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侯商殺掉齊昭公的兒子奪位自立,一部分是因為主少國疑,另一部分則是因為昭公在位並沒什麽太好的功績,卿士大臣也沒有多少受他的恩惠,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齊侯商同樣是桓公的兒子。
齊桓公的輝煌讓他的那些兒子也帶上了一些光環,覺得他可以像他的父親一樣,帶領齊國強大。只不過齊國的卿士貴族們失望了。
齊侯商好的事情沒乾幾件,但是不當人的事情卻沒少乾。他當上齊侯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曾經和他爭奪過采邑的卿士貴族的墳給刨了,將屍體的腳給砍了。
這事情雖然影響很不好,但是也只是影響他自己的名望。但是這位齊侯接下來的操作卻是令人窒息,他居然讓那個和他爭奪采邑的卿士的兒子給自己當車夫。
毀人父親屍骨,還讓兒子來當車夫,只能說齊侯商心大。後來齊侯商有一次去他手下大夫閻職家中去玩,見到其妻子美貌動人,於是就將其妻子強行納入后宮Yin樂,同樣將閻職當車夫。
這種行為很是讓人迷惑,可能這位齊侯商也喜歡夫の目の前で犯。只能說,齊侯商太會玩了。
齊侯商後來將自己的一頂綠色帽子給了閻職,讓其戴上。齊侯商這種肆意欺辱的行為讓兩人對他的仇恨越來越強。看到這種情況,淮國的那些暗衛也開始推波助瀾。
這次齊國參與晉國會盟攻淮,王嶽就派人去想要將齊國的這顆定時炸彈引爆。
晉侯和齊侯商議一番之後,就分出十萬人讓其率領,準備從莒國南下。
齊侯作為這次會盟出兵第二多的諸侯國,一共出戰了八萬大軍,這十萬人基本上就是齊國的軍隊,再加上兩三個小國的軍隊。
看到晉國分兵,王嶽隻得退往淮河,淮國的暗探匆匆趕來。
「你說什麽?你有把握對付齊軍?」王嶽看向孫朝問道。
孫朝:「君上,齊國公子元已經回國了,只要將這些消息放出去,齊侯商必然方寸大亂,甚至會率軍回國!」
「哈哈哈,孫朝,你做的非常好!」王嶽哈哈大笑道。
緊接著就下詔道:「命令暗衛散布消息,同時派人讓閻職和邴歜的事情傳播出去,到時候這兩人但凡還有一絲廉恥之心,定然要殺齊侯商!」
「既然齊國敢參與晉國會盟,那就讓他繼續亂下去吧!」
「給衛鴻下令,命其率軍三萬淮國精銳北上,若是齊國撤軍,就給他們一個教訓!」
「喏!」
伴隨著王嶽下達命令,淮國的戰爭機器也快速運轉起來。
衛鴻率領三萬大軍北上,很快擋在齊軍南下的道路上。接下來齊侯商率大軍和衛鴻交戰,雙方連戰三陣,齊侯也沒能將淮國大軍擊潰,隻得暫時扎營,準備明天再戰。
齊國大營之中很是熱鬧,齊侯商非常想要擊敗淮國,即便這支淮***隊只是一支偏師,只要大敗這支淮國大軍,他呂商的威望瞬間就能在齊國達到頂峰。要知道當年他的父親齊桓公都沒有做的事情,今天他就要做到了。
只要戰勝了淮國,到時候攜大勝淮國之威,他就是超越父親齊桓公了,國中還有誰敢不服?
就在齊侯商浮想連連,意氣風發的時候,突然一個親信風塵仆仆的趕了過來,將呂元回國的消息告訴他了。
得到這個消息後,齊侯大怒,隨即又是感到惶恐,他太明白齊桓公的這些兒子的分量了,他能夠殺死侄兒奪位成功,就是因為他是齊桓公的兒子。
齊國這些年來,齊侯這個位置變換的太快了,他們兄弟五人,有四個都坐上了這
個位置,現在再來一個也沒有任何問題。
齊侯商顧不得再去討伐淮國,當即就要率領大軍回國。
齊侯的幾名大夫連忙將其攔下,就算是要走,也要率領大軍一起回去,要不然如何壓服呂元。
於是齊侯商按耐下心情,準備明天就率軍回返。
第二天一早,齊軍大軍返回,看到這種情況,衛鴻立刻讓大軍跟在後面。
齊侯看到這種情況,也顧不得多管,只能一路撤退。
這天晚上,大軍扎營,齊侯的兩個車夫邴歜和閻職趕車趕了一天,又累又餓,就想要去找點吃的再睡覺。
可是正走路過一個帳篷的時候,帳篷裡傳來一陣嬉笑聲。
「哈哈,我告訴你們,咱們君上的兩個車夫居然一個是斷足子,一個綠帽工。」
「斷足子?是他父親腿斷了?」
「他父親何止是腿斷了,你不知道吧,那是國君命人將他爹的屍骨挖出來,砍斷了兩條腿,這人居然還給國君駕車,你說他臉皮要有多厚?」
「你這算什麽?綠帽公不是更厲害嗎?老婆都被他送給君上,君上不僅讓他駕車,還賞給他了一頂綠帽子,‘恩寵有佳呀!」
「咳咳,好了都別說了,萬一讓那兩人知道咱們可就要遭殃了!」
「對對, 不說了!」
......
邴歜和閻職聽到這些話,隻覺得面如火燒,聽到後面,更是隻覺得無地自容。在聽到整個軍營都已經流傳著兩人笑話之後,更是羞愧難當,壓抑在心中的怒火終於爆發。
兩人再也忍耐不住,當即返回齊侯商居住的大帳之中,直接殺死了齊侯商!緊接著兩人也不停留,架著戰車直接就跑了。
齊侯商身死,整個齊國大軍隨之亂成一團,其他幾個諸侯看到這種情況,紛紛帶領各自國家的軍隊撤離。
一直跟在齊國大軍後面的衛鴻很快就發現了齊國大軍的混亂,當即出動大軍進攻。齊軍此時一片混亂,齊侯商死亡,剩下的將領無法統一意見,面對淮國大軍的進攻,竟然各自為戰,甚至軍旗號令也是一片混亂。
如此機會,衛鴻怎麽可能放過,當即大軍出擊,對著齊軍就是一頓猛揍,齊軍指揮混亂,根本不是對手,八萬大軍被三萬淮軍衝散,齊軍狼本逃竄,死傷無數,淮國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