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不成我大唐現如今只是面上鮮花著錦,實際上飽學之士長期被壓抑報國無門,上升通道如魏晉一般也被上品士族長期把持?
這驢糞蛋子表面光的大唐,讓李世民有了危機感。
李清與李世民對視一眼,看到後者眼中的擔憂後,他抬頭忽然問道:“太白兄,若是給你一縣之地,設使縣內貧困,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卻有古跡若乾,北臨洛陽,西接京兆,你當如何帶領整縣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李白本來還在那悲憤報國無門呢,忽然聽到這麽一個問題,腦內CPU超頻半天也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啊這個……”
李世民意味深長地看了李清一眼,也跟著提出問題:“太白兄,設使你為右丞相兼中書令,隨著土地兼並加劇,賦役滋重,均田製逐漸廢弛,汝有何良策,可解此困厄?”
李白:“呃(⊙o⊙)……”
“太白兄,西南吐蕃日益強大,滋擾大唐邊境,已成心腹之患,可有良策為我大唐除此大患?”李清繼續問道。
李白坐回躺椅,開始思考人生:“嗯……容我想想……”
“太白兄,三軍之事,糧草為重,設使你領一軍征討契丹叛賊,當如何保障後勤供應,以使大軍不會有後顧之憂?”李世民再次提出問題。
“嗯,這個……”李白開始抓耳撓腮。
李清掏出一張天寶十四年的疆域圖,對著李白展開後說道:“太白兄,這是我大唐堪輿之圖,國之疆域業已用色塊填充完畢,請試填寫與土地對應之國號。”
盯著那張地圖看了半天,感覺就像是天書一樣,李白長歎一聲:“別說了……別說了……”
他像馬局一樣連連擺手,但人馬局是大智若愚,李白可純純是真不知道無話可說。
“太白兄?”李世民學著賢弟李清的語氣,一語雙關語重心長地揶揄道:“翰林學士並不屈才。”
好家夥,你們哥倆在這雙打拷打李白呢是吧?
別管怎麽著,李清現在是很爽,相當之爽。
想必現在李白的心情,和老子當年當著老師的面兒背不出來《夢遊天姥吟留別》的心情是一樣的。
爽啊!李清心情大好,簡直如三伏天喝了一瓶冰鎮可樂一樣爽快。時隔多年大仇終於得報,還是誅心的那種,真是爽skr人。
聽到李世民的揶揄,李白不服氣地表示:“我幼時師從趙師,學的乃是縱橫之術……”
“縱橫術?”李世民拈捏一下胡須,開口問道:“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吧,如果你在高宗朝,設使此時吐蕃入侵吐谷渾,吐谷渾入朝請求援助,假如是你,你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應當鋤強扶弱,幫助吐谷渾抵禦吐蕃!”
李白立刻說道,在他看來,這問題簡直太簡單了,就算是傻子如楊國忠一般都會做。
話又說回來,當年的他想破頭都沒想到高宗李治為何會放任吐蕃吞並吐谷渾,無論是從什麽角度出發,都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不置可否,而是看向李治,想看看他會不會和歷史上的他做出同樣的選擇。
“稚奴,你怎麽看?”
李治呲著少了一顆牙的嘴嘿嘿笑道:“我會給予他們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
李世民和李清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地發一聲喊:“打他!”
牙脫落李治被雙打的連連痛呼,
他大聲喊道:“為什麽打我!難道不是這樣的嗎?嗚嗚嗚……” 他不明白,真的不明白,狗咬狗就讓他們咬去唄,幫了也沒啥好處,為何還要吃力不討好?
“太白兄,我問你,為何要幫助吐谷渾?”李清拎著李治放到一邊,看向李白問道。
李白毫不猶豫地說道:“當然是要鋤強扶弱,是為了道義……”
“你的確適合做翰林學士,太白兄。”李清伸手一糊臉,哀歎一聲:“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以大唐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幫助吐谷渾的確是應當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出於道義,而是因為這樣做對大唐有利。”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你應該聽說過,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吐蕃這個鷸和吐谷渾這個蚌達成一種平衡,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從中取利。當吐蕃佔上風的時候就幫助吐谷渾,當吐谷渾佔上風的時候就幫助吐蕃,不讓一家獨大。”
“當然在頒布詔書的時候, 的確應該聲明是為了道義。”李世民補充了一句。
“這……難道不需要讓人知道事實嗎?”李白開始懷疑人生,“比如到底為何幫助某一方。”
“當然不,事實只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化。”李世民笑著接過李清遞過來的可樂,“翰林院的文人們,禮部,還有百姓隻想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問題是國家利益的保證,總會涉及到和人民認為是壞人的一方達成某種交易,也會對我們幫助後沒有任何好處的好人袖手旁觀,所以外交事務一般都是由中書省的宰輔們決定,最後交予別人執行。”
“明白了,看來我這縱橫術是學到了狗肚子裡,竟然如此愚蠢……”李白不禁哀歎一聲,開始懷疑人生。
難道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或許當初陛下是為了保護自己,才讓自己待詔翰林,而不是參與國家事務?
“噢,別這麽想,太白兄。”李清深表同情地安慰著李白,“至少你還能認識到這一點,不是嗎?”
“你是誇我呢還是罵我呢?”李白斜著眼睛看李清。
半晌後他忽然驚覺:“不對啊,二位有如此之潑天之才,為何也與白一樣,蹉跎鄉裡?”
李清惡趣味地衝著李白擠擠眼睛:“你猜?”
聽到這兩個字的李世民一下子就回想起初見賢弟的那個夜晚,不由得會心一笑。
“古人常說鄉野有遺賢,誠不欺我。”李白長歎一聲:“我李白自詡才學過人,今日方知一身所學也只能吟風弄月,無病學呻……罷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