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拿捏土耳其的筹码
“北四环外……”
听到这个描述,姚梦娜直接就惊了:
“那不就是学校旁边?得值不少钱吧?”
四环,听着好像很靠外,但其实以京城的规模和人口,这地方哪怕在90年代也不能算城郊。
如果是南四环的话还好,这功夫跟个大农村区别不大,但北四环还是不一样的。
青华、燕大、昆明湖、圆明园……都在北四环外。
而现在的京航,以及斜对面的京城科技大学,则正好横跨四环高架路。
虽然京航的位置相比京城师范、京城邮电这几个在二环附近的学校靠外一点,但如今四环内的位置,说一声寸土寸金也不为过。
“这里面确实没有,但是其它方面有。”
常浩南重新坐到沙发上,轻叹了口气:
说罢,她跟常浩南示意了一下,然后便推门离开了办公室。
“我不是这个意思。”
姚梦娜被常浩南打趣,不过毫不脸红,稍一停顿之后才又继续道:
“其实我上大学之前,一直都以为搞研究的实验室都是那种坐落在深山老林或者什么湖中孤岛上面,不为外人所知的那种,一直到上大一大二的时候,我还一直以为学校可能在本部外面有那种秘密实验室。”
所以,火炬集团从管理层到研究员,待遇普遍是跟国际大厂对标。
常浩南听得直接笑了出来:
“再者说,有多少人都眼红着咱们学校这块地呢……被你说的跟一文不值似的。”
别的不说,就后来的情况看,土耳其可以说是北约内部最不稳定的一个环节。
常浩南意识到姚梦娜的理解显然出现了偏差,赶紧摆手继续道:
“土地用途是科研场所专用,值不值钱的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况且现在有火炬集团在,钱这东西主要就是个数字……”
常浩南自然听说过那个传说中生物学研究的圣地:
“不过风格倒是可以参考……”
华夏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发展速度,别说对于姚梦娜这样的普通人,哪怕是对于如今的高层领导来说,恐怕都是很难想象的。
京城五环属于申奥保障项目之一,99年这会还在筹划过程中,破土动工要等到一年多以后了。
“常总。”
“像冷泉港那样?”
现在的他,说一句“我对钱没有兴趣”都完全不夸张。
“不过你说得对,新实验室在规划的时候,确实可以跟外界做一些视觉和听觉上的分隔,虽然不可能真的造到深山老林里面去,但是在氛围方面可以参考一下……”
姚梦娜摇摇头:
之前在他答辩之后吃饭那会,唐林天直接就说五环外,是因为他毕竟直接跟京城的城建规划部门对接,但是到了常浩南这,还是用了老百姓比较熟悉的概念。
他本来想说要参考624所,但那地方他已经去过好多遍,虽然本质上很黑科技,但看上去反而显得平平无奇甚至有点老土。
哪怕真的把一个大学城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市场也会很快给周围带来各种配套设施和产业……
而且,更主要的是,学校作为年轻学生和教授们的聚集地,其实先天就有很强的商业潜力。
“嗯。”
“虽然那块地不可能拿来换钱,但价值越高,不是说明上面对咱们越重视嘛。”
大部分消息不太灵通的普通人最多也就是听说过要扩建外环高速公路的事情,但不会有什么具体概念。
火炬集团的营业额不高,但作为半垄断性质的集团,搞的还不是重资产行业,收益率却非常吓人。
“只不过城市规模扩张太快,就像很多机场一样,明明造的时候还是远郊,用不了多少年,就被纳入市区了,咱们那个新实验室,你现在看着远,估计过不了多少年,周围也会发展起来。”
“……”
姚梦娜突然插进来。
“噗嗤——这好赖话全都让你一个人说了。”
不过,虽然常浩南说了一圈,但姚梦娜眼里兴奋的神色仍然没有减少。
“这……不至于吧……”
因此,只要不是像前世那样被单方面敲诈,常浩南还是倾向于直接谈判。
常浩南犹豫了一下:
“等我下午去公司再说吧,这个事也不急这一天半天的。”
“其实,京航,当然也包括青华、燕大,最开始建校的时候,周边都还不是现在这样。”
“冷泉港的面积是咱们那块地的十倍多呢……”
“就这些?”
京城给火炬实验室批复的地皮相比于前世京航的沙河校区靠南一些吗,在未来的奥北板块,也就是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相隔几公里就是目前刚刚投入开发,日后居住人口超过某些小型国家的某个超级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