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29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29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对于涡扇10这样一台全新的发动机来说,高空台测试的流程还是比较繁杂的。

光是从慢车到低转速情况下的各种0海拔地面工况,就折腾了将近一星期的时间才完成。

这还是在所有项目都是一把过,几乎没出现任何意外的情况下。

“常总,今天应该要开始测高转速工况了吧?”

姜甫和看着正在指挥技术人员调整测试数据的常浩南,语气中透露着些许热切。

虽然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多种多样,不可能单纯一个或者几个数字就能描述性能的高低优劣。

但即便是他这样的业内人士,也不可能免俗地关注诸如中间推力和最大加力推力之类的性能。

甚至可以说,从这台B0101号原型机被运到624所的第一天,姜甫和就一直在期待着。

毕竟,这还属于是给航空发动机定级的关键指标。

“嗯,今天会先让转速分阶段逐渐提升到最大,如果能满足最小连续稳定时间,那就一并把加力燃烧室的工作状况也做掉,不过严格来说恐怕得……”

常浩南转头看了一眼挂在旁边墙上的表:

“恐怕得到明天凌晨才能完成了。”

说到这里,又揉了揉因为连续工作而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顺利的话,到8月末应该能把海平面性能给彻底做完,后面就是逐渐增加模拟高度,压力能略微小一些……”

二人说着话的功夫,那边的测试也已经开始了。

跟之前几天测试的慢车工况不同,当压气机转速提上来之后,发动机所发出的尖锐轰鸣甚至在控制室里也能听到。

虽然不至于震耳欲聋,但也让姜甫和不由得提高了说话的音量:

“常总还是谦虚了。”

他摇了摇头:

“说实话,您主持的这几个项目,应该是我工作三十多年里面见过的,研发也好测试也好,过程最顺利的……”

“印象里几乎没出现过什么返工,包括之前涡喷14,虽然中间反复过几次,但都是在早些年间,您参与进去之后,几乎是顺理成章地就一路走到定型……”

实际上,在常浩南过来之前,姜甫和甚至有那么点想要看对方笑话的纠结想法。

主要他感觉前者实在是有点不合常理。

做工业设计嘛,很多时候初始的参数就是靠经验去猜,然后再根据测试结果不断调整迭代。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几次反复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跟社会进步也是螺旋上升一样。

反而是一遍通过这种事,在过去基本属于运气非常逆天才能遇到的情况。

说明刚开始的参数就选的很好。

然而常浩南完全就是把过去的这些常识给按在地上摩擦。

他这些项目哪有过什么螺旋?

都是跟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姜甫和也不是闭门造车的人,自然也尝试过对方的研究方法和TORCHMultiphysics这些工具。

结果发现,虽然工作效率确实有巨大提升,但说穿了也还是迭代计算那一套,只是螺旋上升的速度更快了而已。

远远达不到那种从图纸上拿到测试车间就能直接过关的神奇程度。

所以他认为,常浩南的水平不太合理。

十分甚至九分的不合理。

如果之前一直是靠强运,那再怎么说,到涡扇10这么复杂一個项目上,总归也该累积出足够的风险了吧?

而如果不是靠运气……

那姜甫和就要开始怀疑自己的世界观是不是出问题了。

而如今测试已经开始了一周时间。

结果很明显。

常浩南没输,是世界观输了……

想到这里,姜甫和叹了口气:

“有时候,常总您给我的感觉都不是在做新型号研发,就好像是直接拿来了一个已经成熟的型号一样。”

他可能想不到,这句无意中的话,其实已经无限地接近了真相……

实际上,常浩南在做其他小项目的时候,流程反而也是跟别人差不多的,都要经过不断试错才能摸到正确的设计区间。

最多也就是靠着更加丰富的经验让这个过程更快一点,并且不至于试出什么大错来。

但是,在涡扇10和模锻压机这类重点项目上面……

他是开了挂的。

正如姜甫和刚刚所说,系统可以提供一个成熟型号的所有参数。

只不过除了设计TORCHMultiphysics那次实在是着急以外,都不会直接把结果拿出来,而是要带着重新走一遍研发流程而已……

真要说起来的话,对于如今的常浩南,直接开挂的项目反而才是少数。

然而绝大多数人也只会关注这类大项目。

至于诸如空警200预警机之类的“小”活,很多时候他连名字都不会挂在显眼的位置上,根本没有太多人能知道。

而以火炬集团名义完成的工作,外人更是不可能知道具体任务分工。

于是,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就只剩下这些开挂的部分了……

“这个么……”

常浩南摸了摸下巴:

“一方面是运气因素,另一方面……或许我有一种特殊的天赋,在选择设计参数的时候总是会出乎预料地精准。”

“不过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不可靠,所以不管过去怎么样,该走的测试流程还是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万一出了问题就麻烦了……”

他总不能直接承认自己开挂,所以只好用“特殊天赋”来解释了。

“行吧……”

姜甫和愣了一会,最后略有些无奈地感慨道。

就当是世界观的基础设定好了……

……

今天的测试流程,也跟之前是一样的顺利。

本来,航发推转速应该是一个比较值得让人惊心动魄的过程。

无论是华夏还是国外,大部分航发要是出什么大问题,比如起火爆炸之类,那基本都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

但是在涡扇10这,却单调地让人有些发困。

如果不是耳边持续不断的高频轰鸣声,姜甫和恐怕真的有可能睡着。

毕竟,在高空台设备开起来之后,无论是指挥还是操作,都跟他没什么直接关系。

20%……

40%……

60%……

80%……

随着发动机一次次进入实验,高压压气机被推到的N2转速不断提高,逐渐逼近着设定工作转速的上限。

在那块显示着测试数据的屏幕上,推力曲线也从最开始的145kgF一路上升。

最终,在不开启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最高转速对应的稳定海平面推力停留在了8410kgF。

8.41吨!

“嘶……”

看着眼前屏幕上平稳到接近一条直线的推力数值,姜甫和顿时被惊得清醒过来了:

“这么准?”

作为一个航发设计师,相比于8.4吨这个推理数值本身,他更惊讶于实际测试结果与设计过程中纸面数值的一致性。

姜甫和清晰地记着,在测试之前跟B0101号原型机一并送到624所的预计参数手册上,中间推力标定为8400kgF。

那10公斤的差距完全可以当做是测试误差忽略不计。

“这么算的话……”

他有些僵硬地转过头,看向身后不远处站着的常浩南:

“常总,您这个‘推重比9一级涡扇发动机’的推重比……怕不是真能达到9吧?”

“嗯?”

后者本来就连轴转了一天,此时突然被这么一问,有点没反应过来:

“那……不然呢?”

姜甫和也被这个反问给整蒙了。

好一会之后才回过神来:

“不管国内国外,一般说推重比9一级,都默认是在八到九之间,过了9,就说自己是推重比10一级了……毕竟还要给后续的改进型号留出宣传余地来。”

“就像AL31F和F110两个发动机,虽然都对外宣称自己是推重比8一级,但基础型号按照咱们国标计算的实际推重比分别只有7.0和7.3左右,是一直到最近几年的新子型号,才真正达到7.6左右的推重比。”

“但是这涡扇10……虽然加力燃烧室还没开,但我估摸着按照您的标定精度,实际测出来的最大加力推力应该真能到14吨……”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