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青仙问道 > 第263章 魔主肋侍以及老首辅的委屈 第

青仙问道 第263章 魔主肋侍以及老首辅的委屈 第

簡繁轉換
作者:中原五百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24 10:44: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63章魔主肋侍以及老首辅的委屈(第3更)

伏玄在和徐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寿命得到奇怪的恢复。

之所以觉得奇怪,那是因为他的伤势还存在,可是生机流逝的速度大大变缓,所剩无几的寿命随之得以延长。

武圣这个层次,对于自己能活多久,有个准确的预估。

他原先估计自己只有一年出头的寿命,现在这个数字来到两年,还有继续往上走的趋势。

当然,他没受伤之前,也撑死剩下五年的寿命,如果龟息延寿的话,能再多出个十载。

以他刚来江宁的状态,进入龟息,也无法延缓伤势,该死还是得死。

现在的话,他的状态开始朝着正常的武圣晚年转变了。而且不会有之前所预料那种不祥的结局。

只是他的生命里,似乎还多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徐府,梧桐小院。

徐青坐在梧桐树下,长发披散,有种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独特气质。

事实上,他体内的天魔功正处于一种奇妙的「蜕变」历程。

青铜镜内,涟漪泛起。

天魔功他化自在的评价文字里,多了一行新的注释。

「他化自在伏玄,魔主护法,金刚魔王……」

徐青心里生出一股明悟。

这是五大魔神观想法和天魔功深层次的结合。

佛陀有五大明王化身护法。

现在徐青修炼他化自在天魔功,将五大魔神中,代表战斗之念的金刚王和他对伏玄的他化自在结合,形成了一个魔王护法。

这等于是五大魔神的进阶。

而且和以前的五大魔神不同,这个金刚魔王实际上是伏玄的映射,仿佛伏玄的另一个「我」。

如同伏玄在徐青的太初魔炁下,留下的相。

若世间无伏玄,那麽徐青也无法以此为依凭他化自在伏玄。

「太初魔炁,他化自在,众生相……」

徐青心中闪过明悟。

原来他化自在的众生相,竟是这般底色。

譬如明镜照影。

世间无伏玄,便无金刚魔王相。

天魔以游戏众生为乐,而非杀生为乐。

因为众生才是天魔的根底。

若无众生,便无天魔。

这自然便对应了徐青先前的设想,众生不灭,天魔不灭。

「不知我魔功大成,能不能他化自在黑山老妖?」徐青一想到黑山老妖的恐怖,便觉得此事之困难,超乎想像。

当然,他是不惧困难的。

「试试方老怪?」徐青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好吧,想起老方那一巴掌,徐青又清醒了。

不过黑山老妖……

他想起自己的长子,注定的第四代黑山老妖呢!

「儿子,你也不想你爹爹和娘亲失望吧。」徐青冒出一个荒谬的念头。

天魔杂念真可怕。

徐青连忙压抑住自己的奇怪念头。

对于现在的徐青而言,他化自在贵精而不贵多。

有个伏玄对照的金刚魔王,足够了。

再多的话,魔念深重,还会影响他的自我。

徐青心里更是觉得,如果肆无忌惮地使用他化自在的能力,对他而言,绝对不是什麽好事。

可惜,他修成天魔,气运预警那一套便失效了。

准确的说是天魔以凶险为游戏,旁人避之不及的凶险,对于天魔反而是家常便饭,所以预警无从谈起。

他此时禁不住羡慕老方,元神正道至少一步步很扎实,看得清前路。

他现在纯属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天魔炼众生相,真要是成了,元神正道其实也是他天魔正道的一部分。

何况他徐青要是成了世间修行成就最高的人,谁能说他是魔呢?

那不还是仙。

徐青缓缓睁开眼,金刚魔王一成,他化自在武圣伏玄的事,便即告一段落。馀下无非是积攒更多的太初魔炁,使这个武圣级别的魔王护法出来的时间更久一些。

其实徐青现在的天魔身,准确的说是他化徐青,所以保留了徐青原本的能力。

只是这又和他先前的领悟有冲突。

世间已无「徐青」,又何来他化徐青?

因此他这天魔身,与天魔功的他化自在身,定然还是有区别的。

可是区别在何处,他还是参悟不透。

只是如果天魔身被毁,他也还是能活在对他念念不忘的人的梦境里。问题是,再无那麽多的太初魔炁和太始魔炁来为他重新塑造一个天魔身了,对于现实的影响和干涉,自然会下降很多。

可以说,天魔身是他和现实连接的一个媒介。

「夫君。」冯芜见徐青睁开眼,却久久不语,试探性喊了一下。

徐青回过神,随即用伏玄的武圣经验,来指点冯芜的太上散手。

虽然因为徐青复活,冯芜丢失了「太上忘情」的境界,但不意味着太上散手就彻底无法运用了。

徐青先前武道见识不足,现在有了他化自在伏玄,他自身的武道见识与伏玄一般无二,而且结合自身的底蕴,甚至更胜出。

因此还真给他琢磨出让冯芜发挥出太上散手的办法。

冯芜听了徐青的解决办法,不禁有些哭笑不得,但确实有可行之处。

徐青的看法是将太上散手从主动技能,变成被动技能。

一旦冯芜遇到生命危险,便可以触发与徐青生离死别的心境,如此一来,太上散手的「太上忘情」境之妙,自然而然就能发挥出来了。

这有点前世小说里,黯然**掌的意思。

不过具体如何触发,如何运用气血,都有极大的讲究。

这需要武圣级别的见识来点拨。

有了大体框架,徐青和冯芜又是知根知底,夫妻两人联手,倒是将此事推行的很顺利。

而且他作为天魔,最善于玩弄人心,在这方面,确实有优势。

总而言之,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触发「太上散手」的冯芜,将是武圣之下,最为顶级的战力,远非一般的武道宗师所能企及。

郢都府。

这里是老首辅张太阿的老家。

回到老家丁忧之后,老首辅便着重徐青提到的高产作物试验。

目前来说,确实肉眼可见的亩产量有提升,但距离徐青描述的那种高产情况,还是差了一截。

首辅对此已经十分满意了。

因为中土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只要不断地持续改良,总能将这些高产作物的潜力激发出来。

其实如今许多农作物,都是中原王朝从别处抢来,然后再加以改进的。

一旦能将粮食问题解决,再配合变法的政策,在他看来,大虞朝的中兴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国朝甚至能再延续一甲子以上。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即使首辅一开始就不在意自己的身后名。

可是如果真能成功,他必然名留青史,家族也能得以保全,这绝对是他先前不敢想的圆满结局。

人生至此,再无任何遗憾。

不过,老首辅的喜悦没有维持多久,因为一件麻烦事找上了门。

听完长子的叙述,老首辅面色很平静。

但眼下的事确实比较糟糕。

因为一条鞭法在他老家的执行中,都能出现差错。

无吝于一记响亮的耳光拍中他的脸。

张家大公子本以为老父会大发雷霆,没想到老父比他想像中要平静许多。

实际上,现在天下人心中,老父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无论是之前的梁阁老,还是现在的霍景,都不是天下人心中的首辅。

因为老皇帝隔三差五,还会写信给张太阿,谈论朝政。

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老张对朝政的影响力依旧非常大。

但首辅心里清楚,他怕是回不去中枢了。

因为现在首辅很明白,他在地方的意义,远大于在中枢的时候。

说来也好笑,他在中枢时,地方豪绅都对他怨言颇重,现在怨恨大都归了徐公明,这些豪绅反而很希望老首辅早点复起。

没办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在地方豪绅认为,霍景也是纸糊的阁老,跟梁阁老有啥区别?

堂堂保守派领袖,现在完全成了徐公明的应声虫。

早知如此,还不如老首辅在的时候,那时候老首辅是顶多严厉申斥,他徐公明真动刀子啊。

其实豪绅们,也有聪明人,他们清楚,无论老首辅回不回去,徐公明都不可能手软。人家大势已成。

但老首辅回去,以张太阿的秉性,总不至于当应声虫吧。

不过也有不想老首辅日子过好的。

霍景当了首辅,他手下的清流们,对于老张很不待见,时刻警惕张太阿的复起。而且霍景到底会演戏,一直安抚督察院的老部下。说要忍一时之辱,等待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总而言之,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绝对不是和徐公明一条心。

再加上,老霍是近墨者黑,跟着徐青也学会了分赃那一套,这次招标的收入,拿出来分给清流不少,老霍现在的人气在清流心中,竟然比从前当督察院头头——左都御史更高了。

简直没法说理去。

他以前多麽苦口婆心,对大家晓以大义,结果吃力不讨好。

分银子之后,效果竟是立竿见影。

可见清流们平时嘴里虽然都是微言大义,天下正道;心里面,实际上全都是银子!

如此一来,霍景更无背叛清流的心理负担。

他现在是真「首辅」,清流要用,浊流一样要用,岂能因私废公?

他是一片公心,清流们却是一片私心。

这次清流私下串联,给老首辅准备了一个大惊喜,终于在夏税的时候爆雷。

老首辅了解事情始末之后,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坏事有一手。

此事不是其他事,而是一条鞭法的执行问题。

其实老首辅搞一条鞭法,为了防止下面乱来,加重百姓的负担,加了不少条条框框的约束。

总而言之,一条鞭法十分繁复细致。

正因为条条框框多,且繁复细致,反而导致漏洞不少。

郢都府,也就是老首辅眼皮子底下,这些清流出身的官员,故意拿着一条鞭法的繁复条文丢给下面,让这些奸滑小吏自由发挥,巧立名目。

以至于,许多小民按照一条鞭法老老实实交税之后,竟然额外多了不少苛捐杂税。

关键是,那些小吏还拿着一条鞭法的条文来诈唬小民。

而且老首辅现在就在郢都府,小吏们还恐吓他们,一条鞭法是首辅亲自制定,你们要是敢违抗,那就是不要命了。

一通连环招下来,小民交税更多,自然怨言也不少,都恨上了张家人。

尤其是张家的族人,交税都是正常交,更让许多百姓恨恨不已,由此引起了冲突。

总而言之,张家的名声在郢都府算是臭了。

「我本意制定这些条文,乃是为了小民不受盘剥,没想到却成了他们的催命符,无论如何,总归是我做错了,我会向朝廷自陈其罪。你带着我的信,送到江宁府,告知徐公明,这事我求他帮我善后。」

张大公子莫名心酸。

父亲明明是一片好心,怎麽会落得这样的结果。

而且该惩治的不是那些小吏和官差吗?

为什麽父亲不出手?

老首辅见长子神情,知道他是不理解,于是解释道:「郢都府都这样,足见在推行一条鞭法的过程中,天下各处,皆可以钻这些漏洞。我若是只为了自己的名声出手,于天下何益?错了就是错了,为父不能推卸这个责任。」

其实一条鞭法要细致地执行,很依赖于朝廷对地方的监察。

可是加强监察,本身也需要较大的钱粮支出。

这些钱粮,在到处用钱的朝廷那里,很难拿出来。

现在有老皇帝和徐青联手,能在江南这天下膏腴之地将一条鞭法严格执行出来,已经不错了。其他地方走形变样,那是必然的事。

不过老首辅也想知道,徐青能对此做出什麽样的妥善处理。

而且他此举,无疑也是告诉徐青,自己不回去了,你放心大胆地干。

因为老首辅是务实的。

他眼见徐青干得更好,何必要回去呢?

当年别人阻了他的路,他记恨许久。现在他老了,难道也要那样,阻止年轻人出头?

何况徐青大势已成,不需要为任何人退让。

当年的小鹰,在他如今看来,已经是云中大鹏鸟,当绝云气,负青天,遨游宇宙了。

他静静在旁欣赏,且尽绵薄之力便对了!

这确实也很委屈。

可是相比起变法的成功,再委屈十倍百倍,他也甘之如饴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