别的领导仍然有机会担任舰队指挥官,但是在海军的传统当中,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一番emo之后,张旭东决定换个思路,想一些令人开心的事情。

他再次通过显示器看了一眼远处的美军驱逐舰:

「对了,通知信号部门,让他们别光顾着等对面打灯语,也记着多拍几张照片,回去之后给舰队宣传处送过去,让他们好好抨击一下美国人妨碍我们自由航行的行为……」

……

相比于水面舰艇这边相对轻松的气氛,长征9号的指挥舱里面,就要显得紧张许多了。

在确认X51A已经成功点火之后,他们就需要一边调整天线角度,观测并记录飞行器本体的动向,一边等待助推器脱落之后,预判其溅落位置。

再由此决定是潜艇本体还是操纵线导UUV过去,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最次也可以取一些水样,等回去之后化验分析,从而抨击美国人的测试污染海洋环境。

说起来好像并不复杂,但对于这个临时窜出来的潜艇雷达部门而言,双线程工作就已经相当极限了。

而此时,电子海图上,目标信息栏中的速度值已经来到了惊人的【3320】。

「这是真他……真的快啊……」

韩向杰深吸一口气,眼神也不由得有些发直,甚至差点下意识爆出粗口:

「我这辈子都没想过,有一天能在这个地方看见四位数……」

受限于较大的体量和后面高耸的龟背,长征9号并不以速度见长。

但即便是相对较快的长征7号和长征8号两艘攻击型核潜艇,最高航速也只有大约33-35节而已。

这个3320节,几乎相当于它们的100倍……

已经完全超越了他作为一名潜艇军官的理解范围。

总之,即便在最小比例尺的海图背景下,目标轨迹也仍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延伸着。

当年刚上长征9号的时候,韩向杰还吐槽过这个几乎能当世界地图的比例尺简直毫无意义。

结果今天发现,终究是自己目光短浅了……

而范朝晖毕竟搞了这麽多年技术,虽然是海洋装备技术,但也算见多识广:

「看着吧,这还是助推阶段呢……等会儿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之后,如果测试正常进行的话,那大概能达到差不多……」

尽管在部分情况下,航空器也会使用「节」作为速度单位,但确实很少出现如此夸张的数值。

以至于范朝晖在说出口之前需要专门换算一下:

「差不多4000节。」

韩向杰没有回话,但搁在桌沿边上的大拇指很明显地抖了一下。

正在此时,雷达探测到的目标突然一分为二,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部分。

其中更大的那部分在分离之后很快开始下坠,而小的则继续维持原有航线飞行。

「这……」

有那麽一瞬间,韩向杰还以为是对方测试失败了。

不过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艇内通讯器中传来雷达负责人薛世俊的声音:

「报告,探测到目标助推器脱落,根据现有轨迹预测,大致会落在我们的25方向,40海里以外!」

韩向杰只好把快要露出来的笑容给硬生生憋了回去。

「相比于飞行体来说,助推器的外形更有利于反射电磁波。」

旁边的范朝晖一边规划UUV的航行路线,一边对韩向杰解释道:

「所以在雷达的眼里,反而是比较小的助推段更明显一些……」

韩向杰有些庆幸,自己刚才没有暴露出来,否则就丢人丢大了。

「我知道……」

他稍微掩饰了一下自己的尴尬,接着马上转移话题:

「要不要马上让你的人上甲板,把UUV给弄到海里面去?」

正常在水下的时候,UUV可以依靠动力自行脱离母舰,但如今长征九号正浮在海面上,自然需要人来进行释放。

操作无人航行器属于航海部门的工作,所以众人的注意力也就从电子海图桌转向了旁边的操作面板。

另外几个人则换好救生衣,沿着指挥舱后面的梯子爬上去,准备离开潜艇围壳。

这麽一番折腾,又花掉了大概两三分钟的时间。

对于潜艇而言,开启舱门上甲板属于相当大的事情,需要艇长韩向杰亲自发出命令。

他也因此而回到海图桌前,准备拿起通讯器。

于是便恰到好处地看到了——

原本信号已经有些微弱的飞行体又一次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回波强度极高的目标……

「老范。」

韩向杰的手停滞在半空中:

「这X51A……还有第二个助推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