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75章 是你懂涡扇10还是我懂涡扇1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75章 是你懂涡扇10还是我懂涡扇1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理查德·汉密尔顿的评价,毕竟只是在数学年刊的编辑部,而不是某个学术会议上做出的。

而拉格斯泰特为人周密,也不可能大嘴巴随便出去乱说。

因此,要把这个影响力扩散出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对于常浩南来说,还是阅兵带来的影响更大一些。

准确地说,是阅兵式上亮相的装备。

10月8日。

根据常浩南的计划,节后他的主要精力会放在开发流形学习的具体算法上面。

毕竟集团的发展规划已经基本定好,正常来说,一个不挂副总经理头衔的总规划师,除非开dang委会,否则也不会有太多日常工作甩到他头上。

当然,毕竟是集团里面有名有姓的领导,总不能国庆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找不见人影,因此常浩南还是决定先去办公室坐一会,等吃过午饭之后就回学校那边。

结果,他刚到办公室给自己倒了杯水,屁股还没坐热,就看到综合二处的章亮平出现在了门口。

“常总?”

шwшǎno

后者轻轻敲了敲门。

从语气来看,似乎心情很好的样子。

但常浩南心里却咯噔一下,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进来吧,随便坐。”

章亮平实际上就是集团给常浩南配的个人秘书,只是遵照上级规定精神,避免直接提到这两个字而已。

所以,他出现在这里,大概率是带着“任务”过来的。

不过这次,倒是常浩南猜错了。

对方一进来,就把几份报纸和一本杂志放在了办公桌上。

“常总,国庆放假这几天,我专门搜集了一些媒体对于这次阅兵,尤其是跟空中编队有关的报道,您看一下。”

常浩南听罢,总算松了口气。

然后把那一摞报刊拿到面前,简单翻阅了一下。

实际上,过去几天里,常浩南自己也看了不少新闻和报纸。

中英文都有。

那些报道的主要视角,自然集中在第一次公开亮相的歼10原型机上面。

跟他之前预测的差不多,几乎所有分析都认为,阅兵式上展出的,应该已经是非常接近量产的状态。

不过,章亮平给他搜集过来的这些,不太一样。

重点竟然都在那两架歼11ws验证机,或者说,涡扇10上面。

要知道,这可不是信息大爆炸的自媒体时代,飞机换个发动机,只要有第一个人发出来,很快就能传遍全网,都不用等到第二天,全世界就都知道了。

纸媒时代,信息流通的速率很低。

就算有比较专业的媒体,或者开源情报分析机构注意到了涡扇10的存在,消息扩散的范围也不会很广。

而眼前这些报道,竟然清一色都在关注那两架侧卫上面的新型发动机,显然是经过章亮平专门筛选的。

给领导提供新闻报道摘要,确实也是秘书的工作之一。

但如此精确地把关于涡扇10的内容挑出来……

路走宽了,小子。

常浩南还真就愿意看这个——

他当然不需要从这些外部资料搜集什么信息。

主要是有一种“父母在朋友圈里显摆自家孩子,然后偷偷窥屏看评论区”的快感。

于是,常浩南兴致勃勃地翻开第一份报纸……

这篇在10月2号就发行出来的、占据了足足大半个版面的报道,内容十分充实,详细分析了歼11完全国产化之后,对华夏空军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两种第三代战斗机的定位问题。

还加上了一段非常吸引眼球的、跟空中自卫队15j的对比。

只可惜作者断得一手好章,在**部分戛然而止,并宣称在后面发行的画册杂志中,还有更加详细的内容。

好奇之下,常浩南又找到了那份装帧精美的杂志。

然后就绷不住了。

杂志里面的内容确实非常详细。

不仅有大幅的彩色照片,还用了十几页的篇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涡扇11发动机”随歼11一同引进、国产化并进行改进升级的历程——

没错,这篇文章把涡扇10描述成了al31的升级型号。

又因为是装机对象是歼11,所以直接给按了个涡扇11的名字。其中甚至还有“俄方技术人员”发表的回忆和评价,以及发动机的详细技术数据等。

给常浩南看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不是包括型号名称、总师身份、研发单位和重要时间节点在内,根本没有一个标点符号是正确的话,他甚至会以为是不是研发团队里面哪个人泄密了。

显然,这位作者没有任何内部消息源。

但能在纯架空的条件下洋洋洒洒写出这么一篇东西……

文学水平确实非常了得。

常浩南哭笑不得地指了指那本杂志:

“这怎么说的跟真的似的……”

坐在对面椅子上的章亮平探过头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出来:

“嗐……内容不重要,民间的瞎猜嘛,主要是民众对于咱们新发动机的期待和呼声很高……”

“我跟您说,这本杂志定价20块,我那天加价加到50,才从那书摊老板手里抢到。”

显然,他之前也看过,知道里面写的内容是些什么。

常浩南听罢人都惊了,但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也不奇怪,写的确实好。”

“多亏了涡扇10是我自己设计的,否则我看见这篇……文学作品,估计都要信个三分……”

……

就在常浩南准备看看后面还会有什么离谱内容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

章亮平赶紧起身,示意自己先到外面去等。

常浩南接起电话。

那边响起了一个稍显陌生的声音:

“常总,我是航空工业集团梁卓平。”

常浩南过去的老上司。

不过,二人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直接接触。

毕竟常浩南基本都是直通丁高恒,后来两边分了家,交集就更少了。

“梁总,您好您好。”

常浩南一边回答,一边想着对方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

“航技那边刚刚传过来的消息,他们接到一份来自达索航空华夏大区负责人奥利弗·魏利签名的合作邀请函。”

梁卓平开门见山:

“达索方面的意思是,他们目前的几个主力型号公务机都是针对欧洲市场设计的,因此希望能跟我们合作,开发一款能够适应华夏和北美市场的新型号。”

航空工业总公司分家之后,华夏航技并没有跟着分家,而是仍然挂在航空工业集团。

毕竟在当时看来,华夏要想单独出口航空发动机,可能还得些时日。

就算有,只要业务量不太大,那继续沿用航技的渠道也没什么问题。

而听到梁卓平的话之后,常浩南的第一反应就是离谱:

“跟我们合作开发?”

虽然华夏如今的经济水平一路飞速增长,但仍然处在“进步快是因为起点低”的阶段,至少在99年这会,要说布局公务机这种高端市场,还是稍微早了亿点。

更别提联合研发了。

公务机,讲究的是一个调性。

而至少在90年代这会,常浩南也不得不承认,华夏在高端市场,还缺乏说服力。

就算真需要这边的某些技术,比如机翼设计或者主动降噪,也应该选择供应商模式。

梁卓平犹豫了一下,然后解释道:

“在文件里面公开的原因,是说他们现在的几种主力型号都不能跨太平洋飞行,也没办法从华夏直飞欧洲,确实需要航程更远的型号来跟庞巴迪,还有湾流竞争。”

常浩南皱了皱眉。

合理。

但不够合理。

而且如果是因为这个理由,那跟他航空动力集团也没直接的关系。

梁卓平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

“不过,我们通过之前建立的一些私下关系打听了一下,据说是斯奈克玛集团希望能找个机会,跟我们,嗯……准确来说是跟你们,进行技术合作,而达索只是提供一个白手套。”

“丁主任的意思是,让我问一下常总您的意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