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道:“小易,我認為你在與父母和諧相處方面還有待於提高啊,你的燒烤我沒有吃過,你的素描也沒有給我畫過,你寫的書有些我也沒看過,聽說你還會做實驗,還會炒菜,今晚你要默寫四書五經哪一篇呢,哪一篇最長啊,默寫多少遍合適呢?我想想。”
林黛旎笑道:“嗯,我徒弟呢,要學的東西很多,我還要對她進行考核,估計有一段時間,你不能見她了。”
蕭詩雯頓時羞紅了臉,低下了頭。
李易哭喪著臉道:“父親母親,我這是先練練手,才能熟能生巧,給父親母親的當然是要最好的。今晚我就給你們畫畫,給你們做燒烤,只要父親一聲令下,我就指哪打哪。”
李慶道:“這才是我的好孩子,你的素描技法要和父親討論一下啊,我們取長補短,才能把文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林黛旎道:“小雯,這孩子平時很用功,不用揚鞭自奮蹄,我看不用加練了,要勞逸結合,要嚴肅活潑緊張,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武道水平。所以,小易啊,如果你有什麽緊要的事情,還是可以來找小雯商量的。”
李易長舒了一口氣,道:“謝謝父親母親寬宏大量,不記小兒過。我一定改過自新,絕不再犯類似的錯誤。”
蕭狂道:“師弟,你在尊重師兄方面……”
李易連忙打斷蕭狂的話,道:“師兄,有話好好說,等會,歐陽兄蔡小姐說我在接待客人方面有什麽問題的話,我還用不用活啊……”
眾人笑疼了肚子。
晚上,蔡文君提出想參觀李慶收藏的畫作。李慶欣然答應。
“文君,我和你父親是同年,以前我在京城的時候,也多有往來。有好幾次,你父親還邀請我去貴府聚會。有幸拜會你祖父,也對我青眼有加。只是本人生性疏懶粗鄙,辜負了蔡公的厚望啊。”
“是啊,我祖父說,當年還贈送了您一幅字,對您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蔡公的字筆勢雄奇,姿態橫生,渾然天成,一字難求,新建縣令程海求我給他了。”
李易聽著父親的話,總覺得怎麽不對勁,想不到一臉誠懇的君子也會睜著眼睛說瞎話,父親對奸相蔡中京可沒什麽好感。
蔡文君懷著期待的心情,走進了書畫名家李慶的畫室。
蔡文君一進門,便被室內的陳設所吸引。牆上掛滿了一幅幅精彩的書畫作品,它們都是丹青妙筆,意境深遠,令人流連忘返。房間的角落裡,擺放著各種洞簫和古琴,為整個空間增添了一份典雅的氣息。
在畫廊,這裡展示著眾多珍貴的書畫作品。蔡文君看到了王羲之的書法,筆法遒勁有力,字體端莊秀麗;顏真卿的書法,大氣磅礴,氣勢如虹;柳公權的書法,清勁挺拔,棱角分明。還有顧愷之的畫,筆觸細膩,色彩斑斕;吳道子的畫,線條流暢,意境深遠。這些作品讓蔡文君深感震撼,她仿佛被帶入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
李慶微笑著向蔡文君講述著每一幅作品的背後故事,以及自己在創作過程中的所思所想。
蔡文君問:“李伯父,王羲之大師的《寒切帖》是真跡嗎?”
李慶道:“是真的,這是當年齊王李琮贈送給我的。也是我們家的鎮宅之寶。”
蔡文君又在顏真卿的《爭座位帖》旁佇立良久,問道:“這個我感覺和顏真卿大師相比,筆力還有些差距。”
李慶道:“眼力不錯,這是我寫的,哈哈。”
在李慶的指引下,蔡文君還欣賞到了許多書畫作品。其中有一幅畫卷,描繪了居住於江邊山麓的民眾慶賀節日的情景。此圖以山為主,右側的兩座大山佔據了畫面的大半,山頂且有礬頭。山下水面空闊,溪流蜿蜒,樹木茂密成林。山下的人家在樹頭掛起了燈籠,溪邊又有兩條舟船,上豎彩旗,數十人自岸及舟聯臂排列,似正在表演慶賀的歌舞。山下道路上點綴著一兩行人,似在趕路,又似在遊覽。
蔡文君驚呼道:“是董源的《龍繡交鳴圖》。”
李慶點頭道:“好眼力啊,這也是齊王李琮贈送的,是我們家的山水畫鎮宅之寶。”
在畫室的正中間的位置掛著一幅仕女吹簫圖,畫中的仕女就是林黛旎,神情中流露出一種可愛調皮的氣質,她的眉眼如同山水畫般精致,眼角輕輕上揚,披肩的長發如瀑布,有一種溫婉柔美的氣質,她身穿藍色長裙,白皙的手中握著一支長簫正在吹奏。周圍綠樹成蔭,假山疊嶂,流水潺潺,她的身後是一棵盛開的櫻花樹,粉色的花瓣說風飄舞,為畫面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在仕女的腳下,還有一隻小花貓匍匐在地上,似乎在靜靜地聆聽簫聲。
蔡文君在畫前看了很久,道:“李伯父,這幅畫簡直是神之一手,神來之筆啊。是您畫的吧?美中不足的就是畫的左上角這麽有幾筆塗鴉,有墨汁,有破損的痕跡。”
李慶笑道:“是啊,那是我為林黛旎畫的最好一幅畫了,可惜不小心被齊王世子塗了幾筆。”
李易插了一句話,道:“這叫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殘缺的美也是一種美。”
蔡文君道:“你總是出口成章,說得這麽好聽好有道理,我真的好佩服你。”
李慶和蔡文君聊的很投機,儼然書畫知己。李易倒是有點無聊,他對畫畫一知半解,實在插不上話。
蔡文君問道:“有個事情我還是想坦誠地問一下您,你說不說都可以,我就把您的原話如實轉給我祖父。”
李慶猜測還是那個事情,道:“好,有事你就問吧。”
蔡文君道:“我祖父想問,你手裡是否有觀花圖?”
李慶道:“我的收藏裡沒有觀花圖。我自己畫過一幅仕女圖,裡面有一枝花,就是這一幅。”
李慶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一個木盒,拿出了一幅畫。
蔡文君仔細查看這幅圖,這幅圖在人物造型上繼承了唐代遺風,畫中有一棵大樹,樹下的一個女性為圓形臉、丹鳳眼、高鼻梁、櫻桃小嘴,且用飄逸的長裙遮掩婀娜身姿,她右手略向上舉,掌拈紅花一枝,目光注視新折下來的花枝,凝神遐思,準備將它插上發髻最顯眼的地方。
蔡文君松了一口氣,道:“既然您說沒有,那就是沒有,我可以交差了。”
李慶問道:“你知道觀花圖嗎?”
蔡文君搖搖頭,道:“我不知道,祖父叫我問你就行。什麽也沒說。”
參觀結束後,蔡文君向李慶表達了誠摯的感謝。這次生米莊之行讓她受益匪淺,她不僅領略到了藝術的魅力,得到了鵝毛筆,明天還能向李易學習如何畫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