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853章 正常的垂发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53章 正常的垂发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第854章正常的垂发

出于保密,以及防止敌特破坏的目的,沪东厂的军民业务在物理上还是分得比较开的,加上林青毕竟是701所的人,所以一直以来对那个LNG船项目都停留在有所耳闻的程度。

而像是Gas-Transport液货舱还有蒸发气再液化系统这些具体的技术方案细节,就更是完全没了解过了。

因此,当他第一次听到“状态监测和故障自动诊断系统”这个含义直白的名字时,整个人顿时就来了精神:

“为了满足检修需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专门给动力舱留了一些空间余量,如果需要传感器的话……”

显然,这个功能对于眼下的新护卫舰来说非常有用。

不过,常浩南却摆了摆手:

“传感器肯定不是装在动力舱里面,那监测不出来什么东西,得直接跟动力系统本身配合才行。”

“跟动力系统本身……”

林青听罢面色一僵:

“意思是得把这两台燃气轮机给拆下来改造?”

现在舰艇分段已经接近完全合拢,要是再对分段内的设备进行修改,那势必要影响到下水的时间表。

这对于一個型号中承担相当多测试任务的首舰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

“呃……那倒是不用。”

常浩南赶紧解释道:

“QC130毕竟是涡喷14的底子,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电控的问题,所以能原位修改,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全船统一的电力控制系统,所以这个功能没办法集成到舰桥或者是CIC里面,只能在轮机舱里面查看。”

“呼——”

这个答复让林青松了口气:

“这倒是不要紧,反正军舰轮机舱总归是要有人值班的,而且我们主要也是在检修的过程中才会使用这个功能。”

理论上讲,现代化舰艇的动力系统是由舰桥部分直接控制,因此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工作。

不过军舰毕竟要考虑特殊情况,还是要设置专门轮机值班岗。

只是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听着从舰桥过来的口令而操作轮机,乃至于往锅炉里面填煤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艘几千吨的军舰,一般会有大几十甚至上百号舰员,而一艘十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货轮,反而可能只有二三十人。

直到此时,最开始被常浩南问问到的雷志兴才插了进来:

“常总,从系统硬件的角度上是没问题,不过我们之前没做过燃气轮机的参数标定,所以如果要实现完整的功能,那恐怕还得跟轮机设计单位,还有船厂方面配合一下才行。”

这边话音还没落,林青和旁边那位刘姓工程师就几乎异口同声地表了态:

“没问题,业务方面我们一定配合!”

旁边的吴文涛也跟着表示同意。

反正集团层面上,船舶工业和航空动力已经在LNG船的项目上开始合作了,那也无所谓再来一个。

“亲上加亲嘛……”

吴文涛最后总结道。

“不是……我主要担心的是效率问题……”

常浩南叹了口气:

“这个系统目前还在开发阶段,火炬集团的普通员工是不太熟悉的,只靠他们两个人的话,两头跑恐怕要费点事。”

“嗯……”

雷志兴和刘方平也都微微点了点头。

物理上的两头跑其实还好,毕竟都在沪东造船厂,远不到哪去。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常浩南一样多线程地处理工作,所以同时进行两个类似但又不同的项目很可能导致把两边搞混然后一起乱套。

“要不……常教授把咱们组的新博士生借我们用两天?”

平时说话很少的刘方平突然提议道:

“我之前跟王杰聊过,他跟雷志兴一样也是机械出身,而且硕士阶段就研究过回转机械设备的故障特征问题,只是之前没接触过高维数据降维这种理论概念,上手应该还是挺快的。”

“这个么……”

常浩南犹豫了一下:

“我回去以后征求一下他的看法吧,咱们在研究领域这块还是要参考学生本人的意见。”

“实在不行,我过几个月还计划招一批博后和研究员,反正技术在咱们手里,人手的问题总有解决办法。”

“也好……”

雷志兴点了点头:

“反正造船的事情,也不是三天两天就能看到进度。”

“那林总,你们就继续按照原来的时间表推进项目,等到军舰舾装的时候,我们再跟舰面作业同步解决动力系统的问题?”

常浩南看向旁边的林青。

“可以。”

既然不会影响到项目本身的进度,后者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在参观过整舰建造情况之后,考虑到时间还早,所以吴文涛和林青又带着常浩南去设备仓库,看了一圈已经送到货的3K95舰空导弹系统。

也就是海基的道尔。

只不过,这套东西的外形却跟常浩南印象里的有些不同……

“我记着……”

常浩南抬头看着眼前的4组发射箱,一脸惊讶地问道:

“这3K95的发射装置,应该是8发弹呈圆柱形排列的来着?”

“对,原版是这样。”

林青点了点头:

“8发弹,跟左轮手枪的弹巢差不多,但只有一个发射口,

“但我们想破头也不理解为什么要用这种奇怪的发射方式,既不省空间、也不省成本,还凭空增加了系统复杂度。”

这边刚吐槽完,旁边的刘工程师又补了一句:

“而且,陆基9K330其实已经有了一套技术成熟的8联装发射箱,但即便是这样,苏联人还是给他们的海军设计了……那么个玩意。”

实际上,常浩南很久以前倒是听过相关分析,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奇特的设计思路,是因为苏式海基垂发,无论3K95还是远程的S300F,都是直接替代更早年间单双臂发射架的产物。

相当于直接把发射架给藏在甲板

在这个思路下,8发弹共用一个发射口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想法——

现代级上面的9K90单臂发射架,那可是24发备弹才有一个发射位置。

只是后来的人们已经见识过了宙斯盾那种垂发,再回过头来看,当然觉得哪哪都奇怪。

“所以你们直接弄过来了四套陆基道尔的垂发装置?”

常浩南看着这四个长方体的金属箱子,发现好像确实跟9K330的那个有点像。

“倒也不直接是陆军的。”

林青解释道:

“其实俄国人自己也觉得那个转轮发射机构非常奇怪,所以早就设计过这种8联装的垂发,只不过后来他们一直没有新船下水,所以没地方装。”

“我们知道这个情况之后,就把这套东西顺便跟几个营的9K330,还有些相关的技术资料一并给打包回来了……”

“就算以后054换了体积更大,可以发射中程甚至远程导弹的国产垂发,这种体积比较小的近防系统也肯定有用武之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