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貞觀年間的李世民,早中期就沒有不忙時候
包成粽子一樣的姬雲只在皇宮修養了一天,就被匆匆送回了家裡
並且姬雲家被以防止打擾為名,團團圍住,許進不許出,一應用品都由專人負責運送
等姬雲醒來,三天后才解禁允許上門探望
就是這三天,朝堂因姬雲的干擾,造成了大換血。
也不知李世民與崔家達成什麽協議,姬雲的婚書寫好了,一份在崔家,一份在李綱手裡
崔鶯鶯也脫離了家族的禁閉管理,剛獲得自由就急不可耐去探視情郎
在乎名分的是崔家,而不是崔鶯鶯
唐朝女人的霸氣側漏,敢說第二,那只有秦朝的女人敢當第一
秦朝當年想發展,四個方向被堵了仨,隻好把西戎給吞並了,國土大增的後果就是,本就沒有感染宗教禮儀的原始習慣融合了西戎的習慣,結果更加開放了
秦朝那時三代人住在一間屋裡,就算成年結婚,叔嫂還會同室而居。未婚的女子更狠,當街搶男人,完事人家還敢不認帳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除了中國人,就是外國人
胡人就是外國人,這個傳統一直保留了下去
大唐吸收胡人文化,熱情奔放的女子有的是
崔鶯鶯不在乎名分的原因,除了愛情這個毒藥外,還有一個原因,她是外界唯一知道姬雲家族血統傳承秘密的人
這個秘密關系到姬雲家族的延續
也正是這個秘密,讓她對姬雲的感覺從未動搖過
有了婚書,崔鶯鶯就是姬家的人,所以她可以大搖大擺上門去,也不用避嫌了,向王雲兒學著照顧姬雲的起居
女主人的做派,崔鶯鶯不會使用。在家沒個正形的姬雲討厭家裡有麻煩事,所以她不會自討沒趣
鳳飛飛現在成了崔鶯鶯與王雲兒的關系紐帶,這就很戲劇化了
姬雲養病的第五天,家裡女人沒了,她們相約逛街去了
錢進這兩天忙著收禮入庫。一堆的請帖讓他頭大,姬雲不肯去,但是那些請帖邀約不少都是很有必要結交的對象,管家搞不懂姬雲為何全部推掉
姬雲沒事做,就想著一頭百裡驢,加一匹寶駒也可以拉車
所以,搗鼓搗鼓馬車設計還是可以的
做馬車,當然要舒服才行,四輪馬車無論是在速度還是穩定性方面都要比兩輪馬車強
但是中國就一直沒搗鼓四輪馬車,就是到了清朝也還是用兩輪馬車
首先在古代人們使用得馬車都是木製的,而馬車的車輪和車轍自然而然也是木製的
相比較於四輪馬車,兩輪馬車在面對泥濘的這樣的路上行走起來要更為快速,而在古代人們所處的環境,官道並沒有那麽多,作為廣泛性考慮,還是兩輪方便好使
像當今汽車一樣,使用通用型的子午輪胎一個道理
這就造成中國人沒給馬車升級加技能點,所以轉向的問題又製約著中國馬車的進化,所以,四輪轉向馬車到了晚清才被學過來使用
轉向的問題對於姬雲來說不是問題,分體結構就行
比比劃劃做出圖紙,扔給柳木匠,速速乾活
柳木匠回去比劃比劃圖紙,這不就是一板車搭在另一板車上嘛?
費那勁幹嘛?直接找板車來,把其中一輛鋸得只剩下輪子上頭那一節,這個做車頭
另一輛板車的板上打個洞,洞用鐵皮圍上,用U形錐子連接上車頭
柳木匠看著不是那麽回事,車頭一加重,錐子就出來了,自行改良,用木銷將錐子下面橫插一下
把車廂搬到這新四輪板車上固定。這就齊活了
姬雲牌四輪馬車一代新鮮出爐了
這破玩意兒柳木匠隻搗鼓了不到一時辰而已
找了兩匹馬拉上試試水,滿長安城跑了一趟,效果不錯
但是,多倆輪子是吸收了點顛簸,程度有限
轉天試試耐久度,繼續溜馬車
四輪馬車古人別說沒見過,壓根沒那種想法
就是歷代天子也從來沒用過四輪的馬車
這是技術和實用性的問題,也不是說四輪馬車沒有,但是沒解決轉向問題,雖然有四個輪子,但卻是典型的不能轉向的車,要想轉向只能靠幾頭牛生拉硬拽,非常不靈活。這樣的四輪車直到建國後五十年代仍在使用
現在四輪馬車這種稀罕玩意兒出現了,看著轉向還挺靈活, 兩匹馬就行了
車廂上有姬家的家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姬雲養病沒消停
賺足了眼球,姬雲個人覺著第一代四輪馬車不怎滴,留著也沒用。打發人去程咬金家請程處默來一趟
下人回報程處默不在家
算了,又再次打發人駕著四輪馬車送去程咬金家,托他們家的萬寶齋代為售賣,作價2000貫起步,一日後,價高者得
接到馬車的程家下人不敢怠慢,家主還在上班,報給程夫人知曉就行
姬雲出手,不是凡品。盯著姬雲的人有得是
四輪馬車從出現就很多人在打聽,如今要賣出去,想玩點與眾不同,這馬車就很對路子
最終姬雲眼裡這四輪破馬車賣出了8000兩的天價
姬雲也沒閑著,用以皮帶懸吊在無簧板的車架上方式再次搗鼓出一輛四輪馬車,而且是歐式的,非常漂亮
姬雲舍得用鋼鐵,車輪加上了輪輻,而不像早期的車輪那樣是整個木頭塊做成的。這種車輪比較輕便,易於操縱
實驗過後,這馬車二代在平坦的路上效果很好,轉向靈活。但是它特別顛簸。
感覺皮帶懸吊在無簧板,隨著行駛,一上一下就像敲大木魚,屁股改震動模式了
四輪車的優點是載運量大,運行平穩。
車內坐著崔鶯鶯她們,加上姬雲,外頭加上車夫,側面掛著五名保鏢。兩匹馬依然拉的動
你坐在凳子上,屁股底下一直在敲個不停,加上美女在旁,你會是什麽感覺?
唉!差評!又特碼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