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發展形勢,對於晉國的世家來說也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在這樣的過程中,若是世家之中有著出色的人才為朝廷所用的話,對於他們所在家族的發展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
晉國有著科舉的制度,讓世家的子弟進入朝堂的難度增加了很多,但是世家子弟也是有著很大的優勢的,相對於寒門子弟來說,他們懂得的更多,尤其是在大局觀上。
世家子弟爭相進入官場,也是為了提升他們所在家族的影響力,朝中有了世家的人才之後,他們所在的家族會得到賞賜,甚至在經商的時候能夠提前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
這些提前得到的消息,能夠讓世家對於晉國的朝堂動向有著一定的了解。
世家在短時間內肯定不敢站出來反抗晉國的,在各州可是有著大軍鎮守的,這些大軍對於晉國的忠誠,將會成為背叛之人走向滅亡的重要手段,晉軍將士在執行命令上是不折不扣的,世家想要將手伸向軍中,也是極為困難的。
再說晉國可是有著督察院和禦史台的存在,兩方力量的監管下,若是他們有著什麽樣的動作,為督察院和禦史台知道之後會有著什麽樣的後果。
督察院最為喜歡的事情莫過於調查貪汙的官員和違反亂紀的世家,前者能夠讓地方上更加的清明,而後者能夠從世家的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世家的底蘊雄厚,將他們所在的家族查抄之後,得到的物資可是不少的。
軍中將士征戰疆場,以殺敵為衡量得到功勞的重要依據,而在督察院的官員之中,則是以查抄了多少違反亂紀的官員作為衡量他們功勞的根本。
這樣的制度下,縱然是督察院的官員之中有著害群之馬,一旦被發現之後,其保護的家族,也是需要經受巨大的考驗的,在這樣的制度下,世家不敢輕舉妄動,他們不想因為一些事情而讓家族覆滅。
晉國已經一統了天下,對抗晉國的制度,不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好處,唯有更好的配合呂布,才能在晉國有著更多的發展。
隨行大軍前往西域諸國的謀士,有著郭嘉、田豐和周瑜,陸遜亦是在軍中,只是周瑜和陸遜在晉軍之中的影響力是遠遠不及郭嘉和田豐的,郭嘉、田豐乃是晉軍之中成名已久的謀士。
田豐昔日被俘虜之後,雖說有著拒絕投降的事情,但是到了軍中之後,憑借著自身的才華,讓軍中的將士敬佩,得以在軍中立足。
一名文官,想要在軍中有著立足之地是極為不容易的,這次的征戰,對於周瑜和陸遜來說何嘗不是重要的機會。
大軍前行的過程中,道路上若是有著商隊、行人經過,是要進行避讓的,特殊的時期,軍中將士是享有特殊的權力的。
修建道路,不僅是為了讓商人和行人方便,同樣是為了大軍征戰的便利。
晉國發兵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各個州郡,參與這次戰事的重要將領,亦是在大晉報中有所提及,他們若是能夠在戰場上有著作為的話,還會通過大晉報宣傳下去。
這等刑事也是軍中將領最為喜愛的,他們奮戰疆場,自然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知道他們在軍中的努力,
而有了大晉報之後,他們能夠為更多的人所知,這可是將領出名的最好機會。 軍中將士在征戰的過程中有著更大的作為,有助於大軍更快的得到勝利,在戰場上有著更大的突破,讓軍中將士享受著這樣的榮耀,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沒有戰爭的時候,軍中將領想要從晉軍眾多將領之中脫穎而出,是極為不容易的,晉軍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勇猛的將領,這些將領的存在,對於有些人來說就是難以逾越的。
晉隊實力的強盛,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到晉國的征戰。
看著沿途的風景,呂布暗中點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之後,涼州比之最初晉軍入主的時候得到了更多的發展,一些村莊就在距離道路不遠的地方,這些村莊的存在,或許能夠給他們帶來收入,過往的行人借宿等都是需要花費的。
而在道路的兩旁,種植的則是樹木,若是夏季行走在道路上,還是比較涼爽的,道路這樣的修建方式,正是呂布所要求的,在西域諸國,同樣如此,但是西域諸國修建道路之際種植的樹木很有可能死去, 這就需要經常進行查看了。
西域諸國,地形上是比較複雜的,若是不能在治理西域諸國上有著更大的突破的話,想要完全的佔據西域諸國,肯定會有著更大的難度。
而呂布相信,以晉國的手段,想要完全的佔有西域諸國,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罷了。
涼州,是經歷過諸多的戰亂的,在黃巾之亂尚且沒有開始之前,漢軍便是征戰在涼州,羌人的禍患讓涼州百姓苦不堪言,甚至讓朝中的官員一度有著放棄涼州的言論。
黃巾之亂的發生,讓漢室對於涼州的掌控力度更加的弱小,諸侯崛起之後,很少有人將目光投到涼州之地,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涼州是貧瘠的,混亂的,發展涼州的話,並非是甲東南的事情,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不管了。
正是晉軍的到來,讓涼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晉國的政策,讓涼州百姓得到了諸多的好處,這樣的過程中,涼州百姓漸漸的有了信心。
此時涼州百姓對於晉國官員的感激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為晉國官員的作為,讓涼州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希望當前的局面能夠維持下來,讓涼州避免出現更多的戰亂。
此次晉軍前往西域諸國,涼州更是至關重要的地方,李儒身死,負責涼州的官員被暫時更換為了陳宮,這位在征戰曹軍之際,對於晉軍有著諸多貢獻的官員,成為了涼州的負責人,其實陳宮之前負責的正式兗州之事,因為朝廷的戰事才被臨時抽調回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