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軍衙署。
張重三人等候在衙署側門。
今日衙署當值的門衛並不是昨天那一人,因此張重幾人並沒有得到好臉色,幾人說好是余先生通知過來的,這門衛也並不進去通傳。反而呵斥了一句:“候著!”並沒有要馬上進去通傳的意思。
“宰相門前七品官,重哥,我看要不咱們塞點銀子。”曹金低聲對張重說道。
“咱們當兵吃餉,月餉也不過一二兩銀子,還不一定能到手,咱們隨手就是幾兩幾兩的送,咱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張重憤憤地說道。
那門衛似乎聽到了張重聲音,偏頭朝這邊看了一眼,見四下沒有其他人,倚在了門柱上自顧自地哼著調子,看樣子似乎是想要跟張重幾人乾耗著。
“好漢不吃眼前虧。”曹金低聲勸道。
“老子不是好漢。”張重說道,他並不是舍不得幾兩銀子,而是剛才過到衙署時,好言詢問,卻被這門衛呵斥了一聲,張重內心頗為倔強,無名之火登時就起來了,若不是今日尚有大事要做,當場就要發作。
曹金見張重牛脾氣上來了,一時也不好相勸,轉過身對羅成貴耳語道:“二哥,大哥剛被那門衛訓斥了一聲,現在不好下台階,你過去給那狗門衛塞五兩銀子,辦大事要緊。”
羅成貴點了點頭,從腰間掏出三兩碎銀,走過去塞進了那門衛的手中,那門衛將那碎銀子在手中掂了掂,似乎不是很滿意,羅成貴又塞了二兩銀子給他,滿臉的賠笑。
那門衛這才懶洋洋的起了身,開門往衙內走去。
待那門衛走遠,羅成貴一口唾沫吐在門衛剛倚靠的那根柱子上面,罵道:“呸,狗一樣的東西,狗眼看人低!”
不多時,衙署內走出一個身穿長袍的書辦,張重等人迎了上去。
那書辦說道:“諸位隨我進來。”
張重等人躬了躬身,隨書辦往衙署裡面走去,羅成貴回頭看了看那門衛,見那門衛又倚靠在那立柱上,剛才那口唾沫已經被他衣服擦幹了,不自覺捂嘴笑了笑。
張重等人進了衙署,書辦領著他們通過連廊往一進東廂房走去,院子並不大,很快就到了東廂房門口。
“余先生,人來了?”書辦在門口輕聲說道。
裡面並沒有回音,那書辦也一直保持著姿勢站在門口,過了好一會兒,裡面傳出一個聲音,“進來吧。”
那書辦說了聲:“是。”推門進去後右手擺出,做了個請的動作。
張重三人進了房間。
這是一個不大的房間,呈長方形,大概不到三十個平方,左邊靠裡擺了一張架子床,中間最對著擺了四張椅子,算是會客區,右邊靠裡擺了一張長條書案,那余先生正坐在書桌前書寫著什麽,見張重等人進來,也沒抬頭。
那書辦領著張重幾人轉身走到書案前,顯然這余先生並不打算在會客區接見他們。
張重三人躬身行了一禮。
像監軍衙署這種臨時衙門,並沒有地方州府那樣配備佐貳官和各房司吏,余先生是監軍的私人幕友,在監軍衙署算是實權人物,權力甚至超過州府衙門的佐貳官。
但是幕僚畢竟不是朝廷命官,身份仍然是民,所以張重幾人並不用行跪拜禮。
張重幾人行完了禮,那余先生才將毛筆擱在筆架上,拾起桌案一側的手帕擦了擦手,悠悠說道:“各位壯士久等了。這是在下草擬的報功承文,各位要看一看嗎?”
余先生並不認為這幾個丘八識得字,雖說要給他們看一看,實際並沒有拿取的動作。
張重躬身道:“願借覽余先生的墨寶。”
余先生頗感意外,拿起承文紙吹了吹墨,遞給了張重。
張重雙手捧著仔細看著,這字體並不是公文常用的正楷,是字跡稍帶潦草的的行書,應該是草稿。
張重覽畢,雙手托著承文紙送還給余先生。
余先生接過承文紙後,張重說道:“余先生好文采,小人們的一些微末小功,經余先生妙筆生花,一下子就明晰起來,當真是文以載道之典范。”
余先生右手捋了捋下顎的胡須,臉上雖然沒有什麽表情變化,但是張重看出他眼神中似乎帶著一些得意,內心顯然是十分受用張重的馬屁。
“只是有一個地方小人覺得似乎可以更加明晰一下。”張重繼續說道。
余先生哦了一聲。
張重看他文中寫的是東江鎮皮島哨探張重等人斬首建虜牛錄章京以下七人,這便坐實了張重是東江鎮下官兵的事實。現如今東江鎮裁撤在即,自己又和李毓秀等人交惡,所以他並不願意再留在東江鎮。
於是張重道:“就東江鎮皮島哨探張重等人這一句,小人覺得可以寫的更明晰些,當日皮島之戰,東江鎮固然是作戰主力,但是黃監軍標營的白副鎮,陳提督麾下的金副鎮也曾一起拚死作戰,金副鎮還戰死在皮島。小人以為刪除此句中東江鎮皮島字眼似乎更貼切些。”
余先生馬上便明白了張重的意思,他雖然說是要改得更明晰一些,實際卻正好相反,表述上更模糊一些,並不突出張重等人是東江鎮下的官兵。同時這樣寫,也能夠使黃孫茂和陳洪范多少沾一點光。
余先生提筆將東江鎮皮島幾個字眼劃去,又在衛之屏的名字前加上標營白登庸麾下百總幾個字。
寫罷仍舊遞給張重看。
張重看了他改的地方,點了點頭,說道:“甚好,余先生一字之改,文辭便陡然明晰起來。只是這次還有一人亦斬首一級,便是原駐石城島的把總朱化龍,是他接應我等,我等才能全身而退,他殿後的時候也斬殺一級。”
余先生似乎有先遲疑,張重上前將承文紙放在書案上,右手中拿著的三十兩銀子壓在承文紙上,旁人只看得到張重送還承文紙的動作,卻看不到紙上的銀子。
余先生不動聲色地說道:“哎,是我忘記了,終日與筆墨案牘打交道,難免有昏聵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