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疑惑地看向幾名看過來的人族弟子,問道。
“不…不知道。”
幾名人族修士連忙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難道是方式不對?”
昆侖見狀不由陷入了思考,直到半柱香之後這才回想起晨鍾暮鼓的傳說。
“………人生短暫,要珍惜時間,早起晚睡才能有所成就。”
晨鍾暮鼓的含義不僅是一種宗教儀式,更是一種提醒人們珍惜時間、努力奮鬥的象征。
“難道是因為心態的問題?努力奮鬥嗎?
那我修煉時自帶的那種堅韌不拔,必有所成的心態,豈不是正合其中奧妙?”
昆侖有了方向,開始嘗試調整心態,放空心靈,同時表現出一股堅韌不拔必有所成的心態,再次嘗試敲鍾。
頓時,一股悠揚地鍾聲在法寶的加持下傳遍整座昆侖山脈。
同時受到無形之中一股規則之力的影響,哪怕是億萬裡之外的修士都隱隱有所覺察。
聽到鍾聲之人,心中都不由生出一股空靈之感,還有一股堅韌不拔,必有所成的意境。
在這股意境之下修煉,好似沒有瓶頸一般。
在連敲了一百零八下之後,鍾身之上突然發出一陣耀眼的金光。
一道靈光隨之射入昆侖腦海之中。
關於晨鍾的信息,也出現在了昆侖腦海之中。
原來,晨鍾並非一般凡物,乃是一件稀有地輔助型先天靈寶。
晨鍾:下品先天靈寶,可以通過鍾聲傳遞情緒意境,進而影響到聽到鍾聲之人的情緒意境,放空心靈,輔助修煉,有事半功倍之效。
“好東西!”
昆侖頓時雙眼放光,沒想到這晨鍾竟然是先天靈寶,還能影響到聽到鍾聲之人的情緒,放空心靈。
“看來你的確與此物有緣,先天靈寶有靈,能敲響晨鍾便說明你的意境已得到了它的認可,日後尚需多加祭煉,領悟其中大道。
至於那暮鼓亦是一件輔助型的先天靈寶,你的那股堅韌意境頗為獨特,能得到晨鍾認可,傍晚敲響暮鼓,亦能獲得認可。”
上清宮內,通天教主的聲音再次傳來,帶著一絲欣慰道。
“弟子多謝老師贈寶。”
昆侖連忙跪倒在地,心中一陣感動,通天教主不僅是要給他證明身份,還想借機贈寶給他。
通天教主沒有再次回應,千年之前,對於昆侖因為他的關系,受到準提道人迫害。
壽命大損,卻依舊不曾前去打擾他成聖之機的行為,感到複雜不已,有感動,也有欣賞,因此他心中有著不少虧欠,故而才會對昆侖如此之好。
都說元始天尊護短,但真正護短,重情義之人其實是他通天。
正是因為念及兄弟情義,他才會在封神大劫之中接連失利。
他對門下弟子的好,從截教慘敗之後弟子門人的表現就能看出一二。
闡教雖勝,但門人弟子有一半轉投西方教。
截教雖敗,門人弟子進皆身死上榜,但除卻長耳定光仙那種反骨仔之外,根本無人叛教。
見老師不在回話,昆侖起身來到暮鼓之旁,開始研究起了暮鼓的原理。
至於那些人族修士在恭賀了一聲之後,也都趁機匆忙返回了住處修煉。
因為距離晨鍾鍾聲最近,他們剛剛受益也是最大的,尤其是那股堅韌不拔,必有所成的意境,更是給他們一種,
現在不論學什麽都能手到擒來的感覺。 在堅韌不拔必有所成的意境加持下,昆侖山上頓時掀起一股學習的浪潮。
玉清峰。
玉清宮。(玉虛宮)
正在閉關的元始天尊也聽到了這股鍾聲。
“這股堅韌的意境之下,對於感悟天道亦有不小用處,此子果然有著非凡之處,看來這便是他能異於常人的原因。”
此時,元始天尊雖然未曾證道成聖,但心中早已明了成聖之機所在,境界早已達到瓶頸,差的只是對闡教教義的領悟。
……
“暮鼓,晨鍾,雖然只是輔助型先天靈寶,但亦有不弱的攻防之能,若能祭煉成功,足夠我金仙之前所用。”
沒有任何意外,憑借著堅韌不拔,必有所成的意境,昆侖很是輕易便獲得了暮鼓的認可。
暮鼓:
淨化心靈,化解心結,使人忘卻煩惱,若是長此以往,聽暮鼓之聲,則有助於心境意境的提升。
法力提升簡單,心境意境提升卻極為困難,如今天地靈氣充裕大多數人修為無法寸進,不是被法力所擾,而且為心境所困。
晨鍾暮鼓可以說是培養弟子的最佳靈寶,通天教主把這對先天靈寶賜給他,顯然還有著其他意思。
“不行,不行,老師的反應不太正常我絕不能輕易下山,人族也不能放棄。”
昆侖一邊敲鼓,一邊若有所思地想道。
想到下山返回人族可能遇到的風險,不由連忙搖頭打消了這個想法。
讓人族強大起來,逆天改命他有的是辦法,沒必要再讓自己以身入劫,身處險地。
昆侖山上,一處風景秀麗的洞天福地之中。
烤魚同樣聽到了晨鍾暮鼓的聲音,看著上清宮方向,不由感覺一陣詫異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然而,伴隨著鼓聲落幕,一道蘊含著靡靡大道之音,卻是伴隨著余音傳遍了四方。
“吾乃昆侖山三清之一上清聖人,一年後將會在昆侖山上清宮開講大道,有緣者皆可前來。”
……
一年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也就距離昆侖山脈比較近的生靈才有可能趕上聽道。
昆侖山腳下。
風塵仆仆剛剛趕到此地的小歪還有傲劍,頓時神色一喜。
“聖人講道!!大機緣,還請兩位姑娘帶路。”
傲劍為人機敏,瞬間便明白了昆侖的用意,拱手看向前來迎接二人的兩名侍女道。
“二位快請!”
小欣小錦亦是欣喜不已,匆忙帶著二人返回玉石谷,騎著仙鶴前往上清峰而去。
二人只是地仙境界,還做不到騰雲駕霧。
小歪傲劍雖然都是天仙,能夠騰雲駕霧,但也選擇了與二人共同乘鶴而行。
畢竟此地人生地不熟,天命識無窮,沒有二人的引領,一般人根本尋不到上清峰所在。
哪怕是出生在昆侖山上的生靈都無法尋到聖人的道場所在。
聖人講道,非大機緣者不可得見,有緣者皆可前來,可不是說什麽人來了都是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