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的這次對戰,更是在鬥智鬥勇,到底要看看是何方能夠在戰鬥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朱治鬱悶,甘寧率領的將士,則是在水面上過著優哉遊哉的生活,他們的身後有著青州,短時間內不需要擔心糧草上的問題,最應該擔憂糧草的問題的應該是江東軍的將士才對。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江東軍的糧草遭受威脅的時候,朱治的心情更加的沉重了。
從哨船上傳來的消息看,冀州軍雖說派出了一定數量的哨船,但是這些哨船表現的極為謹慎,但凡是見到江東軍的戰船靠近之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立即從戰場上離開,雙方哨船的速度大致相當,但是在冀州水軍的哨船離去之後,江東軍很少有人願意上前追擊。
之前可是有著血淋淋教訓的,追上前的哨船,受到了不小的創傷,說不定前方就有著什麽樣的圈套在等著他們呢。
在江東軍預想不到的情況下,冀州軍總是會出現在戰場上,在江東軍的面前耀武揚威。
江東軍出戰之後,冀州軍在甘寧的率領下再度消失在了戰場上,甘寧這種無賴的打法,讓朱治氣的是咬牙切齒,卻是沒有更好的辦法。
甘寧率領水軍作戰多年,對於水軍的運用極為純熟,尤其是在偷襲方面,甘寧更是有著尋常人難以企及的經驗,當初在江面上的時候,甘寧正是憑借著偷襲的本領,才得以讓自身的勢力得到壯大。
而今甘寧乾起了老本行之後,將會是何等的恐怖。
江東軍在這樣的交鋒之中,承受了不小的折損,朱治心中焦急,一次次小方面的失敗,肯定也會影響到軍中的士氣,之前的勝利,讓江東軍信心高漲,而今大軍在他的手中,更加主要的就是讓軍中的將士在面對戰爭的時候,能夠表現出更加勇猛的氣勢來。
無論朱治有著什麽樣的念頭,不能更改的是,朱治當前最為迫切的需要就是找到甘寧率領的水軍,並且將其擊潰。
每日斥候傳來的基本上都是沒有用處的消息,不時在水面上發現敵軍的戰船,但是有有什麽用處呢,當江東軍靠近之後,敵軍早已經遠遠的離開了,在江東軍哨船尚且沒有發現冀州水軍的蹤跡的時候,江東軍的行動,就為冀州軍所察覺。
接連面度這樣的情況,縱然朱治也沒有了耐心,甘寧行徑讓人有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朱治所不能容忍的。
不僅朱治在冀州遇到了麻煩,周瑜率領的江東軍在攻打南皮的過程中,同樣遭到了頑強的抵抗,牽招手中的兵力不多,卻是能夠為牽招靈活的運用起來,不管江東軍進攻的是何等的猛烈,始終無法在城牆上站穩腳跟。
二十余日的攻城之中,江東軍足足付出了五千人的代價。
周瑜的心情有些凝重,二十余日的進攻,不僅是大軍的進攻受挫,每日消耗的糧草,更是一筆龐大的數目,五萬大軍遠道而來征戰冀州,對於糧草的考驗同樣是巨大的。
而且從朱治派人傳來的消息看,在之前的交鋒中,甘寧雖說失敗了,但是沒有放棄,而是在水面上對江東軍展開了襲擾,而且甘寧的進攻起到了不錯的效果,最起碼朱治在對戰甘寧的時候,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這樣的情況若是不能解決的話,戰事將會走向對於江東軍不利的一面,失敗是周瑜所不能接受的,江東軍興師動眾而來,不僅僅是為了禍亂冀州,
也是為了能夠讓江東在這次的交戰中得到更大的好處,如若不能攻破冀州的話,形勢對於江東和曹操來說是不利的。如果有可能的話,周瑜想要將冀州奪取,以冀州為根基,繼而奪取青州、徐州,如此的話,三州之地聯合在一起之後,吳國的實力能夠得到極大的提升,佔據四州之地的吳國,將會成為諸侯之中實力強勁的存在。
其實這一切是有著成功的可能的,當前青州軍與徐州軍爭鋒,冀州的大軍僅僅有三萬之眾,江東軍與曹軍聯合之後,只需要攻破冀州,江東軍就有了在冀州站穩腳跟的基礎,以冀州為基礎,江東軍不需要為糧草擔憂。
而後便是江東軍揮兵前往青州,冀州、青州落入手中之後,縱然是雙方在聯盟之前針對晉國的治地有著劃分, 周瑜肯定不會輕易的讓出去。
這是三方有關天下大勢的較量,亦是江東軍能否在這次的爭鬥中崛起的契機。
如果不能更快的提升自身的實力,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為敵軍再次趕走。
憑借著長江的險要,曹軍和晉國的大軍無可奈何,但是吳國也就失去了提升自身實力的機會,從孫權以往的表現來看,他是一名有志向的君主,此時吳國的裝備與另外兩方諸侯沒有太大的區別。
周瑜嘗試了不少的辦法,然而牽招是鐵了心的固守城池,無論江東軍是怎樣挑釁,迎接江東軍的隻是沉默,但是冀州軍的瘋狂卻是在江東軍進攻的過程中得到了體現。
按照周瑜的估計,此時城內的兵馬最多不過三千五百人,攻城方與守城方的傷亡對比大概是在三比一,憑借江東軍當前的實力,隻要繼續保持著當前的進攻,攻破南皮不在話下,隻是僅僅在南皮的戰爭中,就消耗了這般多的兵力,非是周瑜想要看到的。
城門徹底封死,也就斷絕了世家作為內應讓江東軍進入城內的可能,不得不說牽招的這一手玩的的確是很厲害的。
而且城內的守軍在牽招的率領下,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力,他們一次次化解了江東軍猛烈的進攻,將江東軍從城牆上趕了下去。
城南和城北的護城河,已經為江東軍填平,如此的話,江東軍在進攻的過程中,能夠從三面同時發起進攻,人數上的優勢在這種時候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新的一月開始了,求月票!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書趣閣_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