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鳳河這樣的戰役,是必定會被歷史銘記的,因為建奴軍自此,便在這場戰爭之中失去了主動權。
他們已經到極限了,不可能再繼續進攻了。從此之後,面對我大明軍隊,他們只能防守。”
在已經大放了一番厥詞之後,朱由桹依然在繼續大放厥詞。
“……回想一下,自萬歷四十六年撫清之戰算起,這場由建州酋長李如彘發動的叛亂,已經禍害了我大明整整三十年。
這三十年來,我大明對建奴可謂屢戰屢敗,以至士氣蹉跎,國威淪喪,士民莫不談奴色變。
尤其是甲申之變以來,形勢更是急劇惡化,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建奴竟從山海關一路暢通無阻地打到廣東,居然一口吞了大半個天下。
呵,真是好大的胃口!
朕就納悶了,一口吃這麽多,這建州奴就當真不撐得慌?
怎麽可能不撐得慌!
鳳鳥乘風,聖人乘時。
我們必須抓住建奴入關不久、立足未穩的這個機會,去進行戰略反攻。
國土所剩不多,是應當好好珍惜守護,但最好的防守,還是進攻。
反攻!
反攻!
反攻!
從今之後,過去那種被動挨打的局面,必須徹底扭轉。
朕登基之後,就迫不及待地要去主動出擊,要去禦駕親征,要東征平定惠潮……
說白了,就是想要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和建奴人,從此以後,攻守易形了。
建奴能兩年多從山海關打到廣東,沒什麽了不起的。
接下來,不過就是也花兩年多的時間,讓朕再從廣東打回山海關去罷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眼前這位過於自信,以至於足以堪稱狂妄的大明皇帝的一番豪言壯語,讓堂下的眾多臣子,目瞪口呆。
在他們之中大多數人的認知下,三年滅虜,那可真就是個笑話。
不對,何止是笑話,簡直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大明已經被東虜壓著打了三十年,如今更是三年三變,失地萬裡,眼看著就要亡國了。
這種形勢之下,能夠苟延殘喘不亡國,他們這些朝廷的股肱大臣都可以燒高香了。
還想要三年滅虜,那可談何容易?
只是在惠州府,擊敗了那李成棟麾下的四五千二達子兵,其實說起來也不過就是些弘光朝江北四鎮的舊明軍,就得意忘形到了這種地步?
殲敵兩萬,騙騙普通的老百姓就算了,可騙不了他們這些見多識廣的朝廷大臣。
畢竟,連皇帝陛下你當時都親口說這李成棟部只有區區五千兵馬,哪怕是算上夫役之類的,滿打滿算,殲敵也絕對不可能超過一萬。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既然過去,有那位袁督師在威宗皇帝面前,誇下海口,要五年平遼。
那麽,現在我大明皇帝朱由桹,就能夠在永歷元年正月初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在你們這滿朝文武大臣面前,也誇下海口,要三年滅虜!
今後三年,朕要親自率領著我大明的鐵騎,讓那些建州叛賊,真切知道,正如那句俗話所說的道理:
三年河東,三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皇帝陛下這番話,在眾多朝廷大臣看來,就更是引人發笑了。
大夥兒都知道,那袁崇煥袁督師,在向崇禎皇帝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之後,沒多久就發生了己巳之變,建奴兵兵鋒直抵京師。
五年平遼竟然平到了京城之下,那袁崇煥很快便獲罪下獄,最終被凌遲處死。
舉這樣一個倒霉蛋的例子,皇帝陛下你是怎麽想的?就一點也不覺得這不吉利嗎?
其實,朝廷臣子們,有很多是盼望這一向輕佻、狂妄、驕橫的皇帝,在鳳河擊敗李成棟,親身經歷過戰爭之後,能夠變得成熟、穩重、靠譜一些。
卻不想,在擊敗李成棟之後,皇帝陛下的輕佻、狂妄、驕橫卻是愈發變本加厲了。
這可真是讓朝廷大臣們感到擔憂。
於是,即使剛剛親眼看到了皇帝陛下“舌辯群臣”的風采,但還是有許多人,躍躍欲試,想要勸諫皇上不要這麽狂妄,要謙虛做人。
而朱由桹早已經對此有了預判,他再次厲聲強調道:
“所有朕作出的決策,都是完全正確的,你們都應當堅決支持。
所有朕發出的詔令,都是完全正確的,你們都應當始終不渝地去遵照執行!”
群臣聽到朱由桹這蠻橫無比的話,又想起來過去各種對皇帝陛下已經做出的決定的勸諫,似乎都沒有任何用處。
於是,他們便也都沮喪了,不想再白費功夫。
「皇帝陛下想做什麽, 就做什麽吧,就讓我們拭目以待這位一意孤行的皇帝陛下能把大明江山搞成什麽樣子吧。」
大多數已經被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朱由桹給整麻了的臣子,在心中大概都這樣想到。
畢竟,對於大明朝的臣子們來說,大明朝的皇帝,從理論上來說,權力本來就是無限的,而朱由桹對兵權的牢固掌握,又將其從理論上變為了現實。
身為皇帝、牢牢掌握兵權、還有一幫忠誠的海宋人鷹犬的朱由桹一意孤行地想要做什麽,他們這些臣子們,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朱由桹感覺到,這些朝臣們都是一副心裡看不慣他,但卻拿他沒有任何辦法的無奈樣子,心裡便是爽快到了極點。
他心裡面當然也知道,他此時誇下的這一番海口,在許多朝臣的眼中,就是個笑話。
若是之後,他真的成為了大明朝的亡國之君,那麽他的這一番言行便是不自量力,他朱由桹更加是會成為千古笑柄,可以和夜郎自大的夜郎國國王齊名的那種。
但朱由桹不在乎,一點都不在乎。
畢竟,在朱由桹看來,正所謂成王敗寇。對於成功者,人們會從其身上尋找到無數成功的理由,仿佛他就是十全十美的。對於失敗者,人們會從其身上尋找到無數失敗的理由,仿佛他就完全是一無是處。
朱由桹自信他一定會是個成功者,在之後三年內,把他今日在此說的那些大話,都給一一實現。當然,如此的話,這也就不叫大話了。
這就是開掛,帶給朱由桹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