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軍隊連戰連敗,義子李順被俘,一時成為天下笑談。
四月初四,李傑再度組織軍隊,衝擊西部趙佗部壁壘。鍾烈請求為先鋒,李傑許之,並派哲別、王猛、常遇春為副先鋒,引兵六十萬,先行衝擊,李傑引中軍四十萬防守左翼。
戰至中午,鍾烈傳來好消息,擊破趙佗部壁壘。但是鍾烈看趙佗部進退有序,怕中埋伏,只是將壁壘守住了。
李傑命徐達、韓信率二十萬士兵,守住鍾烈所奪取的趙佗壁壘,取名長平堡。
四月十二日,李傑再度組織軍隊,以鍾烈為先鋒,並派哲別、王猛、常遇春為副先鋒,引兵六十萬,衝擊東部趙匡胤部壁壘。李傑引中軍四十萬防守中間。
戰至中午,鍾烈又傳來好消息,擊破趙匡胤部壁壘。但是鍾烈看趙匡胤部進退有序,怕中埋伏,只是將壁壘守住了。
李傑命李世民、史萬歲率二十萬士兵,守住鍾烈所奪取的趙匡胤壁壘,取名長安堡。
四月二十日,李傑再度組織軍隊,以鍾烈為先鋒,王猛、哲別、常遇春、項羽、楊再興為副先鋒,引兵六十萬,衝擊中部趙奢部壁壘。李傑引中軍四十萬防守中間。
戰至中午,鍾烈又傳來好消息,擊破趙奢部壁壘。但是鍾烈看趙奢部進退有序,怕中埋伏,只是將壁壘守住了。
李傑命秦瓊、亞力山大率二十萬士兵,住鍾烈所奪取的趙奢壁壘,取名長和堡。
至此,李傑軍形成了三堡相互為犄角的品字形陣型,再加上李傑的中軍大營和後軍大寨,終於在漢水和維河之間佔穩了腳跟。
天子飛鷹傳書,道“前日君連敗六陣,折損多員大將,連義子李殺敵亦被俘,朕在朝堂十分不安。今君前鍾烈先鋒,有勇有謀,勇冠三軍,智慧無雙,連破三名將壁壘,人稱破壘者鍾烈。盼君再破趙奢大營,朕在京城侯君久矣。”
四月二十八日,李傑組織軍隊,以鍾烈為先鋒,王猛、哲別、常遇春、項羽、楊再興為副先鋒,引兵八十萬,衝擊趙奢大本營。李傑引中軍四十萬據為後陣。
五月初一,傳來消息,鍾烈率部擊破趙奢部大本營,但是鍾烈看趙奢部進退有序,怕中埋伏,只是將趙奢部的大本營守住了。
李傑引軍佔住了趙奢部大本營,命常遇春、木華黎率二十萬士兵,守住鍾烈所奪取的趙奢大營,取名平安營。李傑連破趙奢等部三座壁壘和本部大營,將趙奢等部擠到了漢水之南,兵鋒直指京城,距離京城只有五百裡,天下震動。
趙奢率趙匡胤、趙佗等部在漢水南岸修建五座大營,堵住了李傑軍的去路。
李傑令李三率眾學習、研究趙奢等部構建的大營和壁壘,並對這些大營和壁壘進行修補、加固和改良。
李三此時已是建設軍事營盤的專家,率本部建築專家團仔細研究過趙奢等部的大營和壁壘後,向李傑報道“稟王爺,趙奢等所築大營和壁壘實為永久工事,與關隧無二,只是大營面積大了許多,壁壘所用建築材料略為粗陋。大營和壁壘內呈現陣法三個,分別是困、守和殺陣,多以河流加寬加深為界,精妙無比。”
“突進大營和壁壘的人馬過多,就施展不開。而人馬少於五萬,若是陷入其中,成敵眾我寡之勢。再加上我軍多系北人,不識水性,恐怕會全軍覆滅。前六陣,我軍失利將領,采取的都是標準戰術,突破一處,迅猛突擊,中心開花,呈黑虎掏心的戰法,正被此大營和壁壘所克,陣亡和被俘就是因此。而鍾烈破壘克營,突破一處,並不深入,只是橫向繼續破口,至少五路重兵緩慢推進,見水鋪橋,見牆必摧,再輔之弓箭,趙奢等軍無奈退去,只是雙方的損失都很少。”
“北平府多河流,防禦草原精騎也可以使用如此大營和壁壘。只是北平府北的群山可采山石,更是堅固。”
李傑大喜,道“善。你須安排專人,將此建築書寫、繪圖、設計、勘察、完善,以備北平府的防務之用。先去將這些大營和壁壘進行修補、加固和改良好。”
李三領令去了。
五月初二,張良飛鷹傳書,道“羯人石虎率精騎三十萬,幫閑一百二十萬,會同遼王人馬精騎二十萬, 馬兵三十萬,步兵一百萬,借道遼州,自東而來,突襲我國。幸得遼王帳下愛國將領孔乙已、閆土、東方不敗、段正淳、柯鎮惡等人,率部精騎各一千,冒死突圍,匯報我國。下官以王爺前期人事安排,令陳湯為我國總守備,抵抗羯人石虎和遼王兵馬。陳湯已命人將城東隔離醫院改建成五處大營,抽調四大軍區將領防守,又命人將我國挖了無數的大坑,以阻擋羯人石虎和遼王兵馬的推進速度。請王爺議辦。”
李傑召集眾將官議事,將張良的飛鷹傳書傳閱完。
李傑道“我軍前有漢水和趙奢所阻,本國還有羯人石虎和遼王兵馬。當如何是好,請諸君議議吧。”
李三出列,上前一步回道“稟王爺,下官認為前有重兵,一時難以速勝,而國內根據地有羯人石虎和遼王兵馬入侵,禍事不小,因此,當上書當今聖上,言明此事,請求議和。我軍揮師北歸,會合一處,共同抵抗羯人石虎和遼王兵馬。至於李順等將領,再做打算,可嘗試每人一萬匹馬贖回。”
此時鍾烈是軍中新貴,熱的很,眾將官都將目光看向鍾烈。鍾烈無奈,隻得出列,上前一步道“回王爺的話,下官出身卑微,只是入了王爺的軍隊,才認識文字,寫得短文,沒有什麽謀略。前幾陣幸得王爺調配人馬,以為先鋒,奮起舍命,破了趙奢等幾個軍寨,立了些微末的功勞。下官仔細想想,依下官現在的水平,實在是難當六十萬大軍的統率。因此,下官奏請王爺,隻領十萬馬、步兵,專司破營拔寨攻城之職。萬望王爺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