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的黑臉大漢喝道:“哪裡來的野種?到處打聽文公!說不清楚,剁了喂魚!”
李靖趕忙從懷中摸出一直珍藏的玉牌,遞給黑臉大漢:“這位大哥,小弟是文公故人。”
那黑臉漢接過一瞧,趕忙收了刀,抱拳行禮:“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請公子隨我來。”擺手讓兄弟們散了,命一人拿著玉牌先行。於是領著李靖,沿著峭壁上的山路,徑往山中走去。李靖見此處山勢陡峭,只有一條獨路,易守難攻。走了二三裡,進入一個山寨,有七八名頭扎黑巾的莊丁把守一個洞穴。穿過洞穴,進了寨中,就聽到文仲元的聲音從裡邊傳來:“李家兄弟來了,想煞老哥哥了!”隨即,文仲元高大的身形出現在門口。
李靖見文仲元雖面有倦色,但仍然中氣十足。而文仲元眼裡的李靖,粗布衣衫掩藏不住英氣,面容也老成許多。李靖想起幾年前文仲元相救之情,長揖及地:“在下李靖,拜見文公。”
文仲元趕忙扶起,攜手進了廳中,命人上了美食。清江盛產河魚山珍,鮮美無比。文仲元開了一壇老酒,李靖本不飲酒,盛情難卻之下,飲了兩盞。二人邊飲邊敘。
文仲元道:“李兄弟此次南下,所為何來?”
李靖道:“想找回阿月。另外,也想看望張國舅。”
文仲元歎道:“梁國自先皇駕崩後,太子懦弱,繼位後我曾數次進諫厲兵秣馬,都沒有聽從。隋帝召新皇北上長安,軍民都清楚必是羊入虎口。然而新皇不僅親身前去,還把宗室兄弟和文武大臣多半帶去,張國舅、七皇子等隨行。安平王蕭岩和三皇子蕭瓛率眾投奔陳朝,阿月一直在蕭瓛府中,自是跟著去了陳國。”
李靖道:“文公,小侄見識淺薄,但大隋平定南方是大勢所趨。我從信州來,大將軍楊素正在白帝城下大造舟艦,江北各軍府也正籌集人馬,梁國彈丸之地,就算萬眾一心,豈能與之抗衡?”
文仲元道:“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國家不在大小,關鍵在於民心凝聚。這一點,隋主楊堅做得好,陳國皇帝至今還在搜羅美女珍寶,極盡奢靡之能事,亡國之期近了。但是大梁國當年何等氣象?雄踞江南、嶺表之地,帶甲數十萬,國強民富。偏居江陵後,不思進取,無恩德於民,令我等齒冷心寒。”說罷垂頭飲酒。
李靖道:“文公洞若觀火。梁國滅亡,非文公之過。現在文公是大隋子民,以文公之才,定能為大隋建功。”
文仲元憤然道:“我文家世代為梁國子民,如今國雖亡,蕭氏子孫還在,文家忠心還在!我們不過是解甲歸田,以待時變。天下局勢,變化紛紜。只要子孫不息,何愁沒有時機?李兄弟是我朋友,斷然不會出賣我。實話告訴你,文家沿江所有部屬,既不會幫隋朝攻打陳國,也不會助陳國攻打隋朝。只要有口飯吃,我們就忍辱負重,等到可以起事的那天!”
李靖見他眼中似有森森刀劍,不禁肅然起敬。文家沿江各種勢力,看來已經收縮潛伏,但不容小覷。那些奔走江上的船夫魚販,只要拿上刀槍,就是能戰之軍。
二人又閑談了些天下見聞。李靖心知此行目的是探出蕭瓊、華清風,但始終找不到話題切入。於是當晚就在寨中安息。
睡到半夜,聽到外間有人低語。李靖習練孫思邈所授運息之法已有三年多,雖遠不及孫思邈精妙,但只要運氣凝神,細微的聲音也能聽到。一個聲音說:“……父親,那李靖獨身前來,準是細作,不如將他扣押再說。”李靖這才想起當年在江夏黃鵠山莊時,文仲元有一個兒子名叫文士弘,是普照法師弟子。
文仲元道:“我兒莫要亂講。李兄弟無官無職,連軍中士卒都不是,如何會是細作?”
文士弘道:“或許,是來探知我們文家有無反意?不然,他與我家一無交情,二無恩怨,隻身到清江來作甚?”
文仲元道:“李兄弟當然不會無事來找為父敘舊。只是他不明說,我又如何好問?”
文士弘冷笑道:“依孩兒看,他定是為了《備穴秘典》而來……”
文仲元打斷了他:“我兒莫要亂說……”
漸漸聲音小了。李靖閉眼入睡,但越是想睡,越是睡不著。後來一想,文仲元與兒子深夜談話,莫不是故意讓我聽到?想通此節,安然入眠。
次日起來,文仲元領著文士弘與李靖見禮。那文士弘此時已是擁眾數萬的少主,表面客氣, 內心沒把李靖當回事。李靖也不在意,向文氏父子告辭。文仲元沒料到他說走就走,挽留幾句後,讓文士弘送他下山,囑托派船送出清江。
李靖走後,一位女子從後堂緩步走出,說道:“這小子必是師姐指點來到此處,想知曉華先生和兩個侍女是否還活著,不如在江上殺了他,以絕後患。”
文仲元回身看著她:“大公主是在命令我嗎?”
那女子長得絕美,但鳳眼裡沒有一絲笑意,姣好的面容似乎塗上了一層寒霜。她強笑了一下:“小女子亡國破家,哪敢命令文公?這幾年來,若無文公相救,我早已化作孤魂野鬼。其實,我與這姓李的小子無怨無仇,本不想加害,只是留他性命,恐怕要生事端,對文公不利。”
文仲元這才把神情調得平和了,請她坐下:“大公主,李靖此行定是肩負使命。其父雖被免官,但其兄其舅,都是隋朝將領。依文某淺見,怕是為了《備穴秘典》而來。”
那女子道:“真是異想天開!憑他一個毛頭小子,就想取得秘典?法師和華先生去了快一年,尚不知能否得手。不過,文公答應過我,一旦得到秘典,就助我蕩平巫山,取回我派秘笈,文公可要守約。”
文仲元道:“大公主放心,文某說話自然算數。普照法師和華先生至今沒有回音,我擔心生了枝節。其實李靖此次到這裡來,也是一個時機。倘若他與我們目的一樣,不如指點他前去嶺南。”
這時,一壯漢氣喘籲籲,跑進來稟報:“大寨主,不好了,那小子去而複返,少主人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