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青仙问道 > 第220章 安家主望风而降,徐六首翻云覆

青仙问道 第220章 安家主望风而降,徐六首翻云覆

簡繁轉換
作者:中原五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4 10:44: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20章安家主望风而降,徐六首翻云覆雨

安家主到底是老江湖,立刻做出反应,令手下的蛮兵结阵,要用军阵煞气,

破开徐青的神通。

哪知道,安家主命令刚下去。

黑暗如潮水退下,星辰隐去。

一众安氏蛮兵杀出来,军阵整齐。

面前是个青年文土,气度华贵,负手瞧着安氏私兵,倒像是一名儒将来检阅安氏兵马是否雄壮一般。

而且徐青的神通退得恰到好处,丝毫没有和安氏兵马的军阵煞气接触,有种让安家主一拳轰在棉花上的感觉。

这也是徐青境界到了,加上补天劫手感应气机,精准控场。

他神通散得或早或晚,都没有眼下这种挥酒自如的结果。

而且一出场,力压安氏兵马的血煞,实是他目前力所能及的极致,再持续下去,反而是亢龙有悔,盈不可久。

这一退自是从从容容,精准地硬控了安家主的微妙心理,

安家主被徐青一个下马威震镊住,此时反击落空,一口气发泄不出去,也不敢发泄出去。

他固然兵马雄壮,可是眼前之人深不可测,真硬斗起来,今日怕是难以善了。

他顺势哈哈大笑,竟然作揖道:「状元公安好,我辈粗人,缺少礼数,见礼怠慢了,切勿见怪。」

他作揖行礼,一套动作虽然不标准,却也行云流水,好似带着一众兵马出来,果真是来迎接徐青这位新科六首状元公。

徐青亦是见好就收,微微一笑:「这一路上,土匪妖邪见了不少,倒是龙场驿,道路清净,安享太平。着实见得老前辈治理之功。若是播州杨氏,有老前辈一半为民解忧的胸怀气度,这黔南之地,必定是人间一片乐土啊。」

安家主立马谦虚起来,猛夸徐六首。

双方人马,各自面色惊奇。

啊这!

现在怎麽看,安家主和徐青都像是忘年交,志趣相投,完全看不出此前有什麽不对付的情况。

安家主见几个儿子发愣,忍不住发脾气,对着最近的老三踢了一脚,「混帐东西,傻愣着干什麽,还不去官驿里为你徐世叔安排酒席。」

安家老三挨了一脚,一脸茫然,咋就徐世叔了。

不过老爷子的话,不敢不停,安老三连忙进去命人准备饭菜。

徐青与安家主侃侃而谈,丝毫没有深入龙潭虎穴的觉悟。

到了龙场驿中,徐青和安家主各自落座,徐青道:「龙场驿是令祖奢香夫人所建,当时安氏在她的带领下,为了帮助朝廷平定西南,功勋卓着,我等后人,

对此思慕不已。如今杨氏作乱,亦是毁令祖留下的功业,徐某此来,正是为了安氏着想,并非有别的意思。」

徐青说着话,自然而然抓住安家主的手。

不愧是当世武道宗师,又是补天劫手,这一抓之下,天下能逃出来的人,不出双手之数,安家主肯定不在其中。

安家主见徐青笑眯眯的握住自己手,内心则是惊涛骇浪。

便这顷刻间,他浑身气血便被制住,只觉得呼吸困难。

以他安氏的武功巫术,纵然如今年老,也非泛泛之辈,可尺之间,竟对徐青做不出任何反抗。

足见对方武功道法何等深不可测。

怕是只有族中几位长老联手,请出族中圣器,才有和此人一较高下的资格。

他心中惊涛孩浪刚刚生出,徐青的手就松开。

明明满驿站都是安氏的兵马,安家主竟感觉自己一直在鬼门关外徘徊,眼前的人也不是勾魂索命的判官,而是阎罗王!

「此人还只是文曲星下凡,那位武曲星乃是当世武圣,不知更是何等深不可测。大虞朝到底是气数未尽,人杰地灵,还好我没学那杨氏,想搞什麽撼树之举。」安家主见徐青松开手,非但没有死里逃生之感,反而更加意识到,大虞朝的底蕴有多深厚,派出徐青一人,已经足以定住西南。

哪怕四大土司联手,面对如此手段通天的豪杰,也只能被其玩弄在鼓掌间。

当初诸葛武侯那等不世出的奇人,都不能逆推中原,何况他等萤火之辈。安家主立刻熄了先前那点小心思。

水西安氏从奢香夫人开始,便为大虞朝做事,如今老实一点,也是聆听祖训罢了。

大虞朝的皇帝不守祖训,那是没礼数。

他安氏还是守礼的!

老安是当今识时务的俊杰,心思电闪之后,向徐青回道:「我收到状元公来信之后,便在龙场九驿囤积了不少物资,专为矩州城准备的。这次状元公回去,

我便派人将物资随你一并送回矩州城。」

旁边陪同的安氏诸人,个个脸色变化起来,精彩不已。

不是,说好的吃文曲星肉,开仙元大会吗?

骨气呢?

节操呢?

安氏制度森严,尊卑观念深入人心,安家主自是说一不二。他既然开口,其他人再疑惑不解,都不敢当场反对。

而且安家主和徐青攀谈愈发热络起来,好似这次帮助朝廷平乱,乃是他和徐青早就定下的。

各种细节思路,随口就来。

徐青见安氏这麽识时务,也有种一拳打到棉花的感觉。

老狐狸真是滴水不漏。

但现在大局之下,安氏是必须团结的目标,对方这麽识时务,徐青根本没有继续发难的机会。

毕竟他就算硬生生把安氏打趴下,结果也不会比现在更好,而且还会引起更多不必要的反抗。

黔南省可不止有四大土司,解决了安氏,会有更多大大小小难以清理的小土司崛起。

反而这些小土司,有安氏存在的情况,秩序能得到大致的维护。

其实现在这些土司,与上古的诸侯国没有本质性区别。王化的过程是极为漫长的,期间土司丶汉民的矛盾,也不是一二十年就能解决。

安氏杨氏存在的意义,也有加速王化的作用。

因为这两大土司,相对而言,汉化进度比小土司快许多。

最关键是,开发黔南省的成本太高,对于朝廷是收入远远抵不上支出的事,

这一点,即使徐青自己也无法扭转。

哪怕如今东南之地,在中古之前,都远远比不上中原之地。地盘光是打下来还不够,开发整合资源才是关键。

这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

有了安家主表态,接下来的酒席很顺利。龙场驿作为官驿,准备的菜肴也是黔南省的官菜,以本地算酸辣特色为主。

徐青前世是蜀人,在这方面也吃得惯。

酒席里的乌江豆腐鱼丶花江狗肉,苏怜卿都吃得津津有味,其中的重头戏是青岩状元蹄,专门为徐六首准备的。

一番吃下来,酒足饭饱。

事后,安家主又送了两名安氏的姑娘侍寝,都是含苞待放的年纪,洗得乾乾净净。

这些都是双方联谊的工具,不收不好。

到了第二日,安家主亲自送徐青走了三亭的路,依依惜别。还有安氏的老三跟着徐青回矩州城,说白了是当人质。

安家老三,跟着徐青,倒是规规矩矩。

他还读过书,有秀才功名。

不过这秀才功名是朝廷硬塞的,安老三只是去走了过场。

送走徐青之后,安家主为了挽尊,说是这一切都是老祖宗奢香夫人托梦,说徐六首是天上人,水西安氏跟着徐六首才能长保富贵。

说着说着,安家主自己都信了。

矩州城,周大人收到外甥女婿的回信,大喜不已,传阅矩州城众文武官员,

说道:「安氏猛虎已经被徐公明擒下,而且安氏还答应公明去说服宋氏。有两大土司相助,杨氏的叛乱,足以平定了。」

众文武不禁大松一口气。

到底是徐六首。

他们久处西南边睡之地,虽然听闻徐青大名,可也觉得徐青许多事迹都有夸大之嫌。

国朝惯例嘛。

没想到,人家真不是吹牛逼吹出来的。

带了几个茶商掌柜过去,硬是将安氏用道理劝服了。

即使有人怀疑安氏是自己深明大义,可光是这份勇气,也是别人不具备的。

周大人心里舒坦极了,到底还是自家人靠得住。

而且徐公明还是那个徐公明,只打攻坚战,啃硬骨头。

他现在算是体会到妹夫和老吴丶何参政的滋味了,跟着徐公明就是容易捞政绩。

没多久,徐青带着安老三,将安氏送来的物资运进城里。因为徐六首过去的时候,清理过道路,加上又是安氏的物资,一路上太平无事。

安老三虽然贵为安家三公子,这辈子也是第一次见到黔南省的官道能如此太平,给他都整不会了。

徐青倒是心里明白,这不过是一时的。要不了多久,还会有新的土匪妖邪盘踞山道险要之处。

山贼只是表面,心贼才是根本。

有了安氏的物资,矩州城上下更是心中大定。

因为这些物资虽然不多,却代表着水西安氏的支持。

徐青回城之后,见过舅父,尚未安顿,杨秀才找来。

「明公,黔南安定只在明公反手之间,不过学生想知道明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杨先生有何教我?」徐青向杨秀才请教道。

杨秀才:「明公名望重于四海,收服安氏乃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这次安氏服软太快,倒不见得是好事,从长远来看,安氏之患,不下于杨氏。」

徐青:「这次安氏出力,朝廷不但不能追究,还得另行封赏。不得不说,安家主确实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我另有大事,着实不好纠缠这些细枝末节。杨先生久居黔南,熟知风土人物,我舅父接下来治理黔南,还需要多多倚重杨先生。」

杨秀才:「明公所托,学生敢不竭尽全力。学生此来,正是有献计于明公。」

徐青:「还请杨先生明言。」

随后杨秀才说了三方面的要略。

一是利用各大土司之间的矛盾,进行离间。

二是利用茶马贸易,向土司上层倾销奢侈品。

三是剿抚并用。

杨秀才直指要害,黔南之乱的关键在于大虞朝如今在西南武德不充沛,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唯有强军一途,才能使政令施行。

徐青闻言,取出一封奏琉,给杨秀才看。

杨秀才看过之后,里面很多观点都和他不谋而合,而且还有许多补充内容,

比如清丈土地丶编户齐民,以及鼓励移民,到西南开荒,推广中原的农耕技术,

加深汉化,以及严密把控各处关键军事要点。

这些事,铺垫下来,逐步废除土司的世袭制,改为流官制度。

关键是先后顺序,难易程度,都一目了然。

「此是百年大计,明公之才,当真是万万古人不能及」杨秀才拜服不已。

徐青笑道:「纸上谈兵罢了,算不得什麽。关键是如何执行,需要杨先生和我手下复社丶红花会群策群力,且在我舅父支持下,展开这些行动。不过这些事,都是平定杨氏之后的事。眼下虽有安氏相助,但矩州城的官军能否打出势头来,才是此次平息叛乱的重点。」

杨秀才:「矩州军虽然近来大力休整,可和杨氏的蛮兵比起战斗力,还是差了许多。」

徐青颌首:「这次我会亲自带头冲锋陷阵,以力破之。」

他说得轻描淡写,却给了杨秀才极大的震撼。

不过想一想徐六首的实力,这才是此战最正确的解法。

要知道,大虞朝的官军打顺风仗确实能发挥出不俗的战力。

只要有徐六首出马,怎麽打都是顺风仗,怎麽打都能赢。

这也是徐六首带给世人的认知。

而且徐青在杨秀才面前也不掩饰红花会和他的关系,说到底,他看重的就是杨秀才做事大胆狠辣。

周大人是传统士大夫,旁边没有狠人帮衬,在黔南省是很难立足脚跟的。

另一方面,杨秀才对黔南省的许多事都门清,各家利害关系,素日里多有研究,连徐青也是从杨秀才口中,得知了许多细节的事。

事情的成败,往往在于细节。

安氏的物资光明正大的送进矩州城,消息很快传到杨氏那边,给了杨氏极大的压力。

杨氏家主却处变不惊,说道:「不用慌,无论是安氏,还是宋氏,接下来都没空管咱们。」

他祭出了一招杀棋,那就是苗民叛乱。

这些苗民在宋氏的地盘里,既拖住了宋氏,也会让安氏得到藉口,帮助宋氏平定苗乱,避免和杨氏直接交锋。

大家都是老狐狸,这一步棋下出来,都知道该怎麽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