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76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476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最开始的时候,常浩南确实设计出了完整的3-7-1-1结构,甚至直接把海平面推重比拉到了9.5-10.5的惊人水平。

完全就是个第四代发动机。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哪怕自己开了挂,这个东西在短时间内也根本不可能被真正造出来。

所以后面干脆做了些微调和性能上的妥协,并减掉了一级风扇,成为了有点奇特的2-7-1-1结构。

当然,就算是这样,这台涡扇10的综合性能在当今军用航空发动机里面也足以名列前茅了。

反正坐五望三肯定没问题。

常浩南的这一番表态,直接把整个设计评审会的氛围给搞不对了。

这还评审个啥啊。

取取经吧。

像常浩南刚才提到的叶片分离流主动控制技术,比如附面层抽吸,这放在传统航空强国那边也是还处在装机试验过程中的技术。

非要较真的话,别人在试验,咱们还在图纸上,那确实还是落后个几年功夫。

但是一方面以目前华夏这边的追赶速度来看,谁能先把这些技术给用上都还是两说。

另一方面,就说落后几年这件事,对于过去华夏的航空发动机领域来说,那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毕竟,仅仅两年之前,大家日思夜想的事情还是怎么把差距缩小到20年以内!

当时国内最好的涡喷13,说穿了就是个r11f300的有限改进型而已。

哪怕涡喷14服役的时候,虽然进步很快,但那也主要是得益于起点太低,随便搞点东西出来就是巨大飞跃……

然而这涡扇10,虽然眼下还在ppt上,但至少从总体方案来说,那已经是妥妥的最顶尖水平了。

评审会当然还是得继续下去。

不过,后面提到的1250c涡轮前温度,以及全覆盖气膜冷却这些热端部件的相关技术,比较起来已经不那么令人震撼了。

倒不是说不重要。

主要是……

已经麻了。

没有一开始那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了……

而对于坐在更后面会场里的其它列席人员来说,常浩南的这一段内容,也让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的是一项多么宏大的项目——

没错,实际上对于一个高度复杂的项目来说,大多数螺丝钉类型的参与者直到项目结束,都未必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些什么。

这甚至跟保密没有关系,很多没有密级的民用项目也是如此。

只是社会分工高度专业化以后带来的一点副作用罢了。

“我去,老周,我才知道咱们这涡扇10的设计目标……这么夸张啊?”

趁着一个专家组讨论环节的当口,坐在中间靠后位置上的工程师林志兵补充完刚刚用速写方式记下来的笔记,揉着有些发酸的手对旁边另外一名同伴说道。

然而说完之后好一段时间,他都没得到任何回应。

抬起头一看,这才发现对方还在全神贯注地往手边的本子上写着什么,显然根本没听清楚自己刚刚在说什么。

“老周?炼红?”

连着叫了几声,显然是叫做周炼红的同伴才反应过来:

“怎么了?”

有些无奈的林志兵只好重复一遍自己刚刚的话,顺便瞅了瞅对方本子上的内容。

确实是常浩南刚刚讲的那些内容,热力学模型之类。

但在这些内容周围,却还密密麻麻地标上了很多批注,还有简图。

“这是……”

二人都来自湘省建宁,只不过林志兵是331厂负责工艺的工程师,而周炼红则是608所的航发设计人员。

他们之前就在工作中认识,又被一起调过来参与太行项目,一来二去也就熟络起来,不过工人出身的林志兵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显然不如好友。

“哦,刚刚听常总介绍的内容,一点感想,觉得可以用在咱们那边的工作里面。”

周炼红嘴上回答着,手中的笔却始终没停:

“冰城飞机集团那边这两年不是一直急着要更高功率的发动机么,直9舰载型用的,我这有点想法,就赶紧记下来。”

建宁的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主要负责涡轴和涡桨型号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

这两种输出轴功率的航发当然和涡扇有很多区别,比如压气机都是轴流加离心的混合结构,但是在最基本的热力学原理上总归是一致的。

“涡轴8e不是已经交付他们了么?”

林志兵一愣。

“不够用,涡轴8e需要用起飞功率才能让直9在作战状态下维持悬停状态,但起飞功率最多只能用5分钟,运个人什么的还行,要反潜肯定不够。”

周炼红摇摇头回答道:

“所以现在我们所正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考虑引进更新型的阿赫耶1m1,另一方面么,也争取在涡轴8e的基础上自行改进,毕竟外汇有限,法国人要价又高,总找他们也不是个办法……”

……

一整个上午的会议议程很快就结束了。

领导们一来听不懂后面的具体技术细节,二来也还有其他事情,所以中午就会陆续离开盛京。

但专家组还是要再呆两天。

虽然现在大家给涡扇10做评审的底气都有点不太足,但哪怕从长见识的角度,也得把这个流程走完。

吃过午饭之后的休息时间,姜甫和单独找到了刘振响。

“老院长,现在这个情况,咱们所的高推预研项目……下一步……”

他确实有点慌了。

你这边的“预研”,进度走的比人家正式立项的型号还慢,那还预研个锤子。

但搞r79技术资料的资金是624所自筹的,如果这预研项目走不下去,肯定免不了亏上一笔。

可要是硬着头皮继续搞,那沉没成本只会越来越大……

“我的建议啊,是把研究重点转变一下。”

刘振响毕竟在624所工作了几十年,对于老单位的基本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以常浩南这个逆天货表现出的能耐来说,既然他已经在涡扇10的核心机上面留了升级空间,那绝对不会是虚言。

材料和工艺的突破相比起来当然会慢上很多,但真要论难度,反倒没有那么高,只要资源投入够了,很多东西就是水到渠成。

到那个时候,这个3.75代发动机也将顺理成章地进化成正经的第四代。

而以624所的能力来看,要说在核心机研发这块后来居上,把涡扇10改进型从四代航发的位置上挤下去……

确实有那么亿点点难度。

那就只能避其锋芒了。

“转变……转到哪里?”

姜甫和一时间还有点没跟上刘振响的思路。

“大推力发动机,以现在太行项目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用继续打这条线的主意了。”

后者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但是r79那套动力系统不是还可以垂直起降么,上面那个三轴承旋转矢量喷管的设计我看过,相当超前,你们下一步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努力嘛……”

“这……”

垂直起降动力这个思路,确实是姜甫和没考虑过的。

主要以过去华夏航空工业的实力,别说雅克141,哪怕想复刻一个鹞式都很有难度。

而且垂直起降飞机在各方面性能上势必远远弱于同样技术水平的普通固定翼。

对于目前连歼6这种第一代战斗机都没退干净的华夏海空军来说,也不太可能急着往这个领域大量倾注资源。

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要想让r79的技术资料继续发挥余热,恐怕也只有这条剑走偏锋的路子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