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他,確實心潮難平,任誰都會覺得激動:其一,自己已屆六十九歲高齡,明年就是中國人常說的“人到七十古來稀”的境界,壽命超過了大清建國以來祖上各位皇帝;其二,已經在位六十一載,這可能是空前絕後的歷史記錄,自祖龍秦始皇當皇帝以來已經兩千多年過去了,他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沒有之一;其三,《尚書·洪范》所記載的“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這人生五福,自己做到了。這是多少人孜孜以求可望不可即的目標呀,就是個普通老百姓,“長壽、富貴、安樂、好德、子孫眾多”這五條具備了,那就是五福臨門。
想到這,康熙輕吐綸音,“各位愛卿,今天咱們再議一議即將舉辦的萬壽節,大家有話都不妨奏來,以期把這次萬壽節敬老孝親的主題比上次更突出,朝野反響更好。”
“啟稟聖上,臣聽聞這次萬壽節要大宴耆老勳貴在乾清宮內外,立意是好的,不過···”吏部尚書陳廷敬欲言又止,顯然是顧慮重重。“不過什麽,痛痛快快說出來,朕是那種不聽勸諫的人嗎?”康熙倒是開門見山,已經猜出陳廷敬肯定和九年前張廷玉一樣,想對即將舉辦的萬壽節提點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康熙倒是開明大度,一句話打消了陳廷敬的顧慮,“臣聽說禦膳房的總禦廚張東官被任命為千叟宴的主廚,要給每張宴桌上一百零八道菜,道道菜品都是魚翅、鮑魚、熊掌等等世所罕見的山珍海味,臣以為萬萬使不得。”陳廷敬嘴上說的很硬氣,但是心裡還是打鼓的,不知道正在興頭上的康熙會不會勃然大怒,雖然他們君臣二人相得甚歡,但這畢竟是拂人心意的事情,不知康熙是如何打算的?
“陳廷敬,你怎麽知道朕讓張東官擔任千叟宴主廚的事情?”康熙厲聲問道,龍顏大怒,右手重重拍打了一下龍椅,忽的一聲站了起來。殿內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很多和陳廷敬關系不錯的同僚都為他捏一把汗,不知道接下來皇上會怎麽發落這件事。和陳廷敬關系不睦的對頭臉上已經不自覺地泛起了幸災樂禍的表情,就等著康熙把暴風驟雨傾瀉到陳廷敬的頭上。
陳廷敬自己也顯然沒有預料到康熙會問他怎麽知道的這件事情,一時語塞,支吾了半天回答不上來,只是看到天聽震怒,早已習慣性地跪在地上,等著聖上發落。“陳廷敬,朕再問你一次,你是怎麽知道剛才那件事的?”康熙正在氣頭上,心氣難平。“稟皇上,內侍小德子昨日向我的管家陳福說起過這事,我是聽陳福告訴我的。”陳廷敬一看不能再隱瞞下去,否則後果更不堪設想,隻得舍車保帥了。
“來人呀,把小德子交內務府嚴辦。這狗奴才竟然壞了朕定下的規矩,多嘴多舌,實在是死有余辜,念在他是初犯,又殷勤伺候少有閃失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康熙依然恨恨地說著,“話說回來,今天一早朕又思來想去,在萬壽節上大肆鋪張不是朕的本意,陳廷敬所奏也不無道理,上次敬老宴就被人造謠說靡費頗多,這次不能再給趁機生事的人機會了,滿漢全席就不要上了,只是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菜蔬、肉蛋上一些吧,以示我大清滿漢一家、四海同春的意思就可以了。”
群臣看著康熙顏色稍霽,紛紛叩頭附和道,“皇上聖明,我等一定遵照辦理。”陳廷敬更是有劫後余生之感,把頭磕的震天響,唯恐怕人看不出自己滿滿的誠意和解脫後的感恩之情。
入夜的北京城又是一片繁華景象,各式店鋪酒肆點綴在紫禁城周圍,熱鬧是屬於民間的,高高的宮牆把花花世界切割成兩塊:一面是煙火人間的市井生活,一面是高高在上的宮廷歲月,兩個世界判若雲泥,像兩個陌生人一樣,互相審視著對方,卻永遠無法走到一起。
珠市口大街拐角處有一處軒敞的府邸,府門口正中掛著碩大無朋的兩字匾額“素府”,這裡住著內務府總管大臣素倫大人。
這幾個月他可是京城的大忙人,白天奔忙於京城六部衙門,協調各地進京參加萬壽節的耆老們行程安排。好不容易到了晚上回到家,依然是賓客盈門、高朋滿座,誰都想走素倫的門子擠上萬壽節大宴的最後一班車。
能參加萬壽節慶典並被康熙皇帝接見甚至賜酒,這是光耀門楣的大事,夠在親朋好友面前吹一輩子牛了。誰要是有幸選上,那真不啻為祖墳冒了青煙,也可以說就像現代社會中了彩票頭等獎一樣。
今天的素倫有點霉氣,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準備好的萬壽節大宴菜單被陳廷敬搞黃了,以前的努力都白費了不說,很多訂好的高檔食材還要退貨給商家。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損失呀,不是國家有損失,是他個人損失大了。因為已經收了這些供貨商的回扣,還要原封不動的退給人家,心裡實在是不甘呀。心中細細盤算下來,就這麽一進一出的,近萬兩銀子的外財不翼而飛了,實在是鬱悶呀。
正在他鬱悶的唉聲歎氣的時候,門房來報,說是禦膳房的總禦廚張東官來訪。他想都沒想就讓門房通知管家,直接帶客人進書房。因為自己也收了人家的一千兩好處費了,萬壽節大宴的主廚沒讓人家當上,總是要退款的吧。人在江湖混,還是要講究個誠信不是?
片刻間,一個白白胖胖的年輕人走進書房,正準備打千兒行禮。素倫一把拽住來人的手,充滿歉意地說,“張總廚,實在對不住,聖上臨時改了主意,不打算用你準備好的滿漢全席菜單了,我正打算通知你呢。”張東官倒是沒有一點失落的感覺,反而挺興奮,讓素倫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見素倫如墜五裡雲霧中,就主動哈哈笑道,“素大人,我已經知道今天早朝的情況了,謝謝您之前的成全和抬愛,東官沒齒難忘。”
“那筆錢我很快會退給你的,請你放心。”素倫下了很大決心才說出這句話來,畢竟從自己身上割肉是要很大勇氣的。到手的東西再失去,比從來沒有得到過更痛苦。
張東官哈哈一笑,“素大人說到哪裡去了,你我相交多年,承蒙您的關照,別說區區那筆小錢,就是我的全部家當送給大人,都不能表達我由衷的感謝之情。”
素倫聽張東官說的真誠,心裡還是很受感動的,他從心裡為這位視錢財如糞土的神廚點讚。比比人家,再看看自己,自己都開始鄙視自己。自己一個堂堂二品大員,還不如一個顛杓子的,真是格局小了,以後要向人家張東官學習。素倫心裡不停地翻著個兒。
“是這樣的,素大人,皇上派宮內的黃總管通知我,是您推薦我繼續牽頭組織這次萬壽節大宴,只不過不再是滿漢全席,而是咱們滿族龍興之地的火鍋子。”張東官也不再賣關子,直抒胸臆地告訴素倫自己要登門拜謝的來意。
素倫先是心裡一怔,緊接著明白了怎麽回事:肯定是康熙皇帝覺得自己辛苦了這麽長時間,如果一股腦兒推翻前定方案,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思想壓力,包括張東官在內也會備受打擊,所以才想出了這麽一個皆大歡喜的“火鍋宴”方案。
念及於此,素倫心中升起對康熙皇帝的由衷感佩,真是一代聖君,雄才大略中細節盡顯,人中龍鳳的評價實至名歸。其實,他隻想對了一半,火鍋宴的主意是陳廷敬出的,張廷玉等朝中重臣附議同意,康熙最後一錘定音是真的。
這樣的安排對素倫和張東官來說都是天大的好消息,素倫也不用破財了,張東官還可以繼續當他的主廚,只不過是把精美昂貴的滿漢全席換成了充滿特色的宮廷火鍋。
素倫想到這,神情莊重地對張東官說,“我們一定要好好準備這次火鍋大宴,讓與宴的耆老們吃的愉快舒心,不辜負聖上一片愛護之隆恩。”素倫邊說,邊雙手合攏舉在半空中向紫禁城的方向行禮致意。
“素大人所言正是在下所想,也是我深夜造訪的主要目的。我張東官一介庖廚,蒙聖上厚愛,敢不盡犬馬之勞?俗話說的好‘主憂臣辱、主辱臣死’,我也是讀過幾本聖賢書的人,怎能不知道這樣的道理呢。我一定拿出我的看家本領,把這火鍋宴做出滿漢全席的味道來。”
“好好好,你有這樣的見識我替與宴的各位耆老謝謝你,他們是真有口福了,讓總禦廚親自操刀製作火鍋大宴,也是聖上的特別恩典。這樣的火鍋一定不同凡響,連我自己都期待的很,恨不得馬上大快朵頤一番。”素倫從剛才的鬱悶中解脫出來,心情變得輕松愉悅,說話的語調高了不少,語速加快,又恢復了往日的談笑風生。
張東官若有所思地說,“我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把原來咱們的宮廷火鍋裡加入九十九種滋補藥材,融合南方菜式的小火慢燉,提前吊出高湯,讓每一片肉和菜葉都能吃出滿漢全席的味道來。素大人意下如何?”
“那是再好不過,經你這麽一改良,恐怕這宮廷火鍋要流傳後世、名揚海內外了。真不愧是聖上欽封的‘天下第一神廚’,這樣的主意也就你張東官想的出來,佩服佩服!”素倫一時間心情大好,剛才一天的雲彩被吹的無影無蹤,現在真是碧空如洗、萬裡無雲的感覺。
如果不是張東官還沒走,他都想哼上幾句“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戲詞了,這可是他最愛聽的京劇《空城計》中諸葛亮的經典唱段。
素倫突然想起了最近京城大火的翠喜社班主呂翠喜那可人的扮相、曼妙的身姿,嘴角都流出口水了。上次還是去年中秋節在康親王傑書府上聽了一回子堂會,一晃大半年過去了。
這陣子忙完了一定再邀幾個好哥們聽一次呂翠喜的戲。京城這些個王公大臣現在哪個不追幾個戲班子呀,這種時髦自己作為二品大員可是不能落伍。要不然老哥幾個見面都沒有什麽可以聊的談資,聽戲現在可以說是官員們見面的社交貨幣,自己哪能沒有這種銀子呢,素倫心中愉快地暢想。
張東官看著發愣的素倫,還以為自己剛才哪裡忤逆了這位位高權重的內務府總管大臣。正在犯嘀咕的時候,素倫回過神來說,“今天也不早了,我就不多留老弟,改日咱們好好敘敘,痛快喝上幾盅。”
“好的,素大人,我這就告退,不打擾您嘞。”張東官已經實現了拜訪的目的也準備打道回府了。正當張東官邁步準備走出書房時,素倫又叫住了他,“張老弟,下次到我府上喝酒時,一定按照萬壽節大宴上的火鍋配方給我來上一套呀。”
張東官沒想到素倫叫住他是為這麽檔子事,先是一錯愕,緊接著和素倫同時哈哈大笑起來,“請素大人放心,我是這宮廷火鍋的締造者發明人,不讓誰吃也要讓您這位伯樂品嘗過癮不是?”
轉眼間到了三月十八日,今天是萬壽節大宴的正日子。整個紫禁城都沉浸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進進出出的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各色人等不一而足。
披掛全套官服、朝珠的在朝大臣,讓同樣參會的耆老們看花了眼。整個乾清宮內外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人看的暈頭轉向,分不清誰是誰了,更忘了眼前走過這位是什麽級別。
但是,明眼人從冠服頂子、蟒袍以及補服的紋飾上就可以看出品秩差別:
冠後插藍翎的是六品以下官員,五品以上用花翎;
一品至三品繡五爪九蟒,四品至六品繡四爪八蟒,七品至九品繡四爪五蟒;
自親王以下皆有補服,其色石青,前後綴有補子,文禽武獸。貝子以上皇親用圓形補子,其余用方補;
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及科道、侍衛等職,均需懸掛朝珠,朝珠共108顆,旁附小珠三串。
亂紛紛的像熱鬧的集市,這也是難得一見的紫禁城盛景,上一次是在康熙五十二年,已經過去九年了。
突然,高高的台階上一個年輕力壯的太監舉起靜鞭很有力地在空中甩了九下,已經落座的耆老們頓時安靜下來,整個乾清宮上下一片莊嚴肅靜的景象。人人都清楚,今天的主角康熙皇帝要出場了。
正在人們屏氣凝神向上觀瞧之時,另有一名總管太監站在台階上大聲喊道,“皇上駕到。”只見康熙皇帝在兩名太監的導引下款步向設在乾清宮大殿門口正中的龍椅龍案走來。
緊隨其後的是各位皇子、親王、貝勒。馬奇、張廷玉、陳廷敬、王掞等滿漢文武大臣早已分列兩行,跪俯在漢白玉地磚上,帶頭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耆老們互相慘扶著慢慢站起跪地,有反應遲緩的還怔怔地看著康熙爺,都忘了跪下了,被身邊眼疾手快的侍衛一拉衣角踉踉蹌蹌的跪了下來。場面一度有些騷動,不過很快就靜了下來。
康熙皇帝看著跪了滿滿一院子的文武大臣、耆老勳貴,趕緊輕抬雙手示意大家平身。站在旁邊的司儀太監朗聲喊道,“平身,賜座。”聽到這聲呼喊,眾人才又或緩或急地坐了下來。
康熙皇帝掃視了一眼全場的情況,看到眾位成年的皇子、皇孫都已經在指定的區域準備替自己向與宴者敬酒,遂端起倒滿瓊漿玉液的禦酒杯,向空中一舉說道,“今天是朕的生日,也是各位愛卿的節日,我首先感謝列位不遠萬裡給朕過這個生日。為什麽舉辦這個萬壽節呢?朕希望與民同樂,與天下同樂。通過這個萬壽節,把朕、把大清朝廷敬老孝親的意思傳遞給全天下人,朕率先垂范禮敬耆老勳貴,各省督撫、各級官吏都要有樣學樣,禮敬天下的老人,我們的盛世神州,是這幫人從年輕時就開始的奮鬥換來的,國家強盛了,不能忘了他們,民間有句老話怎麽說的來著?”
康熙說到這停頓了一下,用犀利的眼神又掃視了一眼在場的人們,頓了頓不緊不慢繼續說道,“民間老話講‘吃水不忘挖井人’,今天的幸福安康就是在座的這些挖井人換來的,你們都是挖井人的代表,我敬大家。”
因為事先已經通知所有的與宴耆老,敬酒期間不用再行繁文縟節,所以大家也沒有站起,只是坐著舉杯朝向康熙站立的方向,以示謝恩。
一時間,無數雙各式各樣的手臂端著禦賜的美酒舉向半空,場面空前,人人心中都湧動著感恩、激動和喜悅之情。
敬酒完畢,康熙皇帝落座後,人們開始迫不及待地享受眼前的美食和美酒,有比較猴急的已經將手中的酒杯喝了個底朝天,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也沒咂摸出味道就喝完了。還好侍立一旁的王室宗親指揮著太監趕緊給各位來賓斟滿酒杯,這真是座上客爆滿、杯中酒不空,大家都被幸福感淹沒了,好像過去的苦難都變成了今天的榮光和輝煌。
康熙看看自己的左右,和藹地問身後侍立的皇孫弘歷,“弘歷呀,你今年多大了?”弘歷趕緊向前一步,恭敬回答道,“稟皇爺爺,我今年十二歲。”
附近的眾人把目光都投射這對祖孫身上,不知道康熙接下來要說什麽,但是沒有人擔心情況會變壞,都覺得四阿哥胤禛的這個兒子真是太受康熙寵愛了。
所有的皇孫中只有他侍立在康熙身邊服侍,其他皇孫就沒有這個福分了,通通被分派到各個區域服侍與宴耆老們。這意味著什麽呢?眾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畢竟康熙的身體已經現出疲態,雖然不能用老態龍鍾來形容,但也不能再用九年前龍精虎猛和年輕時的龍驤虎步來形容了。
“弘歷呀,記住今天這盛大的場面,要把爺爺開創的敬老孝親傳統傳承下去,這是咱大清的德政,是全天下老人的福澤。等你到了爺爺這個年歲,也會有爺爺今天這種心境。”康熙貌似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訓導少年老成的弘歷,言語中十分落寞悲傷。
弘歷很應景地跪下,向康熙恭恭敬敬的行三跪九叩大禮,站起後說道,“皇爺爺,您春秋鼎盛,一定能壽比南山不老松,我到皇爺爺這般歲數了,也要站在皇爺爺身邊,看著您像今天這樣主持大宴。”
弘歷這話充滿了真情,聽得人無不佩服他的聰明伶俐,心中暗想這小子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奇才,也難怪睿智聰敏如康熙者也對他寵愛有加、關懷備至。
康熙十分欣慰又無限惆悵地說,“弘歷呀,生老病死是誰都抗不過的自然規律,你我終歸都是凡人,是凡人咱就不做長生不老之想,能益壽延年已經很好了。唐時李太白有詩雲: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我們就珍惜當下已經很滿足了。”
“來,諸位愛卿,各位耆老勳貴,咱們共飲此杯,祝願咱大清國泰民安、河清海晏,祝福大家笑口常開、萬事如意。”康熙強打精神,坐著舉起酒杯,破天荒地喝幹了杯中的禦酒,然後把杯子放到已經升騰出嫋嫋煙氣、湯水沸騰的銀質火鍋邊上。
眾人又一次山呼“謝萬歲隆恩”後,開始左手美酒,右手夾肉投入翻滾的宮廷火鍋中,場面十分壯觀熱鬧,歡快的暖流流淌在每個人心中,開心的笑容綻放在每個人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