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王叔虎(周僖王的兒子,周惠王的弟弟,周襄王的叔叔,王叔國的首任國君)去世,訃文發到了魯國,便如同盟國一樣去吊唁。
冬季,晉襄公擔憂當初無禮魯文公得罪魯國,便請求修改盟約,於是魯文公到晉國與晉襄公結盟。
晉襄公按照禮節招待魯文公,且賦《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見君子,樂且有儀。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見君子,我見則喜。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見君子,錫我百朋。泛泛楊舟,載沉載浮。既見君子,我心則休。”
《菁菁者莪》見於《詩經·小雅·南有嘉魚之什》,是宴飲賓客之詩。。
叔孫得臣讓魯文公降階下拜,魯文公對晉襄公說,小國在大國接受命令,怎麽敢不謹慎呢?晉君賜我以典禮,還有什麽比這更加高興的呢?小國的高興,那就是得到大國的恩賜。
晉襄公下階辭謝魯文公,然後又登階接受了拜禮。
魯文公在宴上賦了《假樂》(《左傳》記‘嘉樂’,假通嘉)。
“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右銘之,自天申之。乾祿百福,子孫千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無怨無惡,率由群匹。受福無疆,四方之綱。之綱之紀,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於天子。不解其位,民之攸塈。”
《假樂》見於《詩經·大雅·生民之什》,這是讚美周文王的詩,也蘊含對周天子的期盼,亦是向上位讚美之詩。。
魯文公四年,即公元前六二三年,魯文公從晉國回到魯國。
夏季,魯國到齊國去迎接夫人出薑(亦稱哀薑),可是魯國的卿沒有去迎接,這是不合於禮製的。
於是便有人說出薑在魯國不會有好結果。
因為魯國用了尊貴的禮節行聘,卻用低賤的禮節迎接,明明是魯國夫人的,卻這樣輕視她。要立她為魯國夫人,卻又拋棄她,丟掉信用而來損害她國母的身份,放在一個國家必然是要發生動亂的,放在一個家族必然是會滅亡的。
《詩經·周頌·我將》裡說,‘畏天之威,於時保之。’,意思就是要敬畏天道,那樣才有可能保佑周王室長久。
周已失德,魯亦亂禮,禍將不絕矣。
秋季,衛國的寧武子(寧愈)到魯國聘問,魯文公設宴招待他,賦《湛露》和《彤弓》。
可寧武子沒有答謝,也沒有賦詩,讓魯文公十分不解,便讓使者私下去問他。
寧武子便表示,還以為魯侯是在演練。從前諸侯正月去向天子朝見,天子招待諸侯的時候,才會賦《湛露》,那代表天子就像天上的太陽,諸侯是一定要聽命的;諸侯將天子所痛恨的人當做敵人,向天子獻上自己的功勞,於是天子賜給諸侯紅弓一把、紅箭百枝,黑弓十把、黑箭千枝,以此來表彰他們的功績,設宴並賦《彤弓》。
現在陪臣前來魯國不過是重溫兩國過去的友好,已經承蒙魯侯賜宴了,怎麽敢觸犯大禮而獲罪呢?
冬季,魯莊公的夫人成風去世。
魯文公五年,即公元前六二二年,周襄王派遣榮叔(榮國國君)到魯國來贈送含在死者口中的玉和舉辦喪事的財物。
三月,魯國下葬成風,召昭公前來參加葬禮。
夏季,公孫敖到晉國去聘問。
秋季,楚國滅亡了六個諸侯國,那是因為他們背叛楚國親近東夷。
冬季,楚國又滅亡了蓼國。
魯國的臧文仲聽聞了之後,就感慨,皋陶(五帝時期的華夏族部落首領,歷經唐虞夏三朝,與堯、舜、禹並稱為上古四聖)再也沒有人祭祀了。德行不修,百姓便不會有人去救援,這多麽可悲呀。
這一年,魯國大夫伯夏的兒子出生,取名為紇(hé),字叔梁,史稱叔梁紇。
叔梁紇本人雖然並不‘出眾’(這是與他兒子相比,其實他也是個很厲害的人物),但他的兒子孔丘光耀古今,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叔梁紇的功績,後人提起他,第一時間就是孔子的父親。當然從另一方面講,叔梁紇也‘父憑子貴’,因為孔子的存在,距今兩千六百多年的他,聲名也不時被人提及,勝過了春秋戰國不知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