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971章 生产定型鉴定以及未来的打算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971章 生产定型鉴定以及未来的打算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必须承认,杜弗罗的猜测,已经非常接近真实情况了。

在常浩南开发的工艺流程当中,确实需要把待加工零件浸没在中性盐溶液当中。

实际上,单就这一步来说,如果能像前者那样,用与激光器同轴的电液束冲刷工件而不是单纯浸泡,那效果还会更好。

只是华夏在微型阀泵这方面确实比较落后,所以最后才用了这么个大力出奇迹的办法。

然而,常浩南当初用来欺骗竞争对手的那篇文章确实过于有效,再加上些许思维定势,导致杜弗罗错过了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脉冲激光。

当然,那篇论文不可能永远有效。

早晚有一天,大家会发现热效应是条死胡同。

而且,随着华夏这边逐渐开始大规模应用超短激光加工技术,相关消息也不可能一直被捂住。

但就算那一天提前到来,影响也不会很大。

激光的非热加工在原理上就跟过去常见的热加工完全不同。

把工艺当中的连续激光改为脉冲激光,并不是单独换个激光器就完事了,还涉及到一系列相互作用模型以及数值算法的更新与开发。

这些工作,在有系统协助的情况下,常浩南都断断续续花了一年多才勉强完成。

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再者说,当大家的研究到了只差临门一脚的时候,常浩南还可以赶在别人之前,把几个关键专利给抢注下来。

除非有人狗运逆天,直接从工艺参数的无数种排列组合当中试出正确结果。

那常浩南就要开始考虑,是不是有第二個人也开挂了……

……

不过,眼下这会,常浩南还顾不上关注友商们的动向。

因为,一个对于他来说相当重要的节点就摆在面前。

“常总,这是十分钟前,军兵种装备局发过来的情况说明函。”

章亮平说着把一个贴着条子的信封放到常浩南面前。

听到这个单位,后者赶紧把视线从电脑屏幕上挪开,用最快的动作拆开。

军兵种装备局,总装备部下属的二级单位。

虽然级别并不很高,但却负责主管海空军和第二炮兵装备的定型鉴定。

如果是非重点型号,那么二级定委将直接由他们来组建。

哪怕是需要一级定委的重点装备,也需要从中抽调不少人手。

总之算是甲方大爹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

因此,虽说发过来的是公函而非指示,但还是得重点对待。

信封里面是一份红头文件。

【我局已收到各作战部队和飞行研究院关于涡扇10型发动机的情况反馈,两个子型号总计36台原型机和量产机的累积装机工作时间已超过10000飞行小时,数据记录良好、试用评价优秀,驻厂军代表对生产环节了解清晰,确定流程符合标准……】

【……】

【综合以上情况,我局认为,WS10型发动机已经通过部队试用和生产定型试验,具备进行后续考核的条件,烦请贵单位尽快整理并提交相关文件……】

原本,常浩南还有点担心是不是有什么急需自己解决的问题。

结果却是天大的喜讯。

“好,好,好!”

看着手中薄薄的两页纸,常浩南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抬头看向章亮平:

“老章,你马上拟一个通知给606所,把情况说明一下,告诉他们准备在二月初迎接工艺考核,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好能赶在春节之前收尾!”

这份文件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甲方已经基本认可了涡扇10的性能和稳定性,并表示可以组织生产定型鉴定了——

相比于设计定型,当前的**标并未对生产定型的具体流程做出详细规定。

只是写明了生产定型应当包含组织工艺和生产条件考核、部队试用、生产定型试验、组织生产定型审查和审批四个部分。

一般来说,在小批量试制和交付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顺便完成其中的第二和第三项。

就像刚才文件当中提到的那样。

而装备局要求航空动力集团提交的相关文件,则是涉及到余下的另外两项内容。

这个过程并不像设计定型那样,包含大量高风险的极限测试,主要是一些生产现场和书面的审查工作。

甚至会显得有些无聊。

但对于常浩南和整个项目团队来说,却是最重要的里程碑。

意味着涡扇10AB两个型号已经技术状态冻结,可以结束小批量试制,正式进入量产阶段了。

别小看这几个字的差距。

很多装备,一直用到退役,可能都还顶着“小批量”的帽子没摘掉呢。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后,常浩南就可以真正从涡扇10项目本身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新的挑战当中去了。

……

三个星期时间很快过去。

涡扇10的生产定型,一切顺利。

甚至顺利到有些出乎常浩南的预料。

生产定型鉴定和产线验收会的日期,最终定在了春节前夕的2月10号。

实际上,跟毕业答辩的情况差不多。

当决定要开鉴定会的时候,就说明这个项目已经稳了——

因为有问题的项目根本走不到这一步。

当然,即便如此,常浩南还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尤其是涉及到超短激光加工的内容。

主要是担心讲浅了别人觉得不够细,讲深了别人又听不懂。

不过事实证明,他还是想多了。

在大量测试和使用数据的支持之下,根本没有什么需要发挥的空间。

以至于各个环节宣布通过认定的速度,比对应负责人签字盖章的速度还要快得多。

原计划从早开到晚的会,实际上只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没什么内容了……

于是,整个会场竟然陷入了令人有些尴尬的冷场当中。

只剩下笔尖划过纸页所产生的莎莎声……

最后,还是负责整个定型鉴定的陆增武率先打破了沉默:

“常总,我看你们提交上来的工艺说明文件,写着预计最大年产量可以到将近200台?”

对于华夏来说,上一次能年产这么多发动机,甚至还是给歼6造涡喷6的时候……

“嗯……”

常浩南缓缓点了点头:

“保守估计吧……毕竟生产定型试验,要求我们提交的是下限,实际还有可能更多。”

“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产能……很可能大部分都要处在闲置状态?”

陆增武说完,可能是觉得这个问题稍微有些攻击性,于是又赶紧找补了一句:

“这个……跟生产定型有关的问题已经完全结束了,现在完全是我个人比较好奇……”

常浩南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理解:

“眼下,或许确实不需要这么多的航发产能,但我们作为企业肯定不能只看眼前,而是要提前给未来做打算。”

“别的不说,我们目前参与研发的SeA系列发动机,两到三年后就可能占到每年20-30台的产能,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速,航空兵装备更新换代的频率也会逐渐提高,再算上大修和维护所需要的备份件,每年留出100台的产能并不夸张……”

“另外,我们预计年后要立项涡扇10的航改燃,海军对这一型号的需求量也不小,这么算下来,只要再额外多出一两项业务,就能占满这每年200台的产能,或许还不太够用……”

“……”

这一番话说下来,不光是陆增武,就连不少正在低头签字的人也纷纷抬起了头。

“咱们……每年能需要……100台发动机?”

陆增武双眼瞪大,连说话都不是很利索。

常浩南心说我要是告诉你以后华夏能年产总计超过80架的各型三四代机,怕是得把你吓出个好歹来……

当然,这话也就是在心里吐槽一下,肯定不能说出口。

于是,他只好换一种方式:

“以后的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陆主任您想,都不用太长时间,就说当年涡扇10刚立项的时候,又有谁能预料到五年后的今天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