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34章 搞到名额了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34章 搞到名额了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哪怕是从航空工业总公司剥离出来以后,新成立的航空动力集团也会是一个在编员工数量超过六位数的庞然大物。

对于这样一个大型企业,尤其还是新组建的大型企业来说,真正意义上、要留档的那种正式发展规划,不写出十万字的篇幅都算是言简意赅。

只不过,长篇大论的内容自然有秘书一个字一个字去敲,常浩南身为总规划师主要还是负责对于大方向的把控,毕竟就科研工作来说,他眼下还正处在最年富力强的阶段,不可能真的脱离一线业务岗位。

而且,眼下这个场合毕竟只是个座谈会,也不可能真的让他一个人念几小时报告。

因此,常浩南选择了抓大放小的思路,干脆只说最关键的部分。

而从首长的反应来看,效果确实还行。

“好啊,很好。”

对方在半空中挥舞了一下手臂,显得非常兴奋:

“我记得,大概十年前,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我到涪城的624所去考察,当时还是刘振响同志担任所长,我记得很清楚,他们正在解决涡喷13AⅡ发动机进口流场畸变严重的问题。”

这种专业名词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身为大领导能一记就是这么多年,确实让常浩南有些意外。

除了本身有理工科功底以外,他估计也跟当时刚刚在“和平典范”项目上被坑了一把脱不开关系。

八三工程有一个“为和平典范报仇”的内部口号,也是那时候喊出来的。

果然,稍加停顿之后,对方又继续道:

“那个时候刚好赶上我们和美国的军事技术合作破裂,需要靠自己搞新飞机,而自己搞飞机,差的最多的就是动力,所以我就问刘振响,说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赶上国际主流水平,当时他给我的回答是大概需要二十年,也就是到下个世纪的头一个十年结束,能搞出性能达到同时代合格水平的产品。”

“结果现在看来,这进度还是要比振响同志的预测乐观很多嘛我之前在科工委提交的报告里面看到过涡扇10的目标性能,已经完全可以跟国际主流的涡扇发动机相比了?”

常浩南稍微算了一下,心说其实当年刘振响的估计还是挺准的。

因为如果没有自己重生过来这档子事的话,按照原来的发展轨迹,涡扇10确实是在经历了三落三起之后,才在2010年左右正式量产,装在第二批歼11B上面。

虽然早期几个批次的稳定性和故障间隔还有点问题,但确实算是追上了那个时候的合格水平。

只是如今这个世界线已经被他掀起的八级大狂风给吹乱套了,因此在外人看起来,刘振响当年的估计就显得保守了很多。

不过,在面对领导提问的时候,还是要使用一些语言的艺术。

首先是得把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给认下来:

“单就涡扇10的性能指标来说,确实已经达到了美俄三代半发动机的水平,并且还有更大的升级潜力,确实已经追上了第一梯队的步伐。”

接着就是拐弯抹角地争取更进一步的支持:

“不过,首长,我们的底子毕竟还比较薄弱,从总体来讲,涡扇10目前处在一枝独秀的状态,包括它的核心机,虽然很先进,但也还没有反哺到其它用途的发动机上面。”

常浩南话锋一转,开始卖惨:

“所以,相比于美英俄等航空领域的先发国家,我国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航发谱系不够完整,尤其在大涵道涡扇、涡桨和涡轴发动机方面,几乎都是空白。”

“目前能够达到90年代的技术水平的,就只有镐京发动机集团在以类似十一号工程的形式,国产化C808客机使用的D436T1发动机,还有建宁发动机集团,在法制阿赫耶1C基础上进行改进,生产直9系列直升机使用的涡轴8发动机,其余就都是五六十年代老型号的有限改进了。”

这属于算盘珠子都打脸上去了,几名首长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自然听得懂弦外之音:

“我们这位小同志这是还没正式上岗,就开始给自己的新东家要政策和支持咯”

首长看看周围,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会议室里顿时弥漫起一阵快活的空气。

气氛再次平静下来之后,对方重新看向常浩南:

“这个方面,浩南同志不要担心,既然我们批准了航空动力集团独立拆分,那就肯定会支持你们的工作,在立项、人事还有拨款上,给予合理范围内的便利条件。”

这话说出口,可就相当于是承诺了。

当然,领导表态,在后面肯定都要留上三分:

“不过,你也不要过于心急,年轻同志有冲劲、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这是好事,不过就像刚才你自己说的那样,我们国家的底子薄弱,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哪怕是能力再强的人,也不可能在三年五年的时间里就全方位赶英超美,你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科技发展,或者说,综合国力的发展,不是冲刺赛,而是马拉松。”

首长说着整了整西服外套,从沙发上站起身来,显然是要进行这场会议的总结了:

“它考验的是能否长时间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我对华夏的未来有坚定的信心!”

“”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献礼活动结束之后,常浩南又在江重一直待到了五月末。

即便只是眼下,需要这台重型模锻压机进行生产的工件也远不止歼11B的机身后隔框一样。

按照计划,正在沪飞生产C808也将从第二批次开始,逐步提高核心结构件的国产化率。

以及,最开始让他产生研发模锻压机想法的大功率水电机组。

每一个都是产量不大,但需要专门对工艺进行优化的项目。

而江重本身的研发部,是在林景堂加入项目组之后才逐渐开始组建起来的,无论是能力还是经验都要略逊几筹。

虽然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全部亲自经手,但总归还是能多拉扯一点就多拉扯一点。

在常浩南准备返回京城之前,颜永年专门找到他,交上来了一份装订完成的文件。

“常总,这是模锻压机项目的进展报告,您过目。”

从试生产到正式投产,还需要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的时间。

主要是随锻压机一同开发的寿命监测和自动补偿系统,肯定没办法在一台新设备上看出效果。

但试生产顺利结束,对于模锻压机研发本身来说,就算是最重要的项目节点了。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次的进展报告就相当于是结题报告。

后面的工作,也会逐步从常浩南负责的研发团队转移到江重集团内部。

除去林景堂作为锻压工艺专家,仍然会在这里常驻一阶段以外,包括颜永年和常浩南在内的主要领导,也都会陆续撤出。

整个项目组仍然会保持纸面上的存在,但大部分成员已经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手头的其它工作上去了。

如果不发生什么特别离谱的问题,这种状态将一直持续到设备正式交付。

常浩南停下手上收拾东西的动作,接过那份厚厚的报告。

这种东西自然不可能是最近才开始临时抱佛脚,而是在研发过程中就随做随写,因此绝大部分内容,常浩南实际上都已经检查过了。

这次主要添加的就是最后那部分总结的内容。

尤其是这次国庆献礼异常成功,首长甚至在最后发出了“向江重集团、向军工科研战线学习”的口号,肯定是要在最后吹上一波的。

“对了,颜教授。”

常浩南说着坐回到椅子上:

“那天首长走之前,问我项目组同志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旁敲侧击地说了一下希望能亲自到京城看50周年国庆典礼的事情。”

“嗯?”

听到这个,颜永年顿时来了精神:

“然后呢?”

“自然是通过了。”

常浩南面带笑意地回答道:

“今天上午国庆50周年庆祝办公室联系到我,说是可以在项目组成员里面报上去六个名额,不过我看了一眼,都是稍微有些偏僻的观礼区。”

对于颜永年来说,能去现场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哪还能再挑三拣四的,当即蹭地站起身来,双手握住常浩南的手:

“偏僻不要紧,人能去就行,太感谢常总了”

“没关系,也不是什么大事。”

常浩南逼格拉满地摆了摆手:

“而且,我之前也挖走了颜教授两个得意弟子嘛,这个名额就算是回礼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