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285章 神盾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85章 神盾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我记得,电科集团14所手里,应该是有一个海基相控阵雷达项目的吧?”

在话题来到水面舰艇防空之后,杨书玉向郭林等人那边询问道。

以他的地位,自然知道这些项目的存在,但是对于具体进度就未必会非常清楚了。

除非是自己主管领域的重点型号。

郭林显然并没有料到自己所代表的电科集团会被这样突然提及,因此先是一愣,但还是很快点了点头:

“没错,我们管这个雷达叫海之星,具体型号暂定为346型,不过目前还处在从技术预研过渡到正式开始项目的过程中,应该是由周万幸周所长在负责,我大概知道现在确定的技术路线是有源相控阵,tr组件使用双极硅元器件,如果未来能够国产,或者寻求到稳定渠道进口砷化镓,那么可以改用砷化镓-双极硅混合器件。”

海之星在目前的14所里面算是天字第一号项目,郭林曾经也做过诸如确定技术指标之类的的工作,所以尽管现在并没有参与,但还是知道一些大概的参数。

“tr组件的数量呢?”

尽管华夏海军目前还没有相控阵雷达,但显然已经有海军军官走在了装备的前面,至少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些了解。

当然,对于郭林这样的专业人员来说,这样的问题还是过于泛泛,反而不太好回答,于是低头组织了一会语言才再次开口道:

“现在讨论tr组件数量还为时太早,而且也不太重要,因为首先要根据船舶工业那边给出的舰船设计确定雷达阵面的具体尺寸,这又涉及到你们海军对于未来防空驱逐舰的总体规划了,五千吨的船和八千吨的船,在这方面的潜力显然是不一样的。”

“如果按照单个阵面为4*4米正方形的均值估计,那么使用双极硅的情况下,组件数量大概可以在3500-4000个左右,升级到砷化镓-双极硅混合器件之后,应该能增加到5000个上下。”

由于封装、散热、电磁屏蔽等工程实践方面的困难,当雷达阵面的面积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tr组件的数量就很难和阵面尺寸保证同步增长了,所以空警200上面5平方米多点的阵列可以塞进去将近2000个组件,而346这里16平方米也就只多了一倍而已。

当然这里面还有机载雷达的工作环境本来就更有利于散热的因素,总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那这个雷达从技术水平上,应该算是比较先进的?”

杨书玉对于外军装备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从1994年开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始把以宙斯盾基线5.3为基础发展的海军先进分散式战斗系统(dancs)投入外销,尽管不可能卖给非盟国,但还是公开了很多基本参数,算是让华夏这边对区域防空舰有了一个概念性的认知。

“论按照之前确定下来的总体性能,至少和美国那边同样正在研发的基线7版本宙斯盾处在同一水平上,主要是我们的半导体元器件研发水平,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机芯片性能存在差距,拉平了有源相控阵相比无源阵在机制方面的优势。”

虽然郭林的语气中仍然带着些可惜,但那是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出发,对于不能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性能优势的意难平。

然而对于在座的这些海军军官们来说……

这tm简直是喜从天降!

华夏去年才服役的最新锐舰艇岛城号,单论防空能力……甚至略逊于十四号舰以后的第二批查尔斯·亚当斯级。

而后者是60年代中期服役的舰艇。

结果现在有人突然说自己这边正在搓一套防空系统,能跟未来的新版本阿利伯克掰手腕。

就有一种二十年穷小子忽然得知自己竟然是富豪唯一私生子的既视感。

“那么……郭工程师,不知道这个海之星系统,预计什么时候能定型服役,或者至少造个样机出来?”

这次提问的人明显之前并不知道这些细节,因此连声音都兴奋得有些颤抖。

“按照立项时候的规划,10年左右定型。”

郭林的回答不假思索,但随即抬头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常浩南,犹豫了一下:

“要是按照比较乐观的情况估计,大概……还可以缩短个几年。”

其实刚刚回想起认识常浩南以来发生的种种事情,郭林的感觉是这东西要是能让对方参与,保守估计有个四五年时间就能拿下来。

这个时间主要也是因为准备用来做测试的那艘综合试验舰目前还在船厂里面不知道啥时候能交付,并且中间的改装、原型机制造等流程所需要的时间是没办法压缩的,否则恐怕更短。

但想归想,他不可能越俎代庖,替常浩南做这个决定,毕竟后者现在看上去也是分身乏术,又是航空工业系统的人,不可能抛弃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伟大的电子和船舶事业中来……

“十年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从理智上讲,这个时间应该算是相当合理的,毕竟当年美国开发宙斯盾都用了12年时间呢,但毕竟刚刚已经画了个几乎完美的大饼,现在却得知连做饼的小麦都还没种出来,需要等10年才能吃到,多少会有一些失落。

就连杨书玉都有这样的感觉。

于是他又有些不甘心地询问道:

“那如果我们降低一些技术要求,比如可以暂时先用着无源相控阵天线,那有没有可能缩短一些研发时间,先让部队有个东西用着?”

这个思路基本就是小步快跑,这里的人都很熟悉了。

然而郭林听过之后直接摇头:

“不能,实际上,虽然有源阵比无源阵更加领先,但二者在技术上其实算两个不同方向的分支,并不在同一条线上,我们电科集团在电扫描领域从起步就走在有源阵的方向上,要是现在回头去搞无源阵,反而会分散研发力量。”

“并且现在海之星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也不在有源阵上面,而是一些更加基础的部分,比如最基本的,天线阵面结构需要一个复合材料箱体,内部使用铝蜂窝夹芯板和铝合金横隔板,给tr组件分隔出几千个蜂巢状的菱形空间,复合材料和铝合金件之间要采用大直径的铝合金紧固件铆接,而这些过程我们现在一个都完成不了。”

“再比如天线阵面的反射面板,是整个相控阵雷达结构的基准,制造这个东西需要一块4米*4米的铝合金坯料,目前的方案只能是从萨马拉铝厂进口,但俄铝的标号和我们过去习惯采用的美铝标号不同,又要重新估算它的力学性能,或者也可以用两块国产4米*2米的δ70铝板拼焊,但焊接要求又不达标……”

哪怕只是听这郭林描述这些问题,在场一众军官都纷纷表示头大。

显然,这里面涉及到的工程问题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所想,绝不是一个能靠短时间内加班加点搞出来的东西。

之前王晓模和常浩南聊起预警机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说起来过,目前国内只能通过人工铣削的办法加工相控阵雷达阵面所需的高硅铝合金,加工效率和良品率都一般,对于平衡木或者楔尾天线来说勉强算差强人意。

现在346雷达的方形天线面积至少是空警200的三倍,然后一艘船就要4面……

单靠手活恐怕是不太行。

实际上,郭林没有说的是,这些加工问题还只能算海之星项目面临的困难中相对没那么复杂的。

更麻烦的地方在于设计。

不过那些内容更加专业精深,哪怕讲出来,在场的人里面应该也没几个人能听懂。

而且从杨书玉的表情上看,他刚刚的那番话已经起到了足够好的效果,也没必要再继续长篇大论下去。

所以就算了。

今天的主角毕竟还是海军方面的同志们。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