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灰色终末 > 第254章 你看我慌吗?(二合一)

灰色终末 第254章 你看我慌吗?(二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平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2 14:21:22 来源:源1

第254章︱你看我慌吗?(二合一)

午夜时分,麦克阿瑟乘坐的『哨兵』勤务联络机徐徐降落在华盛敦。

麦克阿瑟的行为其实有着充分的理由——总统担心他被俘虏,所以要求他尽快撤离。

不过士兵们才不管那麽多,身为司令官,在危机时刻抛弃部队独自坐飞机撤离的行为就是临阵脱逃,这成了压垮士气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知是谁泄露了『麦克阿瑟坐飞机逃跑』的消息,第4步兵师原本已经挡下了帝俄第2坦克师先头部队的进攻,可随着这个消息传播开来,一时间军心全无。

迫不得已,焦头烂额的温莱特少将率领集团军司令部向南撤退。

天空中不断迎面掠过成群结队的飞机,那些是从费城和新约克附近机场起飞的轰炸机。

尽管地面部队溃不成军,但陆军航空队还在努力迟滞敌人的步伐。

一队B-18『大刀』中型轰炸机飞临了奥尔巴尼以南的87号州际公路。

亚美利加飞行员远远的就看到下方以一字长蛇阵向南挺进的帝俄坦克部队,随即毫不犹豫的进入攻击航线。

投弹手将瞄准仪的十字分划线对准了下方公路,接着扳动拉杆,一连串航空炸弹从弹仓悠然坠落。

投弹手大声喊着『bombsaway』,凝视着那些500磅航弹越来越小,最后变成密集的小黑点。

不多时,下面迸发出一团团爆炸火光和烟尘,看上去成效斐然。

可事实上呢?

当看到美军飞机迫近的时候,帝俄士兵们就迅速跳车了,分散到公路两旁卧倒,等空袭结束再重新集结上车。

在刻板印象中,飞机是坦克的天敌,但这其实是现代战争特有的规律,例如海湾战争。

实际上直到冷战中期,机载弹着点计算机出现之后,航空兵对装甲部队的打击效率仍旧不尽如人意,现如今就更加糟糕了。

历史上大战后期的西线战场上,德军经常抱怨盟军的航空兵太可怕,狂轰滥炸,把战斗失利的原因归咎于盟军的飞机太多了,威猛无比的虎豹像玩具一样被蹂躏。

德军嘴上是这麽说,事实却非如此。

例如在四四年八月末的『列日行动』期间,德军一共损失了46辆坦克,其中仅9辆来自于盟军的空袭;参战的121辆IV号坦克之中有8辆因空袭而毁坏。

【配图】

空袭之所以对装甲部队的打击效率不佳,原因是两方面的。

第一,飞机投弹的命中率太低了,水平轰炸最差,小角度俯冲发射火箭弹次之,大角度俯冲投弹最高。

第二,坦克这种铁乌龟对爆炸的抗性实在是太强了,而且冲击波超压效应在空气中的衰减极快,物理学自然规律限制死了这一切。

当然,这是普遍现象,总归有神仙个例。

比如以一己之力击毁五百多辆坦克和一千多辆汽车的钻石双剑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鲁德尔上校。

空袭对后勤系统的打击效率才值得一提,答案显而易见,卡车或骡马队伍又没有装甲,对于这种无防护软目标,火箭弹和航空炸弹就变得非常之高效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

亚美利加陆军航空队给联军补给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公路毁坏严重,由卡车组成的运输车队几乎寸步难行。

同样的,拖曳火炮的卡车也动弹不得,几乎所有公路和乡间小路都发生了拥堵。

罗克艾兰小镇旁边,四五百辆卡车和近万名联军官兵滞留在这儿,军官们焦急的叫骂着,催促工兵部队赶快修路。

远方的天空中出现了扑向此地的美军飞机,少说有四五十架。

联军有六七架飓风战斗机在罗克艾兰上空盘旋警戒,见状,不列颠飞行员立刻驾机爬升,抢占优势高度。

为轰炸机护航的美军战斗机也不甘示弱的应战,一场混战就此爆发!

少顷,一队雅克战斗机也急速赶来增援,这让空战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许多美军轰炸机拼命突防,强行飞临目标上空投弹,今天的空战甚至第一次出现了着火的美军战斗机调转方向朝着联军扎堆的卡车撞击的情况。

入侵者兵临城下,仗打到这个份上,亚美利加飞行员很明显已经急眼了。

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受到空袭的车队和物资存放处燃起熊熊大火,黑色浓烟直入云霄。

「我们没时间停留在这里,指挥部的命令是尽快赶到奥尔巴尼,强击支队很快就要展开对新约克的攻势,时间就是生命!」

第33步兵师的师长彼得罗夫少将是有名的智将,这支部队最耀眼的战绩是瓦尔兰德战役期间,在连续作战打得只剩三四千人的情况下坚持作战,击败了一个帝德步兵团和两个炮兵营,缴获三十多门105毫米榴弹炮。

进攻新约克这样的大都市缺少不了步兵,坦克部队虽然在野战环境下推进速度快,但进了城那便是杀机四伏。

考虑到这个情况,彼得罗夫少将当机立断,下令各部队抛弃辎重和重武器,轻装简行,向南急行军追随突击力量。

当然,这个轻装上阵也只是相对而言,毕竟欧洲军队再怎麽轻装也不至于只带迫击炮。

第33步兵师暂时放下了所有的122毫米榴弹炮和76.2毫米加农炮,最多只携带120毫米重型迫击炮和40毫米反坦克炮,因为这两种火炮都可以用轻型越野车和布伦机枪车拖曳。

与联合王国并肩作战的好处还是不少的,不列颠人虽然精明且无耻,但是该帮忙的时候倒也大方,至少不吝啬布伦机枪车这样的廉价装甲载具。

四个帝俄步兵师竭尽全力,紧跟着坦克部队的脚步,兵锋直指东海岸最大的几座城市。

战略纵深不足的问题显露无遗,帝俄进攻部队从边境线出发,一路向南长驱直入,直线距离满打满算才两百多公里。

这麽点距离,暂时忽略被炸得稀巴烂的补给线也不是不行,一半依靠自身携带的物资,一半依靠缴获。

T-34坦克因为柴油机,无法利用缴获的汽油,不过T-34自身续航里程就很远,即使是很耗油的越野工况也能开260公里,更别说大部分车组成员都会给坦克带几个备用油桶。

一望无垠的北美大平原简直就是为了狂飙突进而形成的天堂!

唯一制约帝俄坦克部队飙车的不是敌人,也不是柴油,而是糟糕的传动机构。

伊凡罗斯国产的变速箱和离合器只有一百多个摩托小时的寿命,品质很差,委托联合王国代工的要好很多,寿命几乎翻倍。

这就是一流工业国和二流工业国的差距。

『海王星行动』如同一柄沉重的铁锤,狠狠砸向了亚美利加合众国繁华的东海岸。

短时间内扩充的百万大军是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两年前亚美利加陆军还只有十多万人,这麽短的时间里急速膨胀,面对入侵者久经沙场的百战精锐,亚美利加陆军的菜鸟部队显得苍白无力。

多年来,亚美利加人享受着孤悬海外的地缘优势,傲慢的奉行孤立主义。

现在,亚美利加人终于自食恶果,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不列颠和伊凡罗斯远征军势如破竹,最大限度的发扬了自身优势,利用坦克部队的机动性与步坦协同作战的经验,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瓦解了数十万亚美利加陆军,再创辉煌。

龙卷风摧毁扬基佬!

满载着步兵的坦克驰骋在大平原上,坦克集群的轰鸣声响彻战场,履带碾过松软的田野,留下一道道车辙印。

东海岸的政治经济中心门户大开,伊万诺维奇上将审时度势,下令兵分两路。

第一路突击力量直扑新约克,意图占领这座经济心脏。

第二路突击力量往西南方向奔袭费城,夺取这座工业及人口中心,直接威胁华盛敦。

费城北边有一座名叫伯利恒的小城市。

尽管人口不多,但这座小城市却是实打实的钢铁巨企之乡,如雷贯耳的伯利恒钢铁公司就坐落于此,历史上这一巨企在大战期间的十五家造船厂一共建造了一千多艘军舰和各种船只。

亚美利加第12步兵师匆忙在此布置防线,企图遏止入侵者进攻费城的步伐,战斗从下午进行到深夜11时才暂时告一段落,可等天亮以后,亚美利加士兵们便发现自身陷入重围。

历史上德军时常赞叹苏军非常『擅长』运用步兵,眼下轮到现如今的亚美利加军队体会那种感觉了。

一夜之间,帝俄步兵就渗透到了防线的前后左右,仿佛无处不在,刁钻的女狙击手冷不丁的开火,不知从哪飞来的子弹总能精准射杀士官或军官。

天色微明,帝俄坦克集群便从侧翼呼啸着冲来,帝俄伴随步兵数量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同时在两个方向集中投入兵力,以疏开队形在狭窄正面反覆冲击,营造出一种兵力无穷无尽的假象。

这给惊魂未定的亚美利加士兵们带来了极强的心理震撼,乃至高呼敌人像潮水一样多!

等距离拉近了,娴熟的步兵战术就更加称得上是乾脆利落了。

坦克压制暴露的火力点,迫击炮封锁退路,步兵集中使用冲锋枪和手榴弹,以班为单位肃清阵地。

面对PPD冲锋枪扫射来的密集弹幕,大多数还拿着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的美军步兵进行着艰难的抵抗,BAR白朗宁自动步枪数量又太少了,双拳难敌四手……

入侵者距离费城只有几十英里了!

当北边的几座大城市面临兵临城下的威胁时,华盛敦同样陷入一片混乱。

那座白色官邸之中,总统召开了紧急会议,椭圆形办公室的空气格外异样,比起之前的凝重,现在又多了几分惶恐。

总统紧盯着桌上的地图,眉头紧锁。

「总统先生,我们必须立刻撤离。」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沉声道:「阻挡敌人的攻势是不可能的。」

总统显然还心存一丝希望,他问道:「等一等,让我想想,费城和新约克可以坚持多久?」

「有组织的抵抗也许只能维持几十个小时。」马歇尔深呼吸一口气,努力以简洁的语气向总统解释缘故:「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巷战进行长久抵抗,但是伊凡罗斯人不会与我们纠缠,伊凡罗斯人只需要控制郊区公路和火车站,然后就会继续向南推进。」

「是否有可能在巴尔的摩建立防线?我看伊凡罗斯人的数量并不多。」

「可能,我只能说有可能,总统先生,但我们不能冒那样的风险。」

「好,我了解了,今天是一个黑色的日子。」总统很少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出沮丧,可现在却不受控制的叹了口气。

随后,他签署了紧急迁移联邦政府的命令。接着,他吩咐道:「准备洲际电话,我要与西京通电话。」

撤离行动连夜展开,联邦政府雇员火急火燎地将重要文件装箱,搬上火车和卡车,五花八门的车队川流不息的驶向西部。

随着联邦政府和国会山紧急准备迁都,华盛敦特区可谓是风雨飘摇。

宾夕法尼亚大街发生了绵延几英里的严重堵车,一眼望不到头。

邻近街区的街道上,市民们拖家带口,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争先恐后逃离家园,汽车鸣笛的刺耳声响和孩童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抓心挠肺一样难受,世界末日好像在这一天降临了。

新约克市警和州警在街头维持秩序,疏导惴惴不安的市民们。

华盛敦邮报的记者努力从混乱的人群中挤出来,接着帮忙把摄影师给拽出来。

望着这样糟糕的景象,记者竟说不出话来,最终才幽幽道:「这会是合众国的终结吗?」

华盛敦西郊。

大统制联邦驻华盛敦大使馆的围栏外,乌压压的数百人汇集于此。

这些全都是滞留在华盛敦的华裔华侨,人人面带忧色。

一名戴着眼镜的建筑师紧紧攥着妻子的手,安慰道:「别怕,使馆都还没跑呢,咱们慌什麽?」

这时候响起了一个泰然自若的声音,颇为突兀:「是啊,有什麽可慌的,你看我,我就一点不慌。」

他妈的!这个关头谁在阴阳怪气?

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一身笔挺常服的商某人拿着军帽下车,然后不紧不慢地戴上了帽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