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面對宮內傳出的陣陣笙簧之聲,季梁欲跨階而入,卻被把守宮門的兵士擋在門外,急得搓手頓足。當季梁和守門的兵士鬧得不可開交時,宮內出現個中年宦官,正是隨侯的近侍予達。予達好言勸道:“季大人還是請回吧,國君有旨,擅入者斬,卑職也無能為力……”季梁氣衝衝地道:“國之將亡,國君還在那裡悠然自得,不能等了!”說罷,不顧兵士和予達的勸阻強行闖了進去。
廳內,應著靡靡曲調,一群打扮得妖冶嫵媚的歌女、舞女在輕歌慢舞。上首幾案前跪著一個中年官員,生得奴顏卑膝、滿身媚骨,不停地給爵內斟酒,脊梁上就像裝著彈簧似的不時向隨侯鞠躬點頭,臉上掛滿諂媚的笑紋,正是隨侯身邊的寵臣少師。隨侯摟著美人邊飲酒邊調情一副得意忘形的樣子仿佛墜入九霄雲裡,見季梁滿臉怒氣地闖進來,驚諤的臉上露出一絲不快。少師當即道:“季大人,國君有令,擅自闖宮者死。你連國君的話都敢不聽,你眼裡還有國君嗎?”季梁冷笑一聲,道:“少師大人,本官不能進來,你怎麽進來了呢?”少師道:“本官是奉國君之令進來的!怎麽,不服氣嗎?”季梁道:“本官豈止是不服氣?本官是蒙羞,羞於與你這種人同朝為官!”
見二人爭論不休,隨侯不耐煩地道:“好了好了,不要爭了……季梁,你上這裡來到底有何事?”季梁道:“臣前來向國君請罪的!”隨侯道:“你還知道自己有罪,有什麽罪?說吧。”季梁道:“臣罪有三:國家將亡,而做臣子的卻無力挽救,罪一也;老百姓正在挨餓,而做臣子的卻不能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罪二也;國君有禁令,做臣子的卻沒有尊守,罪三也。依此三條,臣罪在不赦,理當處斬。不過,臣死前有幾句話不得不講,請國君讓臣把話說完再賜臣死……”
原來這年隨國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乾旱,直乾得河床見底,禾苗枯焦,田地顆粒無收。人們無法生存,不得不湧向京城。遭遇如此大災,隨侯卻不聞不問,一天到晚躲在后宮縱情歌舞、飲酒作樂,季梁不覺憂心如焚,不顧禁令闖了進來。
季梁滿臉憂慮地道:“臣曾聽農夫說過,蝗蟲以稼禾為食,鬧蝗災時,蝗蟲吃光了這片地裡的稼禾還可以轉移到另一片地裡。如果把國家比做田地,把人比做蝗蟲,國家敗了、垮了、滅了,作為這個國家的人,就沒有蝗蟲那麽幸運了。如今,我大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老百姓連草根、樹皮都吃不上,甚至出現易兒相食的淒慘景象,而國君卻不聞不問,還把自己關在后宮,一天到晚花天酒地醉死夢生。如果引起民變,大隨不是離敗亡不遠了嗎?”
隨侯道:“少師,可有此事?”中年官員道:“回國君的話,哪有的事?他這是危言聳聽!國君如不信可以問予達!”說罷朝一旁的宦官予達使了個眼色,予達當即道:“是,是,國君,我大隨在國君的治理下國泰民安……”當他的目光與季梁目光相對時,趕緊移開,同時將話噎住。少師更加神氣起來,當即用盛氣凌人的眼神逼視著季梁,用咄咄逼人的口氣說道:“季大人,你見不得國君高興是不是?你一天到晚憂心忡忡、愁眉苦臉,媚就想讓大家都和你一樣,老掛著個苦瓜臉,讓國君也和你一樣一天到晚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是不是?我看你是沒安好心!”
季梁痛心地道:“如今楚國虎視眈眈,窺視我國已久。如果他們趁機發兵攻隨,如何抵擋?國君當以國事為重啊……”少師卻用挑唆的口吻說道:“這麽說國君沒以國事為重,只有你在為國操勞?”季梁闖進來攪了隨侯的雅興,隨侯本來就滿肚子不高興,加上少師在一旁挑燈撥火,對於季梁苦口婆心的規勸哪裡還聽得進去?拋著袖子不耐煩地道:“寡人知道了,你下去、下去、下去罷!”少師使了個眼色,予達和另外幾個內侍不由分說將季梁推了出去。
國家遭此大災,處於內憂外患的緊要關頭,危在旦夕,國君卻不聞不問,還在那裡縱情歌舞,飲酒作樂。回到府上,季梁不由面壁懷憂,淚流滿面。夫人送晚飯時,發現午間送來的飯菜原封不動地放在那裡,心疼地道:“老爺,常言道,一隻虱子哪頂得起一床被子?整個國家也不是靠你一個人撐得起來的……人是鐵、飯是鋼,還是吃點吧,要是你倒下了,大隨不是就更沒指望了嗎?”見季梁面對牆壁仍一聲不吭,夫人無奈,隻得搖頭歎息含淚走開。季梁從白天待到天黑,又在晚上一直挨到天亮。他的心正忍受著因憂國憂民帶來的種種煎熬,在被誤解的深淵苦苦地掙扎……
這時,一件衣服輕輕地披在他的身上。而此時他並沒有回頭。他在想,國君沉溺於酒色之中不能自拔,分明是少師之流以甜言蜜語蠱惑國君。不行,我得再進宮一次,一定要把國君從迷茫的深淵中拉回來……他剛一轉身,不由怔住。只見方才給他披衣服的人並非夫人,而是隨侯,當即跪拜於地,聲淚俱下地道:“臣不知國君駕到,罪該萬死……”隨侯道:“罪在寡人,季大夫快快起來!”
原來這天晚上,隨侯趕走季梁後,自己在臥榻上翻來覆去也沒睡好覺。他剛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浮現出季梁的影子,季梁的話不停地在耳邊響起……已經好久沒下雨了他也知道,強楚虎視眈眈時刻窺視著隨國及周邊國家他也清楚, 只是是否像季梁說的那麽嚴重他心裡並沒有底。第二天天一亮他就乘車出了宮,只見沿街都是逃荒的民眾,有單身乞討的,也有拖兒帶女的,一個個有氣無力地躺滿了街頭巷尾……這時隨侯才領悟到勢態的嚴重性,便徑直來到季梁的府上,不讓季梁的家人驚動他,並親手將衣服披在他身上。隨侯道:“季大夫,百姓受苦,寡人之過也,來的路上寡人已經想過,應該立即設壇求雨,以解燃眉之急,不知大夫以為若何?”季梁見隨侯終於覺醒,激動萬分,擦去眼角的喜淚,高興地道:“國君能以蒼生為重、以國事為重,乃萬民之福也,臣當鼎力為之……”
求雨祭壇設在東邊的一座山前,祭壇兩旁用土造青、黑二龍各一條。香案上擺滿茗果、糍餌、三牲等各類祭品。辰時三刻,隨侯率文武大臣來到祭壇前。身著青衣的隨侯跨上祭壇,宣讀乞雨祭文,台下文武大臣頓時齊刷刷跪了一地。後面是前來參加求雨的地方鄉老和廣大民眾,黑壓壓一片。隨侯朗聲頌道:
“寡人求雨,萬民得濟;
神靈慈悲,賜雨濕地;
生靈獲救,雨住水乾;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頌畢,焚去,然後接過侍從予達遞過的香虔誠地拜祭後,插在香爐中……
此刻,在楚都丹陽,熊通和文武大臣正在觀望各諸侯國的動靜。周、鄭大戰,周桓王為首的蔡、魏聯軍在襦葛以慘敗而告終。近鄰的隨國,舉國上下正為遭受大旱而惶惶不可終日。
七十、興兵伐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