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683章 确实需要一个课题组了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83章 确实需要一个课题组了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684章确实需要一个课题组了要合作开发的话,那搞出来的技术就算是双方共有,肯定不能往数值计算业务部一推就完事了。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最后干活的肯定还是那同一批人,但在接待规格上,肯定要更重视一些。

不能随便出个业务员就给打发了。

但另一方面,技术合作在权利共享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共享,甚至考虑到双方公司的研发能力差距,恐怕还是火炬集团这边更大一些。

所以也不是像数值计算业务那样,拿到一个要求清单就能开工。

总得多了解一些实际情况。

就算对方是科工委系统下属的企业也是如此。

因此,思索再三之后,常浩南还是决定先采取缓兵之计:

“蔡经理,您应该也知道,我司过去并没有深入了解过造船行业,如果只是接一些普通业务也就罢了,但两家企业搞技术合作影响甚大,肯定不能随意定夺,所以,此事我暂且先记下,后面会派办办公室和技术部门的同志跟贵方进行深入接触,如何?”

蔡宏桂本来也是在发现法国GTT方面对GasTransport系统已经彻底不上心之后,想着死马当作活马医,来找火炬集团看能否有个破局之法,自然清楚对方作为一家和沪东厂平级的二级国企,不可能自己说上几句话就把合同给签了。

四大军工总公司虽然已经完成去行政化改革了(航空工业因为常总的操作目前还拖着,又续了一年),但去行政化不是去组织化,还是要受到上级管辖和监督的。

换句话说,国企和国企之间做生意,往往比私企和私企之间还要麻烦。

此番能和常浩南本人见上面,还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都已经算是超出预期了。

当下自是马上点头同意:

“常总所言在理,技术合作一事确实需要慎重。”

“这次我回去之后,就把跟GasTransport系统和LNG船制造有关的技术资料整理一下,再让专人送过来,另外,常总如果想要进一步考察我们厂的情况,也随时欢迎您莅临指导…”

船舶制造相比于航空制造来说,除去一些特种产品,比如核潜艇或者水上核电站之类以外,敏感程度相对没有那么高。

所以在技术专利这块,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以保护换公开”。

GasTransport系统的相关资料就算沪东厂不主动给,常浩南这边想要查,费点事也能查到。

只不过如果没有购买授权的话,不能用于盈利而已。

蔡宏桂现在要给,倒是不算泄露商业秘密。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LNG船是何等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六个字说起来轻飘飘,实际上如果转化成物理形态怕是要用卡车来装,还得是前四后八那种。

如今双方只是初步接触,别人就做出如此表态,确实也能看得出是很有诚意了。

毕竟,哪怕是公开内容,经过系统性整理之后也是有独特价值的。

否则也不会存在开源网络情报这个说法了。

“你我在组织关系上属于平级,也不在同一个系统里面,莅临指导还是谈不上。”

常浩南如今也过了会对这种吹吹拍拍感到尴尬或者飘飘然的阶段,当即摆了摆手回答道:

“另外,我个人最近一两个月日程安排比较紧,可能会让就行…”

“不管怎么说,还是提前感谢常总,预祝咱们合作顺利…”

“客气了…”

虽然只是获得了常浩南的口头承诺,但蔡宏桂离开的时候,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得不太一样了。

火炬集团外面,一个手中拿着一件风衣的年轻人看到蔡宏桂出来,连忙上前两步,把衣服披在了后者身上。

“师父,您这是…”

刚刚从会议室出来的时候,他可是看见蔡宏桂整个人跟老了二十岁一样,结果这才半个小时左右过去,就又好像年轻回去了…

“刚才跟火炬集团的常总谈了谈。”

蔡宏桂在徒弟的帮助下,把胳膊塞进袖子里,然后整了整外套的领口。

他早年间焊工出身,因为长期在高盐高湿低温环境下工作,关节炎相当严重,尤其到了冬天,要穿外套都很困难。

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他一边从口袋里掏出手套戴好,一边继续道:

“常总说,过段时间会派技术人员到我们厂查看情况,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考虑和我们一起,继续推进GasTransport系统LNG船的开发工作!”

“真的?”

旁边的徒弟听到这个消息面色一喜,但却只维持了一瞬间,很快就恢复了忧心忡忡的样子:

“但是…就算把GasTransport系统走通了,但是跟Teigaz系统相比,装载同样体积的LNG需要一艘更大更重的船,好像还是很难跟别人竞争…”

蔡宏桂听到此处差点翻了个白眼,抬手就想敲徒弟的头:

“搞工程哪有一步登天的道理,切忌好高骛远,要不是那一批日本企业去年集中爆出质量问题,咱们现在连入局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能跟别人站在同一条赛道上,已经是我们这些人过去不敢想的事情了,你还觉得不满意是咋地?”

徒弟毕竟年轻反应快,蔡宏桂又不是真的有意要打,所以只是一个横跳便轻松躲开了,然后捂着头对自家师父说道:

“我的意思是,咱们能不能也考虑用Teigaz系统造船?”

蔡宏桂面色一凝,低头迟疑片刻之后,方才摇摇头:

“GTT公司自己不涉及船舶生产业务,所以把Teigaz系统的专利买到手里倒是不难,只要花钱就行。”

“但是液货舱系统的技术路线跟整艘船的结构、动力和安全设计都密切相关,韩国人接触Teigaz系统比我们早好几年,如今也已经在这些领域拿到了不少专利,我们如果现在改变技术路线去追,肯定会在这块被限制住…”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徒弟自然也听懂了——

GTT公司会把液货舱专利卖给沪东造船厂,那是因为大家分别处在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属于配合起来一起赚钱,无非赚大赚小的区别。

但三星造船跟沪东造船之间那是**裸的同生态位,不说是你死我活,至少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根本不可能把自己手里的关键专利授权给主要竞争对手。

所以,Teigaz系统这条路,对于没占到先机的华夏来说,基本上是走不通的。

“那…就只能指望火炬集团这边跟咱们合作了?”

“短时间内只能这样了,平心而论,咱们过去习惯了技术追赶者的身份,在核心技术研发这块,水平确实是比不上别人…”

“但是…万一火炬那边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他们之前好像也没接触过船舶制造吧…”

“嗯…话是这么说,但我之前听杭齿厂的同事讲,这个常总之前也没接触过机械制造业,但第一次出手就是负责江重那个7万吨锻压机,好像进展也挺顺利的…”

另外一边,常浩南在把蔡宏桂送出门之后,便拿起电话,联系到了刘洪波。

“刘教授,咱们数值计算业务部现在还有没有空闲的人手?我这有个咱们过去没接触过的造船业务合作,需要几个人去了解一下情况…”

他直接开门见山。

这问题直接给对面问愣了,好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电话那头才传来刘洪波苦涩的声音:

“我的师弟领导,现在数值计算业务部的订单都已经排到明年3月份了,我们恨不得一个人当三个用,哪可能还有空闲的人手?”

“而且既然是之前没接触过的业务,那应该先交给研发部门才对吧,我们业务部门原则上讲是只管应用层面的啊…”

“嘶…”

常浩南仔细想了想,觉得好像也有道理。

之前他确实让让刘洪波去负责过直升机设计业务,但那靠的是刘教授的个人能力。

眼下TORCHMultiphysics软件正式版刚刚发行,那边的办公室一天24小时都亮着灯,他都不用打电话,就知道估计也是忙得飞起…

常浩南顿时感觉到,自己可能真的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课题组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