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將自己的隨身佩劍授予諸葛亮,可見對他的看重。
上一個有此殊榮之人,乃是楚國名將徐晃徐公明,也是周琦麾下首位被授予中郎將軍銜之人。
昔年周琦初次攻打荊州,在面對襄陽的時候卻無計可施。
眼看戰事拖延日長,若不能有所建功,只能狼狽退去,那樣的話就會給整個揚州的士氣造成巨大打擊。
值此關鍵時刻,徐晃卻是臨危受命,被周琦授予虎符與隨身佩劍,準其可以先斬後奏,便宜行事。
徐晃當時征調三千精銳果敢之士,輕裝簡行深入不毛,翻山越嶺穿越無人區,最終抵達長沙郡境內,自湘水順流而下,最後僅憑千余人就攻克了長沙郡郡治臨湘。
此後的徐晃,就好像開了外掛一般,麾下士卒越打越多,大破劉磐所率領的荊州軍,最終甚至圍困荊州州治漢壽,徹底打破戰場勢態,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戰爭的走勢,為周琦二次攻打荊州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才開始,除了周琦以外,沒有人看好徐晃的冒險舉動,唯有周琦對其始終信任有加。
現如今,周琦第二次把隨身佩劍授予之人,居然只是一位毛頭小子。
黃忠、嚴顏這兩位老將,心中難免有些想法,卻也不敢再多說什麽。
當大軍開拔以後,嚴顏趁著諸葛亮正在處理軍隊後勤,忍不住對黃忠抱怨道:“此番與淳於瓊交戰,我軍本就佔據兵力劣勢。”
“主公既要吾等守葉縣,又要吾等大破淳於瓊,至少應該派來一個老沉持重的軍師啊。”
“諸葛亮年少且沒有領兵經驗,有何能耐能夠擔任軍師之職?”
隨軍軍師,可不僅僅是出謀劃策,也有著督軍之權。
哪怕是黃忠這位主帥,在某些時候,都不得不聽從諸葛亮的意見。
嚴顏也並非瞧不起諸葛亮,只是感覺此番與淳於瓊交戰壓力很大,周琦不應該派遣一位不通兵事之人添亂才對。
黃忠亦是面沉如水,道:“諸葛亮的理政之才的確不錯,卻也毫無軍伍經歷,某亦擔心對方胡亂指手畫腳。”
看著兩位老將軍都不怎麽待見諸葛亮,文聘卻是忽然說道:“兩位將軍以為,主公身上最讓人敬佩的是哪方面?”
黃忠毫不猶豫的說道:“自然是領兵才能。”
“主公起於微末,卻能夠憑借自己能力南征北戰,打下楚國這般基業,與其卓越的軍事能力脫不開關系。”
嚴顏沉吟半晌,亦是頷首道:“漢升此言有理。”
文聘卻是說道:“竊以為,主公身上最讓人敬佩之處,在於識人、用人。”
“縱觀楚國如今聲名赫赫的文臣武將,幾乎都是於名聲不顯之際被提拔重用,而且能夠放手讓他們盡情施展自身才學。”
“正是因為主公的識人、用人之能,才有楚國今日之基業。”
黃忠、嚴顏聞言,當即沉默不語。
事實也的確如此。
周琦再如何厲害,終究只是一人,想要成事何其難也。
楚國能有今天,與其麾下那些盡忠職守又有能力的文臣武將脫不開關系。
在周琦重用他們以前,這些人要麽藉藉無名,要麽鬱鬱不得志,除了黃忠以外,幾乎都是在投靠周琦以後,才開始大放異彩。
眼看二人沉默不語,文聘繼續說道:“諸葛孔明先是被世子征辟為門下書佐,跟隨世子多年,二人形影不離。隨後又被主公任命為荊州治中,剛剛繼任就在荊州掀起了滔天巨浪,就連勢力龐大如蒯氏,都是彈指間灰飛煙滅。”
“此等人物,豈會是庸才?”
“現如今,主公更是令其參與軍伍之事,並且授予隨身佩劍,兩位將軍難道還不知主公之意嗎?”
黃忠心中微動,道:“你是說,主公非常看重諸葛亮,在刻意栽培對方?”
文聘歎道:“何止看重與栽培啊。”
“主公先讓諸葛亮跟隨世子身旁數載培養感情,隨後又令其擔任荊州治中,處理荊州最棘手的政務,如今又是令其參與軍伍之事。”
“由此可見,主公是在把諸葛亮當做未來能夠輔佐世子成就大業之人培養啊!”
關系有了,年齡又相仿,如果諸葛亮再精通政務與軍事,未來可就是妥妥的周繼麾下第一人。
或許,也只有廬江周公瑾能夠與之一爭長短。
聽著文聘的分析,黃忠、嚴顏二人臉色微變,沒想到自家主公居然是打的這個主意。
眼看兩人臉色變幻不定,文聘當即語重心長的說道:“主公慧眼如炬,既然敢在如此重要關頭對諸葛孔明委以重任,想必對方的確有真才實學。”
“如今諸葛亮簡在王心,若所作所為並不太過分,吾等還是應當順從。”
黃忠、嚴顏對視一眼,微微頷首。
如果諸葛亮只是一位有能力的後輩,他們作為楚國的開國功臣,自然不懼對方。
只不過,如果楚王殿下是把諸葛亮當做是未來的托孤重臣培養,那麽二人可就不得不重視了。
他們縱然驕傲,卻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考慮。
真要因為意氣之爭交惡了諸葛亮, 等到自己這一代人去世以後,諸葛亮恐怕已經執掌了軍國大權。
那個時候,將二代可是要看諸葛亮臉色行事了。
當諸葛亮得知自己要被冊封成為隨軍軍師以後,就已經知曉了楚王殿下的苦心。
他心中感激,也打算趁此機會建功揚名。
不過諸葛亮也知道自己資歷尚淺,在軍中毫無根基、毫無名望,反觀黃忠、嚴顏、文聘三人,皆為楚國上將,久經沙場,戰功赫赫。
以諸葛亮的智慧,自然曉得這樣的人物,未必會瞧得上自己。
如此一來,就算自己以後有了破敵之策,幾位將軍也未必會采納。
正是為此,諸葛亮才故意提到自己資歷尚淺,為了就是想要看看楚王殿下究竟對自己重視到了何等程度。
未曾想,楚王的反應卻是來犯諸葛亮有些難以置信,居然直接把隨身佩劍交了過來。
諸葛亮在感動之余,也是下定決心,此戰定要大破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