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39章 火炬实验室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39章 火炬实验室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到这里,常浩南突然想起来在刚才答辩开始之前,唐林天曾经说过“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这么叫你”之类的话。

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对于他来说,这绝对可以算是个不小的惊喜了。

留校任教,是常浩南早就已经做好的决定,至于那几个主任的头衔,也不过是把早就担任的职务正式转了正。

但这个年代,还没有后世那一堆什么杰青优青之类的帽子,包括先聘任为研究员再非升即走这条专门面向青年教职人员的路也尚不存在。

因此,能一步到位直接定级教授,甚至还是二级教授,确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99年这会的x级教授,还是1956年时候确定的分类方式,原则上只跟工资待遇挂钩,和后来2007年开始的那套教职工13级分级制度不能完全等同。

不过在最顶层的教授部分,标准倒是差不太多。

一级教授,基本就只有院士学部委员,极少有例外。

而二级教授,非要说的话

大概相当于“半步院士”。

答辩委员会中的袁相垭目前就在这一步。

基本上算是半只脚踏入了院士境,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以及活的足够久,等到有位置空缺出来,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评上院士。

而常浩南年仅24岁便走到了相同的位置,在年龄方面毫无疑问有着绝对的优势

总之,这一波带来的震撼可比刚才大多了。

毕竟区区一个博士学位,在场的人基本都有,常浩南无非是拿学位的时候年轻一些。

但二级教授

除了事先就知情的几人以外,包括常浩南、答辩秘书、还有后面进来的工作人员都给整沉默了。

尤其是答辩秘书。

他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快二十年,如今还是三级教授

顿时成为了职称方面的最低点。

要说没点羡慕嫉妒恨,那肯定不现实。

不过稍微有点脑子的人也都清楚,这个情况实在是很难碰瓷

“祝贺常教授。”

“恭喜”

调整好了心态的答辩秘书也走过来,跟常浩南握了握手:

“常教授应该算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了吧?”

“算不上算不上”

常浩南赶紧抬起手向下压了压,同时回答道:

“就我知道的,查尔斯费夫曼在20岁博士毕业,22岁就被芝加哥大学聘为教授,相比起来,我还是有一些进步空间的”

答辩秘书并非数学专业出身,对查尔斯费夫曼自然不算了解,因此听到这个回答之后一时间也整不清常浩南到底是谦虚还是秀优越。

但不管怎样,对方说的有鼻子有眼,应该是真的,于是他接着改口道:

“那至少在国内,应该算是最年轻的了不管怎么样,恭喜您”

“好吧谢谢。”

在阵阵道喜声中,自宣布过对常浩南的聘任结果之后便没再开口过的唐林天离开座位,来到常浩南身边。

会议室里面顿时安静下来。

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唐林天身上。

视线中带着七分好奇,以及三分期待

刚刚的消息已经够劲爆了,但看这架势好像是还有更大的消息?

“咳咳”

虽然站起身来的瞬间就已经达到了冷场的效果,但唐林天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咳嗽了两声:

话音落下,常浩南也紧接着站起了身。

实际上,这正是他的答辩会选在火炬集团进行的原因。

稍微停顿了片刻之后,常浩南接着唐林天的话茬说道: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火炬集团将与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一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专攻对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探索。”

趁着多数此前不知情的人还在消化这条消息的时候,唐林天又继续说道:

“实验室由常浩南教授直接负责领导,并且,除了前沿技术研究以外,该实验室还将负责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全新路径,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打破甲乙双方、一个项目、一纸合同、一笔经费的简单合作模式”

“”

唐林天作为校长,行业黑话说的确实非常溜,几乎都不用怎么改,原样写下来就能当成一份新闻稿来发。

不过,干货也还是有的。

简单来说,就是京航大学对火炬实验室只进行最基础和最低限度的管理,包括每年一次的项目审核、联合培养学生的录取、考核、学位授予、以及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时的决定权等。

而对于大多数日常事务,学校允许实验室执行报备制而非审批制,也就是由实验室主任即可进行决策,无需校方批准,只需要在做出决定之后让学校知情即可。

算是给足了常浩南自主权。

90年代末这会,国家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还是相对比较松的

当然,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课题组根本就没有多少经费值得去管,不少项目的钱甚至都是老师自筹的。

但即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常浩南这种人事和财政都能一把抓的情况,也十分罕见。

因此,唐林天刚才说到最后的时候,莫要说是在场的其他人,就连同为二级教授的袁相垭都露出了些许羡慕的表情。

独立的研究中心,他倒是也有。

但无论规模还是待遇,跟常浩南这个比起来,那就要差得远了。

京航给后者的条件,完全就是照着院士,甚至还是资深院士的标准来定的。

要知道,唐林天刚刚只说了学校对“重大人事变动”具有决定权。

而一个实验室里面,能被称为“重大人事”项目的,基本就只有主任,也就是常浩南本人。

最多等到以后实验室规模大了,再加上副主任和单独的首席科学家。

总之

换句话说,常浩南甚至可以自行招募研究人员,而这些人除非有什么重大问题,否则肯定是受到京航认可的。

这你找谁说理去?

不过转念想想,好像也并不是很离谱。

毕竟校企联合实验室,那经费不说全部,至少大头肯定是企业出的。

而企业,也就是火炬集团

好像也是常浩南在管。

左手倒右手了属于是。

“常教授,校方暂时给火炬实验室确定了4个教职岗位和1个行政岗位的编制。”

宣布完今天的最后一个大新闻之后,唐林天转身看向常浩南:

“但如果您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再另行招聘,只要人事开销不超出预设的经费份额即可,只是这部分多出来的人员只能算合同工,如果要想转为长聘,就得等学校进一步扩充名额,当然,我们肯定也会尽快落实”

“另外,您的招生权限和其他博导一样,每年一名博士加一名硕士,不过1999年度的研究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八月份眼看就要入学了,所以得到明年才能正式开始招生,当然如果招的是本校的保送生,那今年秋天就可以进实验室,这个过程我想您应该很清楚”

现在距离常浩南自己保送研究生也才过了三年时间而已,大部分规定和操作跟他当年区别不大。

最明显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常浩南和姚梦娜二人过于支棱的表现,导致“直接攻读博士”从过去的特事特办变成了一个常态存在的项目,只不过名额要比硕士推免更少,而且需要招收直博生的导师写一个情况说明。

最后,唐林天又总结了一句:

“如果在实验室建立过程中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跟我联系,学校会全力配合你”

对于这些待遇,常浩南自然是满足的。

每年1博1硕看似不多,但他本来也不可能分出太多精力去培养学生。

真要是招进来了又不管不问,甩一个课题任由学生自生自灭,那这个导师还是不当为好。

“那么,合作愉快,唐校长。”

他朝着唐林天伸出手。

“合作愉快。”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