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抱拳稱喏,神色間滿是興奮之色,一聲令下,親衛騎兵,奔赴戰場。
康居的王城有著六座城門,這等時候就算是康居的大軍想要撤離城內的話,也不會選擇從東面的城門,最有可能的就是從西門離開。
這也是最為基本的常識,再說城內原本就有著不少康居的守軍,從西門撤離的話,途中能夠收攏更多的康居將士,對於康居王離開城池之後的下步行動會有著更多的幫助。
不管康居王在戰場上有著什麽樣的手段,當其站在晉軍的對立面上之後,迎接康居王的就只能是失敗了。
主要的是康居王能不能從戰場上順利的走脫,不管康居王如今是何等的落魄,其是康居的王,在康居境內,有著不低的威望,任由其在康居境內流浪的話,對於晉軍掌管康居是有著很不利的影響的。
將康居王帶回去,聽候呂布的發落,就有著很大的必要了,再說戰爭已經到了如今的局勢,就算是康居王有著再大的能耐,想要在交戰失敗之後,順利的從城內走脫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親衛騎兵奔赴疆場,騎兵向著各個城門而去,他們需要關注的就是各個城門的動靜。
面對晉軍和匈奴大軍進攻的時候,康居的守軍直接將城門堵死,這也是為了避免晉軍和匈奴大軍會直接攻破城門,而守軍在城池如此堅固的情況下,心中會更加的安定,然而戰場上的情況出乎了康居方面的預料。
康居王城,並不能有效的阻擋晉軍的進攻,當王城的城牆起到的防護作用不在的時候,對於康居守軍最大的挑戰就算是開始了。
康居的軍隊在鎮守城池的時候,就算是有著頑強的表現又能如何,面對晉軍和匈奴大軍的瘋狂進攻,只能節節後退,最終承受失敗所帶來的結果。
晉軍騎兵呼嘯而來,在王城周圍布置斥候之後,典韋率領剩下的騎兵,在一處高地上,觀察王城的形勢。
且說康居王在敷哪托率領將士的保護下,向著城西而來,城東有著大量的大軍進入,從城南和城北離去的話,康居王都難以安心。
在康居王選擇撤離王城的時候,當即命令將領將王室之人從王宮中接了過來,不然這些親人落入敵軍手中之後會經受什麽樣的折磨。
與晉軍和匈奴大軍站在對立面上,並且在交戰之後失敗了,對於康居王來說是不小的打擊,但是康居王不想就這般承受失敗。
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次戰爭的失敗實在是太過突然了,康居王甚至沒有做好準備,晉軍和匈奴大軍就已經大量進入城內,而導致康居大軍失敗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晉軍的進攻。
面對晉軍進攻的時候,康居的軍隊雖說竭力防守,但是這樣的防守起到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因為在晉軍的手中有著進攻的利器,這些進攻利器,可是讓康居的守軍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昔日康居與晉國的關系還是不錯的,晉國皇帝率領大軍進攻康居的城池,才是最為令康居王鬱悶的,如果康居與晉國的關系繼續保持下去的話,對於晉國的發展難道就沒有好處嗎。
莫非是因為康居和貴霜結盟,才導致晉軍有著如此的舉動,如果是這樣的話,康居王才是真的會後悔的。
晉軍的實力強盛,康居王是有著一定的了解的,只是康居王沒有想到的是,晉軍的強悍,已經到了這般的地步,堅固的王城都不能阻擋住晉軍的進攻。
王城的陷落,就是康居人災難的開始,在這一點上,康居王是清楚的,蒙圈擺在康居王面前最為重要的是如何能夠從戰場上離開,如何能夠擺脫晉軍的追殺。
晉國不僅有著實力強悍的步卒,在騎兵的實力上,也是有著過人之處的,可以說,想要從晉軍的手中獲取勝利,簡直就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當晉軍將士出現在戰場上之後,對於戰爭的形勢會產生多大的影響是能夠想象的。
康居王心中惶惶,見到王子和王妃等人之後,這才安穩了不少,不管康居的形勢是多麽的糟糕,只要生存下去,就會有希望,在關鍵的時刻逃離王城,這樣的行徑,在有些人看來或許是沒有勇氣的,相對於生存下去,就算是表現的沒有骨氣,又能如何呢。
康居的形勢已經是這般的糟糕了,就算是有著更多人為了王城的穩定而陪葬,起到的作用又能有多大呢。
晉軍與匈奴大軍聯合起來之後的威勢,可不是目前康居的軍隊能夠阻擋的,面對敵軍進攻的時候,康居的大軍,已經難以阻擋了,既然如此的話,還不如直接放棄城池,前往康居其他的城池,成功之後,還能夠得到苟延殘喘的機會。
戰爭的進行,對於康居造成的傷害必然是巨大的,不過康居王已經沒有其他的選擇,他能夠做的就是率領軍中將士從王城走脫,最好能夠遠離王城,最好能夠沒有晉軍和匈奴軍隊的到來。
唯有如此,康居的王室才能綿延下去。
戰爭對於康居的破壞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康居王城被攻破之後,就是康居人心中的驕傲被擊潰的時候,面對匈奴和晉軍進攻,康居有多少人敢於站出來頑強的抵抗呢。
康居王見到城門處的混亂情況之後,當即命令軍中士卒上前清理赴死城門的東西。
堵死城門,是為了防禦敵軍的進攻,現如今卻是要將城門赴死的東西搬運出來,為的是能夠從王城中逃離,這對於康居王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譏諷呢。
為了生存下來,康居的將士也是聽從指揮,迅速的清理著城門周邊的東西。
跟隨康居王逃離的康居臣子亦是不在少數,在這種時候,沒有人站出來指責康居王臨陣逃脫,當時戰場上有著什麽樣的情況,他們是看到的,就算是康居王站出來指揮將士作戰,起到的作用也不會太大。
如狼似虎的晉軍和匈奴大軍,那就是康居將士的噩夢,甚至於他們的王在後方觀看戰場,也沒有讓軍中的將士奮戰。
康居軍中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何嘗不是康居王的原因呢,如果康居王在以往面對戰爭的時候能夠更加的小心的話,目前康居也就不會陷入戰火之中。
康居王有著野心,這是正常的事情,任何一名君主都是需要有著野心的,關鍵是當手中的實力不足以支撐這樣的野心的情況下,貿然出戰,會有責和什麽樣的後果呢。
康居王不斷的催促軍中的將士,在戰爭緊迫的情況下,康居王與軍中的普通將士沒有什麽區別,甚至為了能夠生存下去,表現的比之軍中的將領還要有所不如。
康居王焦急,跟隨康居王而來的文官武將亦是如此。
有關城內的情況,不斷的傳到康居王這裡,康居的臣子對於目前城內的狀況也是有著一定了解的。
當康居王聽到王子王妃離開不久之後,王宮就為晉軍的騎兵佔據,不由暗中松了一口氣,不管康居王尋常在臣子面前,表現的是何等的威嚴,在對於親人方面,康居王還是比較注重的。
只要親人能夠離開城池,只要有著生存下去的機會,康居就還有綿延下去的希望。
康居的子民,不會這般輕易的放棄抵抗的。
現在的康居王,與當初的烏孫王是一樣的想法,然而現如今烏孫王只能躲在貴霜,不敢有其他的舉動,甚至不敢公然露面。
如果康居王知道烏孫王的下場之後,再聯想到自己,不知道會有著什麽樣的感觸。
康居的沒落,就是從大軍進攻烏孫開始的,烏孫戰場上的失敗,讓康居王焦急不已,戰爭中沒有得到足夠的好處,還需要與晉國保持良好的關系,這樣的事情放到任何一名君主的身上,都不會好受的,偏偏康居王要默默的承受這一切。
戰爭不能得到勝利,與其他國家交往的時候,就沒有更多的主動權,這也是最為尋常的道理了。
去歲的戰事失敗不久之後,康居在今歲再次經歷戰爭,這次戰爭的結果,卻是要讓康居亡國了。
多年的發展,在兩次戰爭結束之後,即將成為過眼雲煙,這樣的事情,康居王的心中是難以接受的,不過目前的情況緊急,康居王想要做的就是盡快離開。
唯有活下去,才有著更多的希望,留在城內與敵軍奮戰,或許能夠讓敵軍在進攻城池的過程中付出更大的代價,但是這樣的舉動換來的恐怕是敵軍更多的殺戮。
死在城內之後,康居的一切就算是結束了,而逃離城池之後,情況就會有著很大的不同。
城門處堆積的東西,以很快的速度被清理著,康居王不斷的催促,惱恨為何之前會在城門附近堆積如此多的東西,若不然的話,清理其中不至於說會這般的麻煩。
跟隨康居王從戰場上離開的將士,此時倒是有著三千余人,這三千余人,看上去精神頭不是很好,不少士卒的神色間甚至有著諸多的慌亂。
能夠從城內離開固然是好的,或許不少的將士之所以跟隨康居王前來,主要的願意就是因為在康居王的身邊,能夠獲得生存下去的機會。
不管怎麽說,康居王在康居境內,那也是有著重要身份地位之人,康居王在離去的時候,身邊肯定會有著更多保護的力量。
如今城內混亂,留在城內,其實與找死沒有什麽區別的。
晉軍和匈奴的軍隊進入城內之後,肯定會在城內展開一場場的殺戮,到時候受到更多傷害的還是軍中的普通將士。
戰爭在很多時候,對於普通將士來說就是一場噩夢,戰爭勝利,他們要付出代價,戰爭失敗,他們付出的代價會更大,然而作為軍中的普通將士,他們必須要在這種時候站出來。
哪怕是在阻擋敵軍進攻的時候付出再大的代價,他們有著其他的選擇嗎。
跟隨康居王從王城內撤離之後,軍中將士會有著什麽樣的舉動呢,是繼續跟隨在康居王的身後征戰疆場,還是直接放棄,遠離王城呢。
“大王,若是晉軍在城外有著準備的話,形勢就更加的危險了。”敷哪托提醒道。
康居王聞言,臉色一變,晉軍在征戰的時候有著什麽樣的手段,康居王還是比較了解的,在對戰敵軍的時候,晉軍更是講究算無遺策,從晉軍在以往戰爭中展現出來的智謀上就能看到,如果戰場上的形勢對晉軍有著很大的好處的話,晉軍豈會放任敵軍從戰爭失敗之後離開?
“晉軍有可能在城外有著埋伏。”康居王聲音低沉的說道。
敷哪托點了點頭“晉軍之中可是有著不小的請,如果此時在城外設下埋伏的話,大王想要從城內安穩的離開,就不是那般的簡單了。”
康居王道:“該怎麽辦?”
敷哪托沉思片刻道:“只要能夠率領軍中將士離開城池,臣願意率領騎兵阻擋晉軍,為大王離開掩護。”
康居王道:“率領騎兵阻擋,等到本王率領將士離去之後,就立即跟上,切莫逞強。”
敷哪托道:“臣明白。”
率領騎兵阻擋敵軍的追擊,對於康居的騎兵來說意味著什麽,敷哪托豈會不清楚,在對戰晉軍的時候,康居的騎兵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想要從晉軍的進攻下取得生存下去的機會,對於康居的將士來說是有著很大的困難的。
晉軍在戰爭中有著何等的戰鬥力,康居的將士已經見識到了。
如果這種時候讓將士阻擋敵軍的騎兵追擊的話,有著多大的難度呢,軍中將士在面對戰爭的時候,會有著什麽樣的想法呢。
康居王想要很快從戰爭中離開,康居的其他將士也是如此,不能順利從戰爭中走脫的話,就意味著會在交戰中付出更大的代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