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青仙问道 > 第225章 万寿米与新首辅

青仙问道 第225章 万寿米与新首辅

簡繁轉換
作者:中原五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4 10:44: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25章万寿米与新首辅

徐青琢磨片刻,随即笑道:「大师说的稻种有意思,一时半会间,要想在天下推广,着实不可能,但咱们可以先试试。对了,大师今晚有空的话,咱们一起去陈公公府上吃个素斋。」

「你说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忠?我去的话,是不是不好?」

「不妨,咱们这种人,行得端做得正即可。其实咱们陛下,不怕咱们做什麽事,就是怕不知道咱们在做什麽事。」徐青一针见血,说尽了万寿朝的为官之道。

说起来,徐青和陈忠这场宴会也是约好了的公事。

老顾在工部研究蒸汽机,需要一片试验的地方,找来找去,发现御马监有一片草场比较合适。

这地方,自然超出了工部的职权。

徐青不认识御马监太监,因此找了陈忠,晚上说说此事。

像陈忠这样的大太监在宫外也有府邸,而且十分气派,居家的时候,跟士绅老爷没啥区别。

还别说,陈忠这种阉人,论文化不见得比许多进士差,杂学历史甚至还好一点。

因为本朝能进司礼监的太监,许多都要进内书堂读书,教课的先生,不少还是翰林学士呢。

对于深宫的太监,如果想要谋求上进,史书是必读的,不然将来死都不知道怎麽死。

他们还不像正常读书人那样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浪费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上。

在某些方面的学问,比一些进士厉害,实是不奇怪。

徐青上门前,专门取了两件孤本。

他这边也提前知会过,今日雄禅大师要来赴宴。

陈忠对此表示意外之喜。

到了时间。

大虞朝的文曲和武曲同时光临大太监的府邸,令陈忠笑得合不拢嘴。

他这个人虽然很有手腕,但本性十分猖狂,而且谁要是对他有用,真当亲爹供起来都没毛病,对于老皇帝的话,从来是不打折扣的。

这也是陈忠给自己立的人设,亦是他能上位的秘诀。

他想得很开,自己是无后的人,没必要留什麽后路,今朝得志,猖狂便对了。

何况皇宫大内,太监被斗倒,往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失宠,跟做的事是没什麽关系的。

在陈忠看来,如今京师最受宠的便是徐青,甚至没有之一。

徐家的公子玄扈,现在是寿妃抚养。

当今年号万寿,陛下更是求长生之道。寿妃的封号是一个「寿」字。足见如今寿妃娘娘所受的恩宠。而寿妃娘娘也年逾四十了,多年无子,又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

论出身,作为养子的徐玄扈,在大虞朝可以说是无比尊贵了。

就连玉亲王的生母位份都在寿妃之下呢。

徐六首如今之得宠,可见一斑。

一行人寒暄之后,各自落座。

虽是素斋,却有乐舞相伴。

陈忠和其他大太监一样,也纳了外室。

其实太监因为**得不到满足,往往**十分旺盛,宫里的对食夫妻,着实不要太多。

对于修行人而言,**反而是极容易勘破的。即使十分爱好,也不会沉迷过度。

比如老顾,来京师之后,除了最开始那段时间,后面已经玩的不咋花了,就是偶尔去礼部和督察院的地盘放松放松。

纯属是娱乐消遣。

对于雄禅而言,同样如此。

他习武有成之后,破了色戒,甚至寺中还有私生子。这也是上一代虚空方丈要求的。

甚至虚空方丈和某位道家高人还有一段露水情缘。

他们这种高手,遇见厉害的女修,交流心得,情致一起,偶尔来个礼貌性双修是不足为奇的。

当然,前提也是对方愿意,顺水推舟。

实际上,上古时,野合都是常见的事。如今礼法重名节,乃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有其必然。

但非是从来如此。

酒足饭饱之后,屏退左右,徐青和陈忠谈起正事。

「徐先生,御马监太监秦祥那边我已经打好招呼了,你要那一片草场,已经给你安排好,到时候有乾清宫的小太监张鲲带你去。」

秦祥也是乾清宫的管事太监。张鲲是之前徐青在文渊阁认识的小太监,现在得了皇宫太监老祖的赏识,混进了乾清宫内。

徐青先是感谢,随即提到了雄禅大师,打算向陛下进献万寿米的事。

其实雄禅没说米的名字,但要拿来当祥瑞,徐青随口取了这个名字。

雄禅算是见识到徐青纵横官场的真正奥妙,那就是无耻,极度的无耻。

一番交谈下去,连黄粱米都搭了进去。

雄禅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

要不是徐青传音,说了此事大有好处,雄禅当场都要走人。

这次主要是先和陈忠通个气,然后再向老皇帝禀报此事。

一番酒宴下来,徐青和雄禅离开。

「公明,咱们事先可没说黄梁米的事。」

徐青白了一眼,「大师,你们大禅寺的黄粱米产量太低,还不如拿出来,这才是对天下有大功德的事。你不用担心,你拿出黄粱米的稻种,往后我每年给你大禅寺产量三倍的数。」

「不行,起码得五倍。」

「不是,大师你这稻种肯定做了手脚,我还不是得年年找你要稻种,三倍已经够多了。而且稻种是另外的价。」

徐青最后一句话让雄禅消了气,他说道:「这种植黄梁米极为耗费人工和资源,你确定有把握?」

「大禅寺的地盘再好,能比得上大虞朝整个天下?」徐青反问。

一句话将雄禅的话堵死。

徐青接续道:「大师,咱们做人有格局点,陛下惦记你们大禅寺的黄粱米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真要是不给,他让我想办法,你说我是想,还是不想。毕竟在大虞朝,还没我没做成的事。」

雄禅脸一黑,这小子接触久了,发现是真的欠揍。

不过徐青说的有道理,黄粱米留着,便只有这些产出,拿出去,产量更高,

而且稻种在大禅寺手里。

关键是,他现在成了武圣,确实需要更多资源,也有能力保护这些资源。

「不过你真有把握,让陛下将御马监的草场,拿来开垦种地?」

徐青:「大师你就不知道了,现在那些草场大部分也没拿来养马。」

徐青细说了里面的关节。

原来御马监的草场是用来养马的,但是百年前山河破碎之后,文官话语权大涨,有意阻止皇室养马,增强中枢的军力。而且御马监的太监也发现了,与其费劲养马,不如直接去边镇和草原互市交易买马。

到了现在,直接买马过程都省略了,都是遇见检查时租马来应付。

于是许多草场,都被拿来租种粮食,或者做别的用途,甚至闲置。

御马监的草场荒废,对于养马的民户都是解脱,因为朝廷的马政太苛刻了。

原本的情况下,逃亡的马户着实不要太多。

现在御马监这些太监贪污**,反而成了马户眼中的善政。

「难怪大虞朝现在的骑兵战力下降这麽快。」雄禅听完之后,不禁感慨。

他现在想起,自己大禅寺里,怕也有类似的事,回去之后,得好生整顿。

这年头,但凡做点事,手下都是一群虫拼命扯后腿。

雄禅不禁十分羡慕徐青的复社,人家连黔南这种偏远的地方都愿意去,论觉悟比大禅寺的和尚们高太多。

徐青要是知晓雄禅这麽想,肯定翻白眼,

要不是他解决了编制,又画了大饼,看有人去不。

这一批人去了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吃不下苦逃回来。

估计只有到了那天才知晓。

徐青搞定雄禅和陈忠,回家安歇。

徐青当然看得出,雄禅想用万寿米来垄断北直隶的粮食生产。不过对于徐青而言,粮食增产,并非坏事。

当然,他也不可能让雄禅如愿。

用皇庄增产,乃是打个样,让大家明白改良育种的好处。

以后那些高产作物引进,其实和雄禅的稻种是竞争关系。有竞争才好压价嘛。

而且徐青很清楚,粮食的高产,需要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肥料这方面,更是重点。他要是和顾老道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什麽稻种都得靠边站。

做事情,都是一步步来,现在先起个头,后面慢慢完善。

希望他有看到那一天的时候吧。

对于徐青而言,做这些事,更有种强烈的满足感,能令精神舒爽,比打坐更对神魂有好处。

说到底,人生的意义价值实现之后,精神确实是不一样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如果他现在朝不保夕,穷困潦倒,肯定自私自利,不顾天下人死活。但满足物质欲之后,反而格局不一样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他不知道别人会怎样,反正自己的经历和心境转变大抵是如此的。

徐青也不会嘲笑别人自私自利,因为一个人做出的事,性格,选择,除了先天之外,何尝不是跟环境和际遇息息相关。

假如当初非要叔父过继一个儿子,将他赶出家门,甚至在这具身体重病时,没有细心照料。

徐青也很难想像,他现在是什麽样子。

他更明白自己的本心,那就是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我想做的事,有能力去做;不想做的事,有能力去拒绝。

这样的长生,对他而言才是有意义的长生。

人生贵适意尔。

徐青优哉游哉地回到家,然后看到妻子在努力修行。

现在两人心心相通,有着奇妙的感应,这也和冯芜修炼的灭情天书有关。

情是很奇妙的一种东西,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对于徐青而言,他很难具体描述这种感觉,但是毫无疑问,没有冯芜的人生,对他而言是不完整的。

徐青照例回来和冯芜说了事情。

夫妇只要同心,那就是最好的创业夥伴。

除非特别见不得光的事,不然徐青都会和冯芜说清楚,甚至商议。

他一个人,总有疏漏的时候,有冯芜在旁边,总归是好事。

徐青自我取笑,这叫徐谋冯断。

徐青主意很多,但也需要妻子来帮忙做决定,但往往冯芜的决定,就是徐青本身的主意。

这是天籁和地籁的合拍。

双方之间,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长对世事的认知。

世事洞明皆修行。

「这件事夫君自是做得极好,不过我担心另一件事,只怕雄禅大师会从中明白一个道理,与其对抗朝廷,不如加入朝廷,窃夺最高的权柄。」冯芜指出一个极为重要的隐患。

如果武圣和朝廷对抗,固然危害极大,但朝廷也不是不能解决。

可要是武圣主动加入呢?

社稷的权柄转移,绝非不可能。

冯芜接续道:「我看雄禅大师与许多高人不一样,他很强的权力欲,对于许多高人,朝堂纷争是对修行的阻碍,在我看来,雄禅大师却将这些事当做修行的一部分,如同夫君一样。」

徐青不得不赞叹妻子清晰的洞察力。

论条件,雄禅不比徐青差,他一旦学习徐青的做法,很多事一样会非常顺利。而且哪怕玉亲王不和雄禅交集,雄禅也天然能得到玉亲王的扶持。

因为朝堂需要平衡。

毫无疑问,哪怕徐青和雄禅称兄道弟,涉及双方根本利益时,也是会势同水火的。

但不妨碍,打生打死之后,继续喝酒赏月。

我和你有大道之争,可是我也深深钦佩你的修为。

不冲突。

高处不胜寒,能同在高处,才能互相欣赏,这也是精神上的慰藉。

徐青微笑道:「阿芜是否对为夫没有信心。」

「哼,我只是好奇夫君对此有何打算?」

徐青:「阿芜别忘了,人固有一死,武圣也不例外。古来圣贤皆死尽啊。」

冯芜明白了徐青的意思,无论雄禅将来取得什麽样的权柄,都不过是时空长河的一朵浪花。

而徐青却深深影响到了雄禅的修行,这对于一个修行者而言,已经是胜利了。

我身虽灭,我道犹存。

谁赢谁输?

这是不言自明的事。

她突然意识到,在更高层面的修行者斗争中,确然是大道之争,修行路线之争。

炼虚合道,正是要让自己化道合道,如此才是真正追逐长生不灭的道路。

道便是路。

徐青所行,也正是紫府元神之道最核心的地方,那就是「合道」。

成仙是表象,合道才是根本。

至于什麽境界才算是合道,徐青又最终会合什麽「道」,这都是徐青现在远远没法明白的事。

他只知道,自己没有走错路。

如果没成功,那是能力问题,无关乎其他。

徐青又道:「雄禅大师确实是奇才,他入京时便跟提过梵我如一,追求真空。若是本性真空,即使被我影响,也是真空。只是他要真做到这一步,我只有佩服的份,该人家赢。」

冯芜抿嘴一笑:「那夫君多多努力,我可不想你输。」

随即眉目含情。

一夜安寝之后。

乾清宫的小太监张鲲来传旨。

徐青跟着他一起去万寿宫。

没见到玄扈,徐青有点遗憾。

一番见礼之后。

「小猴子,对首辅丁忧的事,你怎麽看?」万寿帝君拿着一本道经,随意地坐在玉床上问道。

「臣以为,陛下当夺情。」徐青老老实实道。

老皇帝笑了笑,拿出一本奏疏,扔到徐青眼前。

正是吏部王尚书的奏疏,与徐青一样的看法,就是希望老皇帝夺情。

徐青看了之后,立刻道:「臣请陛下斥责王大人。」

老皇帝:「他不是和你一个看法吗?」

徐青:「在其位,谋其政。王大人身为吏部尚书,维护丁忧制度乃是本分,

如今王大人逾越本分,居然试图让陛下夺情,非是为臣之道。」

老皇帝:「夺情不也是丁忧制度的补充麽?王尚书何来逾越本分?」

徐青:「因为夺情是恩出于上,非是人臣可以过问。」

「那你怎麽可以说?」老皇帝似笑非笑。

徐青:「所以臣逾越了,还请陛下治罪。」

老皇帝脸上的神情尬住了,寻思这小子和老王仇这麽大吗,非要玉石俱焚。

不过他最喜欢臣子斗起来,徐青的表现,正合他意。

他道:「陈忠,拟一道中旨,申斥王巩,并罚俸一年。至于徐青,也是一个待遇。」

陈忠着笑领旨。

徐青见状,直接谢恩。

他这一手,完全是不管王巩有什麽想法,直接将对方从起手式封住。徐青血厚,不怕用七伤拳伤人伤己。

偶尔让老皇帝找藉口申斥他一下,老头子也高兴呢。

这就是人性。

随后徐青说了万寿米和黄粱米的事,还说雄禅打算进贡极品黄粱米。

老皇帝听得眼前一亮。

徐青又道:「臣觉得大禅寺的东西,来路不是很清白,万一有什麽邪祟作怪,未必对龙体有益,所以拒绝了。」

老皇帝又一阵失望,说道:「朕乃天子,不怕有什麽邪祟伤损。」

徐青:「臣也是如此想的,但总想着万一有事可怎麽办,所以特意交代,请雄禅大师写一篇血经,净化灵米,如此可保万全。」

老皇帝点头赞许,「还是你办事让人放心。」

随即老皇帝话锋一转,「徐青,你觉得张阁老丁忧之后,谁做首辅比较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