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向永歷報捷,還在廣西私自設置官吏,已然有了自立之心,後來國主在衡陽大捷中坑晉王的舉動原因就這裡。
在國主心裡蹶了孔有德的李定國就已經尾大不掉了,要是再打贏了八旗那還得了?
說到底在抗清和自己的權衡下,孫可望最終選擇了自己。
從晉王的角度上來說,他和孫可望原本就是平起平坐的關系,後來孫可望帶領西營轉進雲南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為西營實際上的領導人,但晉王為什麽要為人下呢?
永歷又是西營尊奉的皇帝,我對他報告有什麽不對嗎?
廣西是的我打下來的,孔有德是我殺的,拿走戰利品,設置廣西官吏,憑什麽不行?
李定國最大的缺點是政治能力不足,他在廣西那麽搞誰在孫可望的位置上都受不了,而後續他帶兵迎永歷進入公然和孫可望決裂,其實更多是出於複明的目的,而不是抗清。
孫可望是聯明抗清,李定國完全是降明抗清,但是依靠永歷這樣的皇帝,南明這樣的朝廷想要驅逐韃虜完全是癡心妄想。
從李定國帶兵入雲南,與南明的官紳合解,完全否定自己前半生的戰鬥後,抗清就已經沒希望了。
李晉王在雲南矯可望之失,廢除了營莊製,又將大權交朝廷,原本在雲貴絕跡的黨爭、貪腐之像重現。
在雲貴不依靠孫可望的內政能力,依靠南明的官紳,晉王與永歷朝廷合流的結果,直接擊碎了抗清的經濟基礎,資源的不足遲早會吞噬這個小朝廷。
在這種趨勢下就算是孫可望願意俯守臣節擁護永歷也沒用,路線一錯,失去了西營用武力乾預建立的整個抗戰體系,偏居一隅的南明的滅亡是早晚的事情。
秦王和晉王誰都有錯,但又似乎誰都沒錯,晉王有晉王的理由,秦王也有秦王的無奈,但就是人性之間的鬥爭,最終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而馮雙禮這員大將與李定國素有嫌隙,在三路反攻失敗後,他長年駐扎湖廣,李定國入雲南後,孫可望權衡了一年多後最終決定攘外必先安內留他守家,最後他看孫國主勢窮果斷跳反。
歷史上,原本鎮守貴陽的他被調李定國調到了雲南,麾下軍隊進行了清洗和重組。
但僅僅三個月後清軍就攻佔了貴陽,逼近了雲南。
在李定國出滇之前,秦王孫可望叛變,蜀王劉文秀被氣死,漢陽王馬進忠病死,保國公王尚禮被凌遲,夔國公王自奇被逼自殺,漢川候張勝、淳化伯張虎被處死。(張虎的東昌侯是孫可望封的)
加上提前犧牲的定北王艾能奇,滅虜將軍王複臣,水師都督盧明臣。
西營中東南西北四王中剩下一個李定國,幾大都督中除了白文選外就剩下馮雙禮了。
所以在召回馮雙禮部整合後,面對清軍的三路攻勢,李定國不得不重用自己看著不順眼的馮雙禮。
但是明軍的三路阻止均告失敗,再之後馮雙禮帶著劉文秀的舊部獨自進入四川為部將挾製而降,李定國率部轉戰滇西南,在熱帶雨林中爝火燃盡。
孫可望看著馮雙禮雙眼微凝,馮雙禮的確首鼠兩端,但眼下自己這個國主就只剩下這最後一個西營都督級的大將了。
“無論怎麽講,都得把他帶到廣西去,
不然根本沒有獨當一面的大將可用!” 主意打定,孫可望開口道:“雙禮,不知你對局勢怎麽看?”(字什麽的查不到。)
馮雙禮開口道:“國主,如今數萬駕前軍精銳在貴陽,有此老本足可一戰,末將請令與李定國一戰!”
孫可望聞言古怪無比,暗道:“靠你?兵馬給你,我就真的完了。”
“雙禮,我和文秀、定國皆為兄弟,如今雲南已不可取,清軍又南下在即,若再打下去恐怕會讓韃子得到漁翁之利。”
孫可望緩緩道:“孤欲帶領數萬駕前軍將士仿十年前之舊事,轉入廣西開辟新局面,不知雙禮可願隨我南下?”
馮雙禮看了一眼周圍,在孫可望的大本營裡他也沒辦法不同意啊。
“國主有再造乾坤之力,馮雙禮願意跟隨。”
“好!”孫可望大喜道:“雙禮果然不負孤,等到了廣西孤一定重重有賞。”
“臣,謝國主隆恩。”馮雙禮心中不情不願道。
孫可望沉聲道:“雙禮,你先下去好好的休息一番,明日你我便帶兵守住威清大路,和孤的兄弟好好的談一談。”
等馮雙禮走後,孫可望立馬讓梁誠安排人手盯著了馮雙禮。
事到如今,馮雙禮這位二五仔孫可望非但不能殺,而且還要防著他跑了,此去廣西前途難料,如果事情順利的話,十萬狼兵入了湖廣,廣西老家也得讓一員大將來守,好擋住尚可喜、耿繼茂啊。
而馮雙禮雖然首鼠兩端,但在抗清的事情上卻極有原則,除非陷入絕境不然不可能投降,讓他來抵擋廣東的尚可喜再好不過了。
在安排完事宜後,孫可望便迅速休息,直到午時才清醒了過來。
“國主,銀兩已經準備完畢,現在就等您主持賞賜了。”
“好!”孫可望迅速踏出國主府,翻身上馬來到了貴陽城外的校場中。
在高台上,孫可望身後大旗飄揚,旗上寫著‘孫’、‘秦’二字。
在他的身後,馮雙禮,王德旺等將領排開,馬兆羲,萬年策二人伴隨左右,除此之外還有大批文吏在高台上核算帳目。
孫可望站立起身,對著最中心的六千多將士,大喝一聲。
“你們拿誰的餉!”
六千多將士齊聲回答道:“拿國主餉!”
孫可望又道:“伱們吃誰的飯!”
跟隨國主殺回來的六千精兵齊聲大喊:“吃國主的飯!”
“你們穿誰的衣?”
“穿國主的衣!”
孫可望最後道:“你們為誰辦事!”
“為國主辦事!”六千余將士整齊劃一齊聲高呼。
“好!”孫可望大手一揮道:“跟隨我孫可望回來的將士,每人賞銀三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