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他和馮保密會時說,李貴妃既然一定會讓馮保執掌司禮監,那麽只要高拱敢動馮保,李貴妃必然要拿下高拱——這話的道理沒錯,但它首先有一個假設,就是高拱會去動馮保。
倘若高拱要是不動呢?那這些假設就毫無意義了。
張居正甚至懷疑如果高拱不動馮保,馮保心中說不定會升起劫後余生之感,別說繼續和高拱作對了,這閹豎甚至有可能乾脆借此機會倒向高拱——政客眼裡沒有原則,只有利益。
只要高拱不反對馮保執掌司禮監,馮保跟高拱之間就沒有了利益衝突,反正馮保既不敢也不可能打內閣的主意,如此井水不犯河水,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唯一不好的,就只剩下他張居正一人了,因為只有他才是唯一能威脅高拱地位之人。
高務實覺得,張居正心裡的這種緊迫感,在他看見隆慶帝一醒來就拉著高拱的手悄悄說了許久之後應該會達到頂峰。
在那之後,張居正除非直接認栽,自請致仕,否則他就根本沒有退路。
因此,高務實覺得,接下來只要等著張居正出招便是。
不過可能是張居正也需要時間布置,連續三天下來,張黨都沒有任何動作。到了第四天,反倒是有一件高務實等了許久的好事發生了。
隆慶六年三月十一丙午,總督漕運都禦史王宗沐上疏言:“國計之有漕運,猶人身之血脈,血脈通則人身康,漕運通則國計足。我朝河運幾百六十年(幾,幾乎),法度修明,疏通無滯,邇來事多弊滋,兼以黃河泛溢,數患漂流,故科臣複議海運……”
“……以為河運入閘,則兩舟難並,不可速也。魚貫逆溯,一舟壞則連損數十舟,同時俱靡,不可避也;一夫大呼,則萬櫓皆停此腰脊咽喉之譬,先臣丘浚所憂,不可散也。若我朝太平熙洽,主於河而協以海,自可萬萬無慮,故都燕之受海,猶憑左臂從脅下取物也。”
“……故以漢武之雄才,尚自臨決塞;王安石之精博,且開局講求,河之為患,詎直今日然哉!且去年之漂流,諸臣聞之有不變色者乎?夫既失利於河,又不能通變於海,則計將安出?故富人造室,必啟旁門,防中堂閉,則可自旁入也,此所謂日前急勢也。風波系天數,臣豈能逆睹?其必無然趨避佔候,使其不爽,當不足以防大計。惟聖明采擇,因條上海運七事……”
“其一,定運米。言海運既行,宜定撥額糧,以便征兌。隆慶六年已有缺舡,糧米足備交運以後,請將淮安揚州二府兌,改正糧二十萬一千一百五十石,盡派海運行,令各州縣於附近水次取便交兌。遇有災傷改折,則更撥鳳陽糧米足之。
其二,議船料。言漕運二十余萬,通計用舡四百三十六艘,淮上木貴,不能卒辨,宜酌派湖廣儀直各廠置造,其合用料價一十一萬八千四百兩有奇。即將清江浙江下江三廠河舡料價,並浙江湖廣本年折糧減存,及河南班匠等銀解用,不足以撫按及巡鹽衙門罰贖銀兩抵補。
其三,議官軍。言起運糧舡宜分派淮大台溫等一十四衛,責令撥軍領駕,每艘照遮洋舊例,用軍十二人,以九人赴運,其三人扣解糧銀添顧水手,設海運把總一員統之。其領幫官員,於沿海衛所選補,所須什物,即將河舡免運軍丁糧銀扣解置辦。
其四,議防范。言糧舡出入海口,宜責令巡海司道等官定派土島小船,置備兵伏,以防盜賊。
其五,議起剝。言糧舡至天津海口,水淺舟膠,須用剝舡轉逋至壩,每糧百石給水腳銀二兩九錢。其輕齎銀兩,先期委官由陸路起解,聽各督糧官收候應用。聞天津乃有新建之港,設施齊備,亦可借用而泊。
其六,議回貨。言海運冒險,比之河運不同,旗軍完糧回南,每船許帶私貨八十擔,給票免稅,以示優恤。
其七,崇祀典。言山川河瀆,祀典具載,今海運所畏者,蛟與風耳。宜舉廟祀,以妥神明。”
疏入,部覆可矣。
再入內閣,高拱親自擬票,票曰:“我國家都燕,北有居庸巫閭以為城,而南通大海以為池,金湯之固,天造地設, 聖子神孫萬年之全利也。故宜以海運,補河漕之不足也。”
下午,批紅下發:“依票擬行之,累元輔督行。”
吃過午飯就一直等在內閣的高務實直接拿了這封疏文的原文、票擬和朱批的謄件去給太子觀政,同時心裡也是大松了口氣——這幾個月來,他已經在天津港砸下二十多萬兩銀子,港口建設得如火如荼,人員也按照他的計劃招募了大半,萬一這海運的事情辦不下來,那他可真是虧大發了。
好在,漕總王宗沐雖然是個心學門人,但在漕運連年不通的壓力下,他擔憂自己的烏紗帽,總算聽了高務實的慫恿請開海運了,而且最關鍵的是,他還在疏文中直接指定了天津港——“聞天津乃有新建之港,設施齊備,亦可借用而泊。”
至於這其中有沒有什麽貓膩,反正高諭德表示他什麽都不知道。
這件大事定了下來,高務實就越發忙了,連發三道命令給天津港那邊,要求帥嘉謨等人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一定要把今年海運的漕糧船隻停靠、卸貨等事情辦好,不能出半點紕漏。
至於海運漕船回程時要帶的私貨,高務實也讓天津港那邊提前準備,讓這些運糧隊伍不必出港,就能完成全部采購。
總而言之一句話,高務實要讓這些人明確的感受到天津港的方便、快捷、安全、便宜!
畢竟,南方商人要來北方,他們這批人就是天津港最好的推傳員。
而高務實剛剛忙完這一茬,張居正也終於完成了布置,對高拱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