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梅肚子已經大了起來,再有五個來月李書通的第一個孩子就該降臨人間了。也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
王旭想著張惠梅肚子裡的孩子,背著一捆柴,從山裡回來,見張惠梅坐在炕頭上做著小孩衣服。
“嬸兒,做了幾件了?”王旭問,“三件了”張惠梅頭都沒抬回答道。
給火盆(取暖用的)加了點兒柴,屋裡還是不算暖和,比後世冷多了。
“嬸兒,要不咱們找個鐵匠做一個鐵火爐吧?”王旭有了新想法,總想試試,張惠梅比別人好說話,不至於挨揍。
“啥是鐵火爐?”張惠梅抬起頭問。
“就是這樣,這樣……”王旭筆畫了半天沒筆畫明白,隻好找來平時練字用的沙盒簡單的畫了一下。
這個真能取暖?”張惠梅方下手裡的針線活問道。
“恩,肯定比火盆好使。”
“一會等你叔兒回家,讓他明天就給你買紙筆,咱家狗蛋就是聰明,已經能讀大學了,比村裡那幫棒槌強多了,嬸兒給你做主,過完年去讀私塾吧。
王旭估算了一下現在的歲數,學個三五年去縣裡邊考完童生試,隔年再去府裡考個秀才,考過之後準備三年考舉人,過了舉人再準備三年考進士。
李書通他們家族再拿出家底,花點錢給疏通一下關系,就能當官了。
東林黨把持朝政,北方普通人家想隨便做官哪有那麽容易?
就算咱天資聰穎,基本一把過,等考出來也差不多都崇禎十二三年了,再觀政三年,出來當官?
南方不用想,北方要麽等著被砍,要麽跪地投降,先投快遞小哥李自成,再投野豬皮家族跪著喊皇上聖明。
咱不想嗎?想!只要去讀書了,就不用下地乾活了,可等考出來大明就亡了!
讓咱跪著喊皇上聖明,這是人能乾的事?這還不如49年加入國軍呢!有那功夫還不如睡大覺呢。
再說有這時間,知道歷史發展,咱說不準早就造反成功了呢,還科舉?科個屁的舉。
默默的腦補一番,王旭決定找一個理由搪塞過去。
“嬸兒,讀書有你教我就行了,學那麽多幹嘛,我可考不上功名,我家幾輩子都沒有一個童生,咱不花那冤枉錢。這東西我爹活著的時候怕我娘冷,琢磨出來本來打算做一個的,後來,哎~”
聽到王旭還是不願意去讀書,張惠梅沒有也不再勸了,“等會你叔兒回來我跟他說一下,明天跟你叔兒去王快找鐵匠打一個試試,順便再給你買些紙筆回來。”
“行,嬸兒,我也該練練毛筆子了,老是用木棍將來,不會用毛筆寫字,到時候寫帳本都寫不好就笑話大了。”王旭回答道。
張惠梅瞪了王旭一眼說:“你還怕出醜?我看不出來,餓了沒有,鍋裡有吃的,餓了就吃。”
“還不餓裡(呢),嬸兒,我再去打一捆柴,等叔兒回來一起吃”王旭說完趕緊跑了,再待下去又要扯到讀書了,趕緊跑,能躲一天算一天。
晚上李書通回來,張惠梅又跟他說起王旭讀書的事“當家的,狗蛋都讀到大學了,也該送他去讀書了,你老李家八輩子都沒有出過一個讀書人,倒是狗蛋這孩子是個讀書的料。
說不準真能考個秀才舉人呢,我跟他說,他老是不願意去,你拿個主意(做決定)吧。”
聽到張惠梅又提起這事,李書通回答道“也是怪了,咱好心收留的這個小兒子就是比咱村那幫小兒子們強,練武比他們肯吃苦不說,讀書甩他們八條街都不止,莫非真是上天給咱老李家的麒麟兒?”
“那誰說的準?你明天帶他去鎮上買點筆墨紙硯,他今天給我畫了一個鐵爐,你找鐵匠試著打一個出來,咱們先試試,他說他爹琢磨出來的,興許比火盆暖和呢。”張惠梅靠在李書通肩膀上說。
“佔兒(行),明天就去。”李書通憐愛的撫摸著張惠梅的秀發說。
第二天李書通一大早就帶王旭去王快鎮了,半路上李書通對王旭說道“我和你嬸兒商量了,明年你就去讀私塾吧,將來好考個功名。”
聽到李書通又提這事,王旭趕緊說“叔兒,讀書不請名師就學不出來,得花好多錢的,就不說花錢的事,我是沒錢,要出也是你出,你確定我能考上?先不說考不考的上,你有錢給我買官?”
王旭這一狡辯,李書通一時間也不知道怎回答,惱火的說“屁大個人,你知道個屁,你聽誰說要買官的?”
“不用嗎?”王旭問道。
李書通也不知道怎麽回答了!他家年年去口上販牲口回來,再賣到內地,走南闖北的,多少也聽過一些小道消息,能不知道?
就算考上了,想當官也得花錢買,這幾年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自己能攢夠給他買官的錢?
就算砸鍋賣鐵攢夠了,他要當貪官禍害人自己良心過不去,當清官還得自己貼補他,一時間也有些猶豫。
“叔兒,這事不是咱老百姓想的,有那閑錢去打水漂,還不如多做兩身衣服呢。聽我爹說俺們北水峪兒的孫老爺一年就給他家兒子花上千兩銀子讀書呢,咱可花不起。”王旭接著忽悠道。
“有那麽多?”李書通心裡也販嘀咕。
“你去打聽打聽不就知道了?”王旭接著說。
這還用打聽?肯定沒跑,一般的老師能教出幾個好學生來?請名家教可不就花錢多嘛。
聽說王快鎮姚秀才他家兒子在保定找的名師,那可不一年千八百兩,這還是有關系,要不人家還不收呢!
算了不想了,他不願意讀,就不供了,等過幾年長大了,能識字跟自己做生意不讓人坑就行,李書通心裡想著。
到了王快鎮李書通領著王旭先買了筆墨紙硯花了一兩銀子,又到鐵匠鋪讓王旭跟劉鐵匠筆畫了半天。鐵匠師傅才明白要打什麽,一開口就是二兩銀子!!
“這麽貴?”李書通吃驚的問。
“大兄弟啊,也就是你,別人三兩咱也不願意打,這個鐵爐倒是好打,那個煙筒不好打,太廢時間。”劉鐵匠說。
“咱們也老交情了,你還能騙咱?得幾天啊?”李書通說。
“這麽著吧,你五天以後再過來取吧”劉鐵匠道。
“那行吧,劉師傅你先忙著,等到日子了我再過來取。”說完李書通跟劉鐵匠行了一禮帶著王旭就往回走。
五天后李書通把鐵爐帶回了家,按著王旭的方法裡邊套上黃泥,把煙筒接上,又晾了一天水份,就用上了鐵爐,看著柴火在鐵爐是熊熊燃燒,屋裡果然暖和不少,做飯燒水還省不少事,就是有點廢柴。
對於這個問題,王旭也提出了解決方法,燒煤。阜平雖然不產煤,這不挨著山西嘛,還能缺煤?
後世二十一世紀的頭十年拉煤的車可是在阜平境內一排都是幾十公裡的,搞點煤還不簡單?
說乾就乾,李書通去王快鎮跟劉鐵匠買了三百斤煤回來一試。“真好使,以前怎沒想到有這麽個好玩意呢?”
王旭看到李書通那得意忘形的勁兒,趕緊告訴了他注意通風,這要是煤氣中毒了玩笑可就大了!晚上一定要封好火口,一定要小心。
李書通用了兩天就玩明白了,一邊都不比後世用了多少年鐵爐的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