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輔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援朝抗倭(卅9)義軍誰屬

大明元輔 第二百七十七章 援朝抗倭(卅9)義軍誰屬

簡繁轉換
作者:雲無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48:43 来源:搜书1

南宋的詩人嘲諷當時人“直把杭州作汴州”,那這位臨海君大抵便是將會寧當做漢城了——可能還不止,畢竟早前在漢城時他不過區區尋常王子,但如今在會寧他卻是土皇帝一般,權力大了無數倍,地位更是尊崇無比,根本無人能管。如果要問臨海君現在的感受,恐怕便是“爸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

這天夜裡,玩累了的臨海君正在沉睡,身邊左擁右抱兩位美人,空氣中都彌漫著曖昧的香甜。可惜這份美好卻被突然打破了——會寧府使鞠景仁率一班衙役及眾多百姓闖入王子居所,殺散衛兵,直衝至臨海君榻前。

臨海君被騷亂驚醒,兩位美人嚇得連忙躲入被中瑟瑟發抖,王子用惺忪的睡眼打量了一番,終於回過神來。他眼見被圍,怒火中燒,厲聲叫罵:“膽大妄為!難道不知我為何人?我為當今大王子臨海君!爾等竟然膽敢不敬,我定將爾等扒皮抽筋,戮無全屍!”

誰知鞠景仁卻不吃這套,怒罵道:“休得猖狂!你臨海君的‘威名’天下誰人不知!暴虐成性、狂妄自大、不學無術、驕奢淫逸,所到之處雞犬不寧!天下百姓皆願生啖你肉!眼下鹹鏡道將被倭寇蹂躪,不如將你這無德王子上交倭軍,以全我等性命!”

紈絝屬性十項全能的臨海君見威懾不成,自然立刻變了另一個人似的,瞬間變臉,連連求饒,只差跪下磕頭了。可惜鞠景仁根本不聽,只是冷笑著下令,讓人綁縛臨海君及尚未成年的順和君待命。

到了十月二十三,加藤清正抵達會寧城前,鞠景仁果然率眾開城獻降,並獻上臨海君、順和君及從臣金貴榮、黃庭彧、黃赫、李瑛、穩城府使李銖、鏡城判官李宏業等二十余人。

加藤清正雖然霸道,但也不是不分好歹見人就殺,他接受了投降並下令好生款待王子及其從臣,隻對不降之人格殺勿論。

至此日軍在加藤清正的授意下向鹹鏡道傳令,凡順降之民一律不殺,凡捕獲逃亡官員來獻者必有重賞。

隨即,鹹鏡道內的朝鮮百姓爭先恐後搜尋抓捕逃亡官兵,造成鹹鏡南道兵使李渾被百姓襲殺,首級被割取送至會寧領賞;鹹鏡道監司柳永立、鹹鏡北道兵使韓克諴等人也皆被先後活捉,綁赴會寧。

於是,日軍得以輕松平定朝鮮鹹鏡道,加藤清正志得意滿,一邊繼續穩定鹹鏡道局面,一面打探鹹鏡道以北情報,意圖繼續進軍。

按照加藤清正的想法和迄今為止的了解,鹹鏡道以北雖然是女真地區,但女真本就是大明的附庸,打女真和打大明沒什麽區別,而且佔領女真之後可不就能繼續殺奔大明本土了嗎?

倘若小西行長還在平壤拖拖拉拉,而他加藤清正一路勢如破竹,先平鹹鏡道,再佔女真地,最後第一個殺入大明本土,那他第二軍團可不就搶在奉行派的第一軍團之前光輝獨耀了?想想還真是讓人心潮澎湃、乾勁十足啊!

與此同時,在朝鮮慶尚道,義軍首領郭再佑聽聞朝鮮有官軍叛徒名為孔撝謙者,近來不僅一直在出賣情報,並且就藏身在一小股日軍所駐扎的妓院內。

郭再佑最狠叛國賊,因此詳細籌劃,終於趁夜突襲此處,在日軍驚魂未定之下將孔撝謙及日軍全數斬殺,震驚當地。

次日,郭再佑率眾攜帶孔撝謙的屍首及日軍首級前來慶尚監營。

營官見孔撝謙屍首,大為詫異,問道:“我們也正在抓捕孔撝謙,你們是從何處找到此人?”郭再佑部將沈大承對官軍之無能早已看不順眼,立刻冷笑著出言嘲諷道:“官軍連找都找不到的人卻被我們所獲,如此驚訝不嫌丟人麽?”營官大怒,質問既發現孔撝謙所在,為何不立即上報官軍,反而擅自行動,打亂官軍部署?按照他的說法,自然是義軍在搶奪官軍功勞。

郭再佑攔住勃然大怒的部將們,並盡量沉住氣,說明來意道:“我等不在意此等功勞,只是義軍的武器相比人數十分缺乏,想請觀察分享武庫兵器,支援義軍。”

營官冷笑一番,以武庫兵器只能分派官軍為由拒絕。郭再佑忍不住怒道:“國家危難如風中殘燭,能與倭寇作戰就是朝鮮的士兵,請立刻轉告觀察,為我等分派武器、報效國家!”

但慶尚道監察其實並不在營中,而營官本就與義軍相看兩厭,自然再次拒絕。郭再佑氣不打一處來,乾脆下令義軍自行搬運武庫。營官雖然怒不可遏,可惜官軍著實不成器,根本難以阻攔。

此時慶尚道觀察使金睟正巧率部回營,連忙喝令義軍停止搬運武庫。郭再佑見金睟前來,先行自報家門,想看看對方有何說辭。

金睟倒還有些當官的架勢,聽完頷首道:“本官聽說過你的事績,算是頗知兵法,率領義兵四處出擊,斷糧伏擊,偷襲騷擾多有小勝,給倭軍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被稱為天降紅衣將軍,今日一見果然英武。

只是據我所知,你也是文科及第,應當知曉尊禮守法之要義,怎能不經允許,擅自搬運武庫?”

他這番話說得先揚後抑,但頗有章法,郭再佑不便硬頂,便解釋說以當前情勢緊急,方才又有些誤會,因此行動有些冒失,但還是再請金睟允許。

然而金睟作為官軍的直屬上司,自然也不能隨意分配麾下軍兵的武庫,否則他接下來如何指揮?因此斷然不許,還責令國法森嚴,擅自搬運武庫與盜賊同罪。

郭再佑大怒道:“若是與倭寇拚死作戰之人為盜賊,那麽一見倭寇便逃之夭夭的諸公和官軍又當如何稱呼?”義軍眾人自然大聲附和,嘲諷官軍只需雙腿追兔,無需手持兵器,這作戰之事不如就由義軍代勞好了。

郭再佑此時早已氣極,也顧不得什麽大家都是文人出身,又道:“既然官軍無法保護百姓免受倭寇殘害,則武庫兵器自當交到義軍手中,由義軍保家衛國、驅逐倭寇。觀察如若堅持不許,我看恐有順倭之嫌!”

金睟雖然沒有多少戰功,但自問不是“順倭”之輩,當下大怒,拔刀相向。

郭再佑對此不屑一顧,冷笑道:“國難之際,刀劍所指應是倭寇而非百姓,若觀察非要與義軍戰鬥,那義軍也只能被迫迎戰。”義軍隨即怒目而視,欲與官軍決戰。

金睟語塞,再度喝令義軍不交還兵器便上報治罪,郭再佑脾氣也上來了,森然道:“不管你是上報朝廷還是上報倭寇,像你這等懦弱無恥之徒,也不配統兵作戰。”隨即,郭再佑便領義軍將武庫搬運一空,官軍左右為難,不敢阻攔,金睟氣急敗壞,立刻將此事上報義州行在。

朝鮮王李昖聽聞郭再佑搶奪武庫,召集眾臣道:“即便郭再佑屢立功勳,但搶奪武庫,肆意羞辱朝廷觀察使,這與無視寡人有何分別?諸位臣工誰能告訴寡人,此人該當何罪?”

這題頗不易解,但又不得不解,左議政伊鬥壽進言道:“郭再佑搶奪武庫確屬大罪,但依臣之見,觀察使金睟將義軍當做盜賊汙蔑,不思患難與共,這才是引發此事之關鍵。臣建議,當此國難之際,為顧全大局,請殿下能賞封郭再佑官職,犒賞軍備,使官軍與義軍能勠力同心,共抗倭寇。”

國難之際更當團結內部,這是千古正理,因此領中樞府事鄭澈立刻附議道:“正是如此,殿下,義軍與官軍合力,才能更快克服國難,臣亦做此想。”

洪汝醇則窺見李昖面露不悅,立刻決定了自己的態度,急忙諫言道:“殿下不可!義軍如此無視官軍,怎能期待同心?若給無視官衙的郭再佑賞封官職,則官軍士氣必將低迷,而義軍反而自以為得勢,更加不將官軍、官衙乃至朝廷放在眼裡。

臣以為為今之計,不僅不可賞封,反而更應立即處斬郭再佑,以儆效尤,彰顯朝廷威嚴不容褻瀆蔑視。如若不然,各處義軍必爭相效仿,憑借些許功勞、勢力而無視朝廷,將來討要封賞、肆意搶奪軍備之舉定會層出不窮,而後患亦無窮矣!”

伊鬥壽聞言大怒,呵斥道:“如今團結一致還不足以能完全阻擋倭寇,你怎能出此離散民心之妄言!殿下,此誠下策也,切不可依。”

朝鮮王李昖卻伸手阻攔,搖頭道:“洪汝醇之言不可一味否定,義軍憑借自身的功勞勢力無視朝廷法度,這與以前威脅王室的高麗權民世族有何分別?倘若如此不加製止,反而推波助瀾,則戰爭結束後義軍便會成為官軍,鄭汝立事件也將重演。”

這話不能說毫無道理,但明顯有無限拔高之意,因此兵曹判書李恆福勸道:“殿下此言或許過重了些,郭再佑等人不過是為了克服國難而自發抗擊倭寇的義軍,怎能和叛徒相提並論?”

朝鮮兩班雖然內鬥激烈,但大家畢竟還是有最基本的認知:大明天兵在平壤才吃了一次虧,接下來的援軍到底什麽時候來,如今還全無定數,那麽現在還把義軍往敵對方向推顯然是不行的,就算要處理義軍問題,也該等局勢穩定一些再說。

李昖見群臣堅持賞封,便思兩全之計,欲封賞郭再佑下級官職,將義軍納入官軍編制,如此既可令官軍勢強,又能確保不再有無視官軍之事發生。

誰知他這麽一說之後,伊鬥壽卻認為義軍難以聽從入編號令,李昖問道:“臨津江戰後寡人醒悟,像韓應寅、金命元那樣分為兩個指揮體系作戰是必敗無疑的。既然如此,將義軍和官軍兩個指揮體系合二為一有何不妥?”

鄭澈答道:“殿下,臨津江戰敗是戰術不當,戰令和戰術難以連貫所致,與此事並不能一概而論。”

李昖越聽越hi煩悶,不願再作口舌之爭,斷然下旨:“寡人不能無視義軍羞辱朝廷、搶奪武庫之舉,即便其有難處,也犯下了無視寡人的罪過。義軍的經文是分朝下達,爾等立刻向分朝下達寡人王令,將義軍編入官軍,聽候調遣,不得有誤!”

伊鬥壽、鄭澈等再勸無用,隻得歎息領命,互相對視,都是面如死灰。

不數日,柳成龍正在平安道安州籌措糧草,聽取匯報說昌盛庫白米精米已有萬擔,塑州庫精米約五百擔,白米七百五十擔,粳米一百二十擔,軍糧籌備已相對穩妥,只是不知大明天兵究竟何時再援,而後受到兵曹判書李恆福書信,得知朝鮮王欲將義軍編入官軍一事,便立刻趕往伊川分朝。

光海君接到王令,不知大王為何要將義軍編入官軍,聽鄭琢之言,乃是因郭再佑與金睟對立而引起。

光海君感歎萬千,歎息道:“義軍本就難以信任官軍,如今要將其編入官軍聽從指令,義軍怎會聽從?我看此舉定會加劇對立,只是不知若真形成對峙,如之奈何?”

鄭琢也深有此慮,但還來不及勸慰,柳成龍便已求見。光海君忙向柳成龍詢問,柳成龍道:“邸下並非不理解王上用意,這與此前王上治罪邸下是一樣的緣由。邸下越立功勳,民心便越向邸下;義軍越立功勞,勢力便越壯大,都會使王上感到憂心。

【推薦下,咪咪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義軍們沒聽從王上命令而是自發組織抗敵,所以義軍戰績也不會成為王上的功績,因此王上便讓義軍編入官軍,如此一來,義軍之功便等同於王上之功,那就沒有後患了。”

光海君不解,說此時爭功有何必要,倘若國家不保,再多的功勞勢力不都是過眼雲煙?

柳成龍再次提醒光海君,大王所欲乃是所以功績都歸於大王名下,不然戰亂過後,恐怕王位難保。光海君歎了口氣,問道:“那眼下卻該如何是好?命令下達,義軍定會犯下違反王令之罪。”

柳成龍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必須有所選擇,因此建議傳達王令務必強勢。鄭琢對此卻表示反對:“義軍無法認同官軍,絕不會從編,強製執行必會令義軍瓦解,倘若局面難以控制,甚至有可能爆發反抗。”

柳成龍則解釋道:“所以更要將王令向義軍傳達,現在能阻止王上的,並非世子邸下,也並非文武大臣,只有義軍的意志才能反過來阻止王上。

諸位請細細思量:將義軍接到王令後的詳情告知王上,王上是不是便要思考義軍存在究竟利弊如何?我料主上雖會猶豫,但終究會做出正確決定的。”

這話其實隻說了一半,有些話不便明言:義軍如果真被逼得解散,朝鮮將會如何?如果更甚一步直接造反,朝鮮又將如何?

光海君聽懂了柳成龍的言下之意,深以為然,立刻下發王令。

果不其然,郭再佑接到王令後當即痛罵:“要義軍聽從金睟指揮?那我還不如拔劍自刎,這跟殘殺義軍有何分別?我等並非為了討要官職,若要聽從這等昏庸王令,倒不如進山立寨,自行其事!”

郭再佑立刻召集義軍,令義軍自行決定是跟隨王令還是跟隨自己。那還有何好說,義軍紛紛表示願跟隨郭再佑驅逐倭寇。

於是,郭再佑很快給了朝鮮王回復,道:“義軍絕不聽從無能的金睟之令,若王令如此,則義軍將就地解散,入山避亂。”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東莞光頭王”、“曹面子”、“禦劍飛蓬重樓”、“”、“初次登錄”、“2000勞爾”、“史鴻飛”、“日月不落夏威夷”的月票支持,謝謝!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小說,免費暢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