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村裡後,林大官人便發現,弄了個武解元功名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比如鄉人們終於不再喊“林阿四”、“大四喜”了,見了面後普遍道一聲“四爺”。
林大官人這種大忙人當然不可能事必躬親,所以已經提前派了高長江回村,負責祭祖儀式以及流水席的準備工作。
來到自家老屋外,林泰來便看到老爹林國忠躺在院中竹椅上,臉色呆滯,有氣無力的樣子。
而高長江則站在旁邊,陪著林老爹說話。
林泰來吃了一驚,連忙問道:“父親病了?身上哪裡不對?”
母親林宋氏從屋裡走出來,沒好氣的答道:“有吃有喝的能有什麽病?就是享不了福的閑病!”
一個習慣了努力活著的小人物,一個習慣了扛起全家責任的人物,突然之間就完全不用再努力,全家也不需要他再做什麽,反而就很不習慣了。
如今林家老大去工程隊當總監工,老二去南濠街區當管事,老三去了木瀆港當河快,老四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家主。
而林老爹才五十出頭,身體健康,卻已經被迫賦閑。
林泰來就對父親說:“馬上蓋新房,你就有事做了!”
林老爹回應說:“蓋新房又不能蓋一輩子,完工了還是無聊。”
林泰來覺得這老爹真是令人蛋疼,又說:“如果實在閑不住,明年還是去種田好了。”
林老爹嘟囔說:“種田也沒什麽意思了,無論收成好壞,對咱家也沒什麽大影響。”
這也無聊那也沒意思,林泰來便賭氣說:“那倒是我的過錯了,讓父親吃閑著的苦,受躺平的罪!”
高長江冷哼一聲,輕斥道:“坐館你怎麽跟林老爹說話呢?”
林泰來:“.”
誰才是老爹的大孝子?
然後高長江又對林老爹諂笑著說:“種田挺好的,他們讀書人說,這叫田園之樂。
林老爹您這境界要趕上讀書人了,讓多少莊稼人都羨慕死啊!”
林老爹心情舒坦了點,“還是高先生讀過書,會說話。”
看著失去人生目標的父親,林泰來想到了什麽,又開口道:
“種田確實也可以很有意思,關鍵要看怎麽種。十年才可能有所收成的田,父親能堅持的下來麽?”
林老爹聞言反駁道:“胡扯!哪有十年才有收成的田?”
林泰來答道:“我們蘇州這地方,其實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稻谷,父親要不要試試看?”
林老爹愕然道:“什麽稻種能一年兩熟?我從來沒有聽說過。”
林泰來說:“我也沒有這種稻谷,但可以慢慢培育,我估計怎麽也得十來年功夫吧,所以說十年才能收成。”
林老爹不敢相信的說:“你還懂這些?”
江南田地本來就高產,如果一年還能種植兩季,那是什麽概念?
林老爹雖然沒什麽文化,但也知道增產數目必定是一個天文數字。
林泰來一邊回憶著記憶裡的信息,一邊說:“用三五畝試驗田地,三月就插秧早稻,到六七月時,將那些能成熟的稻谷留下來作為稻種。
然後到七月下旬,再次插秧,如此不停反覆。
用上若乾年時間,就應當能初步培育出可以穩定出產的雙季稻種了,畝產千斤也不是夢。”
林老爹驚疑不定的說:“這能行?”
林泰來很隨意的說:“應當可行,反正父親閑著也是閑著,不妨試試看。”
在原本歷史時空,是在一百年後康熙年間,才開始在江南推廣雙季稻的。
當時仍然處於小冰河期末尾,氣候比現在還差,那時候都能成功種植雙季稻,現在就更沒問題了。
林泰來所回憶的,就是歷史上百年後的育種的辦法,據說是康熙皇帝親自主持的。
他也不是農業專家,只能模模糊糊的憑借記憶複述給父親聽。
反正弄個三五畝實驗田地,隨便折騰無所謂,如今林泰來也不在乎這點人力物力的投入。
主要是讓父親有點事乾,有個人生目標,不至於真得了閑病。
萬一能在有生之年推廣成雙季稻,也算是一件大功德了。
林泰來又對父親勸道:“如果把這事能做成,那就是百世之功也。
以後世世代代的江南百姓心裡,都會記得父親伱。”
林老爹遲疑著說:“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林泰來反問道:“不然父親你還有什麽事可乾?這事做下去,最壞就是浪費幾畝地,又能騙你什麽。”
然後林泰來就和高長江走到另一邊,討論明天的儀式。
高長江忍不住低聲道:“還是坐館厲害啊!
我最多也就是編一個田園之樂來寬解令尊,而坐館你卻直接拿出一個百世之功來忽悠。”
林泰來拍了高長江一巴掌,“什麽叫忽悠?沒準就成了呢!”
及到次日,林泰來先是去了小祠堂祭祖,武解元木牌子也掛進了祠廟展示。
然後就是大擺流水席,宴請同村鄉親。一般一天就可以,但林大官人豪橫的辦了三天。
以上這些程序都由高長江提前安排好了,林泰來只需到場就行了。
林泰來很多手下也借著這個機會,跑過來刷存在,但林大官人隻單獨見了木瀆港稅關主計馬英明。
說起來木瀆港稅關開關後,林大官人這個主吏不是東征西戰,都是北上趕考,絕大部分時間都不在稅關。
所以稅關的事務都是由主計馬英明負責, uukanshu 當然馬英明想完全攬權也很難。
畢竟林氏集團大部分勢力近期都駐扎在木瀆鎮,稅關河快還有林家三哥坐鎮。
老屋和村裡都太吵鬧,林泰來就坐在村口的申明亭,很不滿的質問道:
“從稅關開關至今,才收了一千兩稅銀?”
馬英明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長長歎了一口氣。
林泰來嚴厲的說:“我向滸墅關的王稅使打過包票,分關一年能上繳稅銀五千兩!
現在三個半月只收了一千兩,叫我怎麽向王稅使交待?”
如果按這個進度,再去掉冷清的過年時間,一年時間怎麽也收不到五千兩了。
馬英明無奈的說:“按正常情況,本來是沒有問題的,但走私嚴重的過分了,導致稅銀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