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858章 沙漠能变良田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858章 沙漠能变良田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在李年恒的提问过后,整个会议室总算重新回到了最开始相对严肃的氛围当中。

吕进辉也紧接着切换到了另一份PPT。

“巴丹吉林沙漠的样本,同样被我们按照采样点的分布分成A、B、C三个组别,三组样本的特征取向一致,其中B组别,也就是沙漠南部贴近祁连山北麓和阿右旗的部分,特征最为明显,因此后面都以其为例进行说明……”

“相对来说,巴丹吉林B组的情况跟腾格里A组呈现出的方向不同,其化学性质、以及容重、持水性、饱和导水率、孔隙度等水力特性与一般的沙漠相似,但颗粒情况跟典型沙漠砂区别较大。”

他说着又放出了两张跟之前差不多的照片。

只不过这次对比的对象略微有些不同。

能够看出,左侧的B组砂砾样本在外形上有很大区别。

至少显得不是那么圆润了。

不过由于化学性质和孔隙度不合适,反而无法取代河砂的作用。

“通过跟之前步骤相同的有效应力测试,我们发现巴丹吉林B组在砂柱侧面有明显约束的情况下,法向接触压力和切向约束力要明显优于包括腾格里A组在内的其它样品,甚至优于部分河砂……”

“……”

一番介绍很快结束。

这一次,众人的反馈就显得冷淡许多了。

主要是……一时间确实想不出这种特性有什么意义。

毕竟沙子的用途本来就比较狭窄。

而在排除掉建筑材料这个最有可能拿出成果的方向之后,似乎就剩下一个半导体行业……

理论上,可以拿来提炼硅。

但半导体级的沙原料需要成分比较纯净,且疏松度好。

然而巴丹吉林B组的成分里却能检测出不少镁、猛、钙的成分,尤其是后两者,对于硅工业来说属于有害成分,而且砂质相对紧实、也不利于后续步骤处理。

总之,看上去有点鸡肋。

不过,李年恒仍然比较兴奋。

因为这样特征鲜明的地质条件——无论是否有意义,都很适合对SAR信号进行校核。

“常教授,孟教授,你们看,我们回去之后是不是可以着手通过这些数据总结一下里面的规律?”

刚刚一直在当听众的孟震远点了点头:

“至少,我们现在明显能够看出,经过数据降维处理之后所得到的结果,确实能够一一和不同特征的地质条件进行对应……”

虽然具体设计数据提取和处理算法的人是常浩南,但一切的起点,也就是那個遥感数据分析的课题,还是挂着孟震远的名字。

而即便按照最严苛的条件来说,到眼前这一步,那个项目也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那常教授,您的意思是……”

李年恒一直没听到常浩南的回应,遂转头看向对方。

却发现常浩南正单手扶着下巴,一副低头沉思的模样,始终没有开口。

一阵短暂的沉默。

“那……如果各位同志都没有其它问题的话,那两个沙漠片区的初步情况就先介绍到这,

随着临时充当主持人的翟明国开口,对自己这次成果展示已经很满意的吕进辉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把讲台让给下一个人。

不过,就在这个当口,常浩南却突然重新抬起了头:

“等等!”

吕进辉收电脑的动作瞬间顿住,然后把本来已经拔掉的信号线又重新插了回去。

投影仪重新亮起来。

“常教授,您讲。”

“除了法向接触压力和切向约束力以外,这一组样本约束拉力和约束力矩的情况你测了么?”

常浩南指了指幕布。

“约束拉力和约束力矩……”

这个有些别扭的问题让吕进辉一愣,旋即有些茫然地摇了摇头:

“没有……”

实际上,应力测试本身都不是标准测试流程中的项目。

就已经做了的法向接触压力和切向约束力,还是他参照岩土工程那边的论文给填上的。

看着台上吕进辉那疑惑的眼神,常浩南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解释道:

“如果这一组沙漠砂样本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提供法向接触压力、切向约束力……”

说到这里,他觉得光靠语言描述可能有点苍白无力,于是看向旁边的翟明国:

“翟研究员,咱们这有黑板么?”

后者四下瞅了瞅,发现会议室里确实只有墙上的那块。

但是被幕布给挡住了。

不过,毕竟是常浩南的要求,那肯定还是得满足。

没过几分钟,就有两个工作人员推着一面装了滑轮的小黑板从门外走进来。

常浩南也不客气,直接起身来到了讲台旁边。

这个动作让吕进辉一时间有些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到底该在哪。

“哦……你先下去吧。”

常浩南说道。

然后回过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飞快画了几十个小圆球,同时解释道:

“各位同志,你们看。”

“假设砂颗粒同时具备法向接触压力、切向约束力、约束拉力和约束力矩,并且还能保证一定的随动自由度的话,就说明每一个颗粒既能产生约束反力又能沿约束反力方向产生位移。”

“而再如果,我们把视角拉大,让这一整片空间内的砂颗粒都有这个特性,并且通过某种方式让它们处在流变状态,那么任一颗粒就可以沿任意方向与另一个颗粒接触而产生约束,即便这两个颗粒分开,只要能重新恢复接触,这种约束还能够再次成型……”

随着他的分析,黑板上面渐渐填满了白色、黄色、蓝色的粉笔印记,甚至最初画上去的那些小圆球都不太能看得清了。

实际上,这种分析,应该是在电脑上面,用类似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形式进行的。

只不过常浩南刚刚是头脑风暴,所以眼下只能呈现在黑板上了。

好在,

“也就是说,如果能通过某种办法,将沙子……呃……将这一类沙子从离散状态转变成流变状态,那么原来一粒一粒分开的砂体就会转变成具有全向约束力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修复的……”

翟明国显然已经抓住了常浩南刚刚介绍中的要点。

只不过实在没办法更加形象地表示出来。

而这个时候,回到座位上不久的吕进辉却恰到好处地补上了一句:

“性质就会类似于……不对,就会基本相当于土壤?”

此话一出,整个会议室中的所有人都瞬间念头通达。

虽然这种由砂体转化成的土壤在化学成分上和真正的土壤仍然不同,但其在物理性质上,却已经具备了存储水分、养分和空气的能力。

这就够了。

只要生态-力学属性能够长期保持下去,那么缺少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降水或施肥之类的人工手段补足。

而如果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

甚至可以说,砂体特性接近巴丹吉林B组这一类特征的沙漠,都有机会转变为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的土壤!

这对于正面临着严重土地退化和沙尘暴问题的华夏来说,简直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

尤其蒙省中西部以及陇原中部,在地形上其实是易于大面积耕种的坡地和平原,只是由于土地条件太差才无法满足需求。

如果真能把这些部分改造成耕地……

一众人面面相觑。

不敢想。

根本不敢想。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