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李玉香其實一直在家等著李正父子三人回來,也不知道那地籠管不管用,能不能捕到魚,心中一直在期待著,同時又有點患得患失,正在這時聽到自家女兒的呼喊聲,自是快步的走出了屋子。
抬眼看到走進院子的父子三人,每人手裡都淋著魚,大的小的加起來足有十來條魚,最大的那條怕是得有四五斤吧!李玉香一陣驚喜。蓮兒更是一馬當先跑著來到李玉香近前,“娘親,你看好大的魚”
“哎呦,還真是挺大的,這都能被我們蓮兒拎起來了,越來越厲害了”李玉香寵溺的捏了捏蓮兒的小臉蛋,“娘親給你做魚吃好不好,這次啊讓你吃個夠”
“好啊好啊,蓮兒都好久沒吃魚了呢”
說話間李正李墨父子也來到了跟前,“說起來還是多虧了墨兒做的地籠啊!沒想到居然這麽好用,以後啊我們家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魚了,再也不用餓肚子了”李正笑著對李玉香說道。
“我們墨兒就是聰明,小小年紀居然就能想到這麽好的辦法”李玉香也附和的說道。
“我也是湊巧想到這個辦法就想著試一試,誰知道還真的管用”李墨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母親,先挑兩條大的做了吧,我怕一條不夠吃,還真是有點餓了”李墨岔開話題。
“行,我這就去做”李玉香挑了兩條大鯉魚,“對了,孩兒他爹,你看這麽多魚咱們一下也吃不完,你給大哥他們送過去兩條吧,大哥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前兩天還給咱們勻出來半鬥米”
李玉香說的大哥就是李正的大哥李方,李墨的大伯。李方忠厚老實,帶人極真誠,這麽多年對李正一家也是多有照顧,雖然李方家也是一貧如洗。李方家也有兩個孩子,兒子叫李超,比李墨大四歲今年十二,女兒叫李婷,今年十歲,一家四口過得也是緊巴巴的。
“我也是這樣想的,大哥也不容易啊!我這就去”哥倆的感情極好,李正說著就挑了兩條魚出了家門。
唐朝是沒有炒菜的,他們能做飯的方式就是“蒸”、“煮”、“烤”,因為唐朝人家裡沒有鐵鍋,炒不了菜。大唐初期鐵產量很少每年不過數十萬斤鐵產量,若論及精鋼產量,更是稀少。還不如現代社會一個小的鋼鐵廠的產量,可見古代物資之匱乏。所以在大唐炒菜還沒流行起來。
李母做的魚自然也是煮的,至於其他的調料是一樣都沒有,只在魚裡面放了點鹽。其實,初唐的製鹽工藝已經有了很大進步,而且對鹽的口味也進行了改良。
隋朝到唐朝前期,百姓吃鹽不難,因為那時候朝廷還沒有壟斷食鹽。之所以有百姓吃鹽難題,那是因為後來在乾元元年(758年),在唐肅宗的支持下,推行“榷鹽法”——朝廷對鹽場專賣(官收官賣)。這才導致鹽價飆升,當時漲到每鬥鹽一百一十文錢。
“娘親,把剩下的高粱米也都煮上吧”
“啊”聽到李墨的話後李玉香有點遲疑,要知道從李方家借的半鬥米本打算吃好幾天的,這一下吃完了以後怎麽辦。
“今天就讓我們好好的吃一頓”李墨似乎知道李玉香在想什麽,接著說“放心娘親,我會有辦法的”
李玉香見李墨如此說也不在堅持。兒子既然說了那就把剩下的米都煮了,至於以後,兒子說有辦法就會有辦法,自從李墨弄出地籠捉到好多魚之後李玉香對這個兒子那才叫是言聽計從。
漸漸的廚房裡飄出了香味,小丫頭蓮兒就在一邊乖乖的等著,時不時的可以聽到咽口水的聲音,李墨也強不到哪去,蓋因為好多天都沒好好的吃東西了,肚子一直咕咕叫了好幾天了。
李正回來的時候飯也做好了,看得出來對於能幫到大哥李正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吃飯”李玉香把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魚端了上來。蓮兒頓時一陣歡呼,流了半天的口水終於可以開吃了。李墨也不遲疑,伸筷子夾了一大塊魚肉就放進了嘴裡,“嗯好吃”雖然什麽調料也沒擱只是放了一點鹽,但是這魚是又鮮又香,還是這野生魚啊!不管怎麽做這味道肯定差不了。或許也是這具身體好長時間都不曾吃過飽飯的原因,總之感覺這魚好吃的不行。
李父李母也沒閑著,也第一時間伸出了筷子,餓了好幾天了,都是自己家人沒什麽好顧忌的。當魚肉送到嘴裡後兩人的眼睛同時一亮,味道真不錯啊!
蓮兒小嘴更是沒有停過,小丫頭也不用別人幫著挑魚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嗎,蓮兒這點自主能力還是有的。
“真好吃,蓮兒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飯”往常即變是過年的時候也沒能吃的上肉,所以可以說這是最近兩年來第一次開腥了。
一家人都吃的額頭冒汗了,兩條大魚愣是給吃完了,高粱米蒸的飯也消滅光了,就連魚湯也沒有剩下。
李墨捂著肚子不想動彈,這時的他才驚駭的發現那麽多的東西居然被一家人給吃的乾乾淨淨,要知道兩條魚每條都有三斤多四斤的樣子,光兩條魚就七八斤,還有剩下的高粱米也有二斤多,所有的這些一點沒剩全部吃完了。就這飯量要是回到現代吃自助餐去絕對能把老板吃哭。這是餓的太久了啊!
“真好吃,蓮兒從來沒有吃過這麽飽呢”小丫頭一臉的滿足。
“以後啊每天都可以讓我們蓮兒妹妹吃飽,不光能吃飽,還要每天都吃好吃的”李墨笑著說道。
“真的”
“真的”
“哥哥可不能騙蓮兒么”小丫頭滿臉的期待。
“哥哥什麽時候騙過你,以後想吃什麽跟哥哥說,哥哥肯定給你弄來”
“哥哥太好了,你是最好的哥哥”蓮兒笑著跑過來衝著李墨的臉啪嗒親了一口。
李正和李玉香看到這一幕都開心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