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青仙问道 > 第191章 盘点收获,圣人手稿(求订阅)

青仙问道 第191章 盘点收获,圣人手稿(求订阅)

簡繁轉換
作者:中原五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2-26 21:31:48 来源:源1

第191章盘点收获,圣人手稿(求订阅)

徐青和陈复一阵寒暄,随后来到衍圣公府的书房里。

陈复问道:「公明,你是否已经和武定侯丶赵尽忠私下已经商议过抄家孔府的事?」

徐青一时间心念千回百转,最终决定照实话说,能坐到陈复这个位置,都是老聊斋了,没必要卖关子,他坦言道:「不错。」

陈复:「如此便好,你们具体商议的什麽,我也不问,你也不用跟我说。我这次来,实际上另有要事。」

徐青:「请大人示下。」

陈复:「这次朝廷抽调俞总兵来东山省平叛,一应支度,很难维持太久,所以大军不会在东山省逗留太久。而东夷人在侧,虎视眈眈,显然有进犯东山省的意思。他们祖辈多是从此地出身,一旦为祸,定然不浅,且不利于接下来的清田。元辅思虑再三,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徐青识海中好似有电光闪过,脱口道:「以夷制夷?」

其实徐青也在思考平乱之后的善后事宜,今年朝廷的事太多,要不是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也绝不会强行调俞总兵过来。

实际上这是九边的精兵,主要用于防御北虏。

以朝廷目前的力量,确实难以应付东夷人的入侵。

故而从外交入手,乃是一个不错的权宜之计。

东夷是朝廷的敌人,但东夷人也并非没有敌人。

陈复颔首:「等我了解东山省实情之后,不日朝廷便会下命,命我巡抚东山省,负责保境安民,行清田大计。公明既然在此,便助我一臂之力吧。」

徐青心知这是交换条件。

事是他惹出来的,屁股也得他来擦,至于徐青私下里的那些动作,首辅这边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徐某早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人所言,在下是责无旁贷。只是首辅是打算以何种方式,以夷制夷?」

「东溟帮的出云公主是扶桑国天照皇室的后人。如今扶桑国被东夷人所灭,岛上形成东夷人一家独大的局面,不过依旧存在许多扶桑倭人的势力,与之进行潜在对抗。出云公主在这些势力中,颇有号召力。首辅已经派遣使者与出云公主商讨助其复国的事。」

徐青心中顿时一叹,天下智者何其多也。

出云公主背后有方仙道的人撑腰。

徐青能认识到火器的厉害,早就为靖海卫购买过火器的首辅如何不清楚?

与出云公主联手,亦是打通向方仙道购买火器的渠道。

一旦朝廷大军,装备了方仙道的厉害火器,立时就有弹压天下的力量了。

可惜的是,大虞朝如今最难的地方并非是实力衰弱,而是根本分不清谁才是自己人。

这股力量再强大,也不可能完全为朝廷中枢所用。

但用来为变法保驾护航,行一时之良策,却也足够了。

这大虞朝确实是千疮百孔的庞大建筑,正因为庞大,所以哪怕摇摇欲坠,也能通过损失一些暂时不急迫的地方,进行拆东墙补西墙之举。

徐青:「首辅打算让我怎麽做。」

陈复咳嗽一声,「首辅对你期望很深,又知你有裴炬丶长孙晟那样的奇才,所以希望这件事上,你能想办法多配合一下。」

长孙晟就是成语一箭双鵰的主人公,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分化了突厥,为中原王朝减轻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至于裴炬,那更是厉害。正是邪王石之轩的原型,而且其本身事迹,比小说里描述的还要厉害,在前后两朝,都是国之重臣,参与大计。

既是名留青史的能臣,也是遗臭万年的奸臣,最后还能善终。

「老登在点我呢。」徐青心里腹诽。

他心念转动,随即道:「在下只当尽力而为。」

陈复说了上面交代的任务,接着便道:「还有一事,孔府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圣物,我要数艺的圣物送给大司农,此事就托付给公明了。」

大司农就是户部尚书,陈复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南直隶四大家族之一,王家如今最大的官儿,亦是内阁的阁老。

明面上,他是首辅的盟友,实际上也是玉亲王的人。

这六艺圣物,徐青已经预定了圣人手稿和撼天弓,陈复一张口就是数艺的圣物,真当孔府是他家的啊。

这些当官的,一个个都没下限了!

陈复摆明了是东西他要,又不想背锅。

陈复估计也觉得自己过分,但事关上司的心头好,这差事办不妥,他往后怎麽当户部尚书。

须知,人家大司农不一定能让他陈复升官,但一定能不让他陈复继续往上爬。

只见陈复继续开口:「等我以户部侍郎衔巡抚东山省后,诸多民政之事,也需要仰仗公明。」

徐青心里清楚,这是陈复开的条件。

有了首辅的默许,加上陈复这个名义上的巡抚支持,他在东山省要是还捞不够好处,便是自己无能了。

当然,前提是不能阻碍清田大计。

无论如何,老陈都是十分够意思的人。

徐青现在一眼就看出,陈大人是国之干才,这下一任大司农不是陈大人当,大虞朝怕是要亡国!

「大人有事吩咐便是,在下一定竭尽全力。」

陈复满意点头。

徐公明果然上道。

看看人家,首辅的事只是尽力而已,到他这就是竭尽全力。

这前途怎一个了得!

随后自然是清点孔府财产土地的事。

俞总兵缓缓退兵,并给陈复留了一千兵马,作为巡抚的标兵,不过军需得陈复自己解决。

他是户部侍郎兼领东山省巡抚之职,搞定一千兵马的军饷根本不在话下,这也是首辅派他来的用意。

不但如此,趁着冬日农闲,陈复还以这一千官兵为骨干,招募了上万民兵,无形间减轻了东山省的治安压力,并且带着这一万民兵和一千巡抚标兵,冒着风雪,平定小规模的民乱,到了年底时,东山省基本没有再出现明显的乱象。

士绅豪强,都得到安宁。

平定小规模民乱的同时,也显示了朝廷的武力,巩固东山省其他士绅豪强对朝廷的敬畏之心。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徐青的出谋划策。

这段日子,徐青也在东山省插旗,建立东山省的复社。

另外,梁阁老的回信也到了。

凤倾天女儿的事有点小麻烦,因为凤倾天女儿的出生时辰,正好符合朝天观主的卦象,不过秀女进宫的事在明年,礼部这边可以帮忙拖一拖,即使进了京,也能帮忙照看一二。

徐青知晓凤倾天爱女心切,于是写了信给夫人,让凤倾天带到江宁府,请夫人出面,看能不能通一通人情。

另一边,几经波折,圣人手稿和撼天弓终于到手。

这次收获的重点,还得是这两样事物,其他都无足轻重。

徐青的目光落在圣人手稿上。

说是手稿,实际上不是书纸,而是竹简,上面字迹清晰,一个个墨字上,都携带着圣贤的浩然阳刚之气。

其实孔府里,还有一件圣物的浩然阳刚之气远在这篇手稿之上,那就是夫子的圣像。

不过徐青没有动,而是命人好生看护。

徐青与丹溪翁交流炼丹之事时,听丹溪翁提到过,自中古以来,有厉害的炼丹方士曾经试验过,如果将诸子手稿融入丹炉中,将提升丹药的品质,增加炼丹成功的可能。

须知,越是厉害的丹药,不但材料难找,炼制成功的概率也很小。

老天师曾说过,玄天升龙道的玄天升龙丹,甚至能帮助武道宗师巅峰的存在突破进入武圣境界。

其所需的天材地宝难以想像,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极低。

哪怕玄天升龙道,也只成功过两次。

如果有圣人手稿,肯定能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提升其炼丹的成功。

当然,老天师提这个话茬也不安好心。

因为玄天升龙道和朝天观主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有关玄天升龙丹的消息传出去,自然能给朝天观主惹来不少麻烦。

老天师肯定不只和徐青一个人提过这事。

这些老东西,没一个省油的灯。

不过徐青很奇怪,以朝天观主作为国师的身份,搜集丹药的原材料肯定不难,至于圣人手稿,皇室肯定是有的。

为何没听说过朝天观主炼制出玄天升龙丹来?

他心知这里面怕还有别的蹊跷存在。

徐青自然不是为了拿圣人手稿来炼丹,而是打算研究圣人手稿。

他注意力落在手稿上,忽然间,神魂运转。

只见到眼前的竹简,仿佛燃烧起来,上面的文字浮空,浩大阳刚之气,充斥在徐青眼前的天地。

这是道,是理,是天地间最大的规矩。

许久之后,徐青脑海里一声龙吟响起,方才回过神。

没想到圣贤的竹简手稿,居然能让他的紫微帝脉和苍龙七宿一起生出应激的反应。

「这里面的浩大阳刚之气,显然和我的紫薇帝脉丶苍龙七宿有些冲突,却隐隐中,又暗合。」

徐青体会刚才的玄妙,感受来自圣贤竹简手稿的浩大阳刚,其中字字珠玑的玄妙之理,落在心灵中。

其浩大阳刚,又和五雷法有共通之处。

徐青似乎由此找到了修炼玄天观想法太微帝脉的契机。

玄天观想法共三大帝脉,为紫微丶太微丶天市。

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紫微便是北辰,处于星相学中众星环绕的众星。

太微则是象徵行政机构,属于紫微权力行使的地方。

可以这麽理解,紫微为帝,太微为相。

天市则是象徵市井。

修行三垣帝脉,亦是将神魂从核心处逐渐扩散周边,如帝之德,泽被万物。

修炼三垣帝脉的次序,也决定了玄天观想法的本命神通。

徐青最先点亮紫微星作为本命星辰,于是觉醒了补天劫手的本命神通。

所以之后太微丶天市的本命神通,他是无法觉醒的。

另外,苍龙七宿和玄武七宿是附属于紫薇帝脉的隐脉,所以徐青贯通之后,能够直接修炼。

其馀白虎七宿和朱雀七宿,则需要贯通太微丶天市才能修炼。

徐青的这篇圣人手稿,不但浩大阳刚,而且直指人心,有圣人见识世间真理,乾脆利落的风采。

徐青揣摩之馀,神魂也得到精纯。

「北孔真的是一群鼠辈,坐拥宝山而不自知。」徐青暗自感慨。

但他也能明白原因,圣贤手稿需要从心底里认可,才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壮大自身神魂。

北孔众多鼠辈显然是不认可这些道理的,自然没法从中获得好处。

徐青能认可,那是因为他前世自小就接受了类似的观念。

历史是前进的,真理是不会褪色的,所以真理不需要掩饰,越辩越明。

在前贤的犀利文字面前,也不用感到羞愧,因为这些文字,本身就不是为了用来教训人,而是点亮一盏灯,让你看得更远一些。

圣贤是点亮自己丶照亮别人的那一类人。

不是说,自私不对,而是世界的发展,需要有这样公而忘私的一类人来推动。

你认可了,然后去行动,便能顺应时代的力量,去创造功绩和伟业。

当然,这样的人,也会被诋毁,也会被找出各种错漏和缺点。

因为去做事,必然是会被犯错的。

错就是错。

这一类人也不需要什麽掩饰。

他们追逐大道的脚步,不会停息,甚至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公而忘私,那也是后世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定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徐青将竹简小心翼翼地合上,他似乎获得了什麽,又似乎什麽都没得到,神魂中,反而比过去有了更多的迷雾。

这像是知见障,但又不完全是。

徐青清楚,这就是附体大成才会遇到的鬼仙屏障。

他当然没有附体大成的神魂力量,只是藉助圣贤手稿,提前感受到了鬼仙屏障的存在。

这是根植于本性的迷雾,不是成就鬼仙之后,便能永远不生神魂迷雾,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往者丶来者丶本我……

徐青不知不觉间,走到河边,他身上自有一股血气勃发,恰恰顺应了河水开始解冻的趋势。

此正冬去春来之际。

徐青神魂里,角宿大亮。

正是见龙在田。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他神魂里,赫然有雷光闪缩,念头散发出来,竟带有一点阳和之风,没有神魂的阴沉森冷之感。

「原来如此。」徐青终于明白,紫府元宗到底对神魂修炼有多麽重要的意义。

普通人修炼神魂,哪怕成了鬼仙也是阴神。

然而紫府元宗丶全真道的先天指丶天罡无极功这些传承熔于一炉,最终指向的赫然是开辟紫府,练就纯阳元神之道。

「方阁老走的便是元神之道,非同寻常鬼仙。所以其神魂凝聚,宛如真实肉身,这也是元神的特徵。可惜,他应该还差一点彻底练成元神。」徐青明白了方阁老的道路,却也不奇怪。

这人的修炼是从道藏中悟出来的,直指大道本源。

神魂修炼之道,实际上是阉割版的修炼之道,但更适合世间普通的修炼者。

因为直指大道的修炼,太难太难,更讲究缘法。

徐青豁然明白,元神之道和圣人之道是相通的,都是直指大道本来面目。

「可惜啊,还是没找到紫府元宗的线索。」徐青随即摇摇头。

如果没有紫府元宗,他只能从浩如烟海的道藏里,学方阁老那样自证自悟。有了紫府元宗,则有了清晰的脉络。

这等于一个重大研究上,有正确的思路和自己独立尝试摸索的区别。

后者太靠运气和天资,非常浪费时间。

但有了正确思路,要得到真正的成果,也非常艰难,但有青铜镜,徐青相信自己能克服这些能明确知道的困难。

徐青一念贯通,在河边遁出神魂,化为小龙,在水中恬然自得,水面呼风唤雨,好不快活。

冬天的一场大雪,令大虞朝的国力再度蒙受一层损失。

徐青作为地方人物,自然对全局的感官不怎麽清晰。首辅则是焦头烂额。

他变法以来,不但要面对各种**,还得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天灾。

总有一种做得越多,困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的感觉。

他对此没有退缩,反而越来越认真执着地应付每一件困难。

这些事,即使不成功,他也会记录在案,作为经验教训,留给后来者。只是他清楚,如果是玉亲王继位,未必会重视他的经验教训。

哎,人亡政息。

国朝对于一个人,往往是打倒之后,全面批判否定的,他做的这些努力,大概是不能被后人用上。

他也不会为此感到悲苦。

毕竟前人说得好,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元辅,这是东溟帮出云公主的回信。」出使东溟帮的人,正是礼部侍郎程光。

以他的身份,干这种事,足见得诚意。

这也使得东溟帮接受了首辅的提议,帮助大虞朝牵制东夷人。

使得东山省能有机会得到暂时的稳定,可以在今春恢复生产。

首辅看了回信,见到信里出云公主的私人要求,竟有些哭笑不得,说道:「这事拿去让徐公明自己决定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