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下令:“快!將城門堵住!”
當即就有人指揮征發的民夫,讓他們去搬石頭。
同時城牆上的弓箭手做好準備,企圖將賊軍阻擋在護城河之外。
但縱使他們抵抗意志頑強,也擋不住數萬黑山軍的圍攻。
更何況潘鳳早在之前,便在護城河上架起了浮橋,所以他們根本無法趁著賊軍過河之時,趕工將城門堵住。
潘鳳一馬當先,率領上百騎殺入城門。
其余士兵緊隨其後,猶如洪水傾泄。
城牆上的守軍手忙腳亂,但依舊阻擋不了黑山軍的兵鋒。
縣令看著賊軍入城後,勢如破竹,頓時滿臉頹然。
“敗了!老夫愧對朝廷!”
說著,他舉起了自己的劍,趁著周圍的士兵都在驚慌之際,橫劍在脖頸上一劃。
瞬間,鮮血噴濺。
“喬縣令!”有士兵看到了縣令的舉動,想要阻止,可還是晚了。
等到他驚叫的時候,所有人再轉頭,只能看到喬縣令傾倒的屍體。
這下子,守軍的士兵徹底瓦解。
很多士兵紛紛丟下武器,落荒而逃。
街道上的士兵更是躲起來,脫掉身上的衣服,企圖扮成老百姓逃過一劫。
潘鳳見狀,知道大局已定。
他果斷高呼:“投降不殺!”
身邊的黑山軍士兵跟著大喊:“投降不殺!”
那些無路可逃的漢軍士兵不再猶豫,紛紛跪地投降。
一個時辰後,城內的動亂完全被鎮壓住。
墨信這才施施然的被迎接進朝歌城內。
“情況如何?”墨信高坐馬上,詢問潘鳳和於毒。
於毒道:“一切正常。已經開始在穩定民政,屬下感謝墨將軍沒有為難朝歌的老百姓們!”
墨信知道他是朝歌縣的人,點頭道:“給你個衣錦還鄉的機會,往後你就是朝歌縣令了。”
於毒一怔,忙道:“屬下還想跟著將軍攻城略地!”
墨信也不拒絕:“好,那等我們一路攻到溫縣後,你再回來做朝歌縣令吧!。”
於毒愕然:“我們不趁機攻下懷縣,然後侵吞整個河內郡嗎?”
懷縣是河內郡的治所所在,就在溫縣的南邊,與溫縣緊鄰。
墨信搖頭:“不必,拿下懷縣就捅到馬蜂窩了。我們這一次的作戰目的在溫縣,等拿下溫縣後我們鞏固好佔據的地盤即可。”
大名鼎鼎的河內司馬氏就在溫縣。
於毒恍然。
打下溫縣後,就會從進攻戰轉為防守戰,如此,自己再回來做個朝歌縣令也無不可。
他當即拍著胸脯道:“將軍放心!到時候屬下定然為您守住朝歌和汲縣!”
“好。”
……v……
林慮縣失陷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洛陽朝廷。
只不過一縣的得失並不被朝廷所重視,朝廷高官只是將回復公文傳給現任河內太守便不再理會。
畢竟現在大漢多地州郡都還在鬧民亂呢,區區一縣丟失,與數郡的民亂相比,算得了什麽?
可是等到朝歌縣和汲縣相繼失陷的消息傳來時,洛陽朝廷便再也不能無視了。
因為河內郡與洛陽相離很近,如果賊軍在河內郡做大,最終必然會影響到洛陽的安寧。
於是,滿堂諸公開始商討河內郡的剿賊問題。
朝堂上。
天子劉宏高坐龍椅,俯視下方眾臣。
尚書令盧植出列,道:“陛下,據悉入侵河內郡的是冀州黑山軍,該賊軍擁兵數十萬,臣以為當更換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擔任河內太守,以此抗擊賊軍!”
劉宏不置可否,他看向下方一位肥胖男子,問:“大將軍覺得如何?”
肥肥胖胖的大將軍何進開口:“回稟陛下,臣以為不必如此大動乾戈。”
他收了現任河內太守李敏的孝敬,所以並不想罷免李敏。
歷史上是現任河內太守擋不住張燕的兵鋒,最終朝廷才讓丁憂回來的錢塘侯朱儁去擔任河內太守。
不過朱儁現在還沒有開始丁憂,他仍在朝廷上擔任光祿大夫。
只是這種小朝會,他並沒有參加的資格。
能參加的除了尚書令之外,都是三公九卿。
與何進算是盟友的光祿勳許相出列,道:“稟陛下,臣也以為不必更換河內太守。
“現在這股賊軍完全是迫於冀州王刺史的兵鋒,這才抱成團,起名為黑山軍,他們根本不是王刺史的對手。
“我們只需要給王刺史下令,讓他進攻賊軍的巢穴,便可圍魏救趙!”
王芬已經出擊钜鹿郡,但並沒有把作戰細節告知朝廷。
朝廷只知道王芬又出兵剿匪去了,卻不知道他正在攻擊誰。
劉宏目光掃視,他想征求更多大臣的意見。
但其余大臣皆是默然不語。
劉宏感慨。
平日裡遇到這種事肯定會發言的袁隗已經因病,在今年二月份就辭去了司徒一職,不然自己肯定能聽到一個老成謀國的建議。
見皇上猶豫,盧植連忙又道:“陛下,李敏戰功不顯,恐不懂軍務,難以阻擋賊軍呀!”
許相否決:“盧尚書非也!李敏出身遼東李氏,自小便與胡人打交道,又豈會不懂軍務?”
劉宏這時開口,一錘定音:“盧卿多慮了!就按大將軍的意思去辦吧。”
盧植歎了口氣。
他不免替河內郡的戰事感到擔憂。
而事情果然如盧植所料,河內太守李敏並不能很好的阻擋黑山軍的兵鋒。
朝廷很快又接到了共縣、蕩陰縣相繼失守的消息。
直到李敏率領上萬兵馬抵達共縣西邊的山陽縣,正式與黑山軍對峙,這才止住了黑山軍的步伐。
李敏想要夜襲黑山軍,但並未得手。
黑山軍早有準備,將夜襲的漢軍趕走,隨後李敏堅守山陽縣,黑山軍多次進攻,卻無果而終。
起碼,朝廷看到的奏報就是這樣子的。
但事實上,又是另外一番畫面。
此時的河內太守李敏汗流浹背,在線跪求退賊之法,很急!
***
PS:光祿勳是九卿,光祿大夫不是,光祿大夫是光祿勳的屬官,不過能擔任光祿大夫的一般都能在後來成為九卿,就好比明朝時當禮部尚書的,只要滿足入閣條件基本都能入內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