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漢中郡大部為五鬥米道教主張魯所據,隻少許地界在劉璋手中。劉璋任命樊敏為漢中太守。
而朝廷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給五鬥米道教主張魯的封官為漢寧太守、鎮民中郎將,相當於將漢中郡張魯所擁有的大部分領地改為漢寧郡,劉璋手中的小領地仍稱漢中郡。這樣朝廷對於劉璋和張魯兩方面都不得罪。張魯向朝廷每年朝貢。
益州牧劉璋的各郡郡守分別是:
漢中太守樊敏、巴郡太守龐羲、永寧太守趙莋(趙筰,趙祚,趙笮)、固陵太守鹿旗、廣漢太守趙翊、廣漢屬國都尉陳實、蜀郡太守射登、蜀郡屬國都尉王子雅、犍為太守兼犍為屬國都尉何宗、犍為枝江都尉成存、牂柯太守常員(常原)、越嶲(xī)太守牧艮(gèn)、益州太守高頤、永昌太守沈稚。
當年,劉焉擊殺犍為太守任岐和賈龍,奪得犍為郡,任命吳懿族叔吳厚代理犍為太守。
興平元年,蜀郡太守高聯扶持蜀郡郫縣人何宗趕走吳厚,奪得犍為郡,何宗出任犍為太守兼犍為屬國都尉。
牂柯太守常員乃蜀郡江原縣人,常氏宗族在高聯手中,暗中支持高聯。
於是,高聯勢力佔據半個蜀郡、犍為郡大部、犍為屬國全部、牂柯郡全部。
犍為枝江的江陽縣一帶仍歸劉璋。
劉璋疑巴郡太守龐羲私擁巴郡郡兵。
劉璋的征東中郎將趙韙屯巴郡朐忍縣,西監龐羲,北禦張魯,東防荊州劉表,深得益州人心。而廣漢太守趙翊是趙韙的同族。
劉璋軍的精銳乃南陽和三輔難民組成的東州兵,駐沙頭津。
韓遂見高聯的勢力重新增強,與劉璋發生衝突的可能再次成為可能。於是,命人將此信報抄送給在祖厲的長子韓韜,帶口信囑咐韓韜開春返回益州巴郡涪陵縣後,當加固防禦,以防益州變亂。
軍師成公英來見韓遂,商討三輔難民返回家鄉之事。
關中三輔的原居民望族逃難到荊州、益州等地,各家陸續聽到傳聞,涼州大舉向關中移民,任意佔據留下的莊苑和良田,而關中經韓、馬兩家大戰後歸於平靜。各家族開始著急,紛紛派人返回三輔一探究竟。
韓遂讓成公英傳信給各縣,要熱情接待。成公英仍擔憂原居民返回後與金城郡移民及各勢力發生衝突。韓遂無法預料會發生什麽,只能下達安羌將軍府令,嚴禁各縣發生傷害、拘壓三輔返鄉難民,違者以對等處罰。
成公英回府辦理。
四月,鮮卑索頭部首領拓跋詰汾派貿易管家拓跋茂和跟班拓跋金來見韓遂,通報索頭部因馬匹兌不到黃金而財力枯竭,將加快向河套移民,開春後第二批一萬口攜帶羊群沿黃河出發,請韓大人向武威通融,允許通過廉縣。
韓遂問拓跋茂:“河套鮮卑首領蒲頭最初同意分出北部接納索頭部和沒鹿回部各一萬口,汝部一萬口已到達河套,如再提移民一萬口之事,蒲頭已允諾?”
拓跋茂道:“沒鹿回部從張掖居延屬國北部調往河套一萬口,又從狄道調五千四百四十口前往,並未得到蒲頭認可,但蒲頭已默許。蒲頭部落獨立難擋住步度根,索頭部和沒鹿回部已到達的移民兵卒太少,對蒲頭部落幫助不大。吾王決定每年移民一萬口去河套,在數年內一半部落人口遷往河套,留下一半部落人口。”
韓遂心中算計索頭部移走一半後,留下的兵力只有約八千五百騎,對河首平漢王宋建的脅製將削弱,必須再找到一支部落駐守在宋建的東部,至少填補八千五百騎的缺口。只有安定郡和武威郡或有這樣的部落。
韓遂寫問候信交給拓跋茂帶給拓跋詰汾。拓跋金留下來找拓跋銀玩幾天再回部落。
送走拓跋茂,韓遂再提筆分別給置鞬部落首領蒲頭、蒲頭養父王皓、沒鹿回部首領竇賓、朔方太守韓棕寫信,詢問河套地區和朔方郡防禦步度根的近況。信中敦促與索頭部聯手抵禦步度根。
韓遂很清楚,一旦步度根吞並富饒的河套,獲得充足的糧草,就可以一統鮮卑。屆時,強大的鮮卑定會入侵西部、雍州、涼州、並州、幽州,後果不堪設想。
將馬騰和東羌置於涼州北部和三輔北部,蒲頭如擋不住步度根,馬騰就是第二道防禦屏障,安定郡和涇、渭水將是第三道屏障。
韓遂在羊皮地圖前站了許久,尋找可替代索頭部在涼州的人口減少的替補勢力。
能想到的只有四股勢力:
金城郡令居縣和漢陽郡平襄縣匈奴別部貲胡首領檀柘,安定郡三水縣的先零羌首領雕零節,盧水胡首領彭選,義從胡首領高琥。
說服雕零節、彭選、高琥三人很難。
而檀柘有數萬人,騎兵不少於八千五百人,只要說服檀柘在宋建進攻聯軍或韓家軍時援出兵襲擊枹罕,就可替代索頭部。
拿定主意後,韓遂派人去尋找檀柘。
當年董卓曾從令居貲胡征調四百騎入軍,後來所剩無幾,故檀柘從此拒絕部落人服兵役。
韓遂和檀柘在平襄縣縣城會面。
韓遂答應韓家將從本年開始削減給索頭部的粟米,減下來的部分全部轉贈給貲胡部落。本年底贈四萬石,五百斤西域金幣。
檀柘無需加盟聯軍,也無需外派兵卒,只需在平襄遊牧草地附近常年保留二千騎兵,威懾河首平漢國。
一旦宋建進攻金城郡或聯軍,檀柘須在三日內集中不少於八千五百騎兵突襲枹罕。
檀柘不識字,二人口頭達成約定。
宋建所建立的河首平漢國牽製了聯軍的大量兵力和財力,韓遂很無奈。
對於動用貲胡防禦宋建,韓遂還是有些擔憂此舉會引發貲胡遊牧騎兵戰力覺醒和部落豪右貪婪成癮,日後或生作亂。
拓跋金很久不見拓跋銀,拓跋銀向上司平準官韓悉請假,帶著拓跋金在陳倉城及附近的郿縣、雍縣等地遊玩數日。
拓跋金對拓跋銀所從事的平準之事很感興趣。拓跋銀儼然像個熟手,向拓跋金舉例講述如何平抑糧食品種之間的價格和黃金與糧食的價格。
曹操表任涼州漢陽郡顯親縣的中郎將車胄為徐州刺史車胄,顯親縣車家一夜之間成為涼州注目望族,漢陽郡各家望族無不爭先與車家結交、攀親。
漢陽郡冀縣閻家在市場上拋售十二萬石麥。正常價可兌四萬八千石粟米,或九百六十斤黃金。
車家欲用粟米購進閻家的十二萬石麥,閻家為討好車家,只收車家的四萬石粟米。
此舉導致漢陽的粟米價格應聲上漲,原來一石粟米可兌得二石半麥,變成可兌三石麥。整個涼州的粟米價都有調高的趨勢。
粟米漲價看似對涼州種粟米的韓家和以粟米為軍糧的聯軍有利,但損害了漢陽、武都、三輔等廣大的郡縣種麥的漢望族的利益,不利於聯軍在涼州和關中的長久治安。
平準官韓悉出手,調用七十八萬石粟米在涼州兌換成一百九十五萬石麥後再交付給梁興等八部,以平抑粟米價。粟米價格回落到兌二石半麥的正常價位。
又對閻家和車家各開出一份處罰單。處罰金額不大,主要起到警示望族的作用。閻、車兩家再也未敢擾亂市價。
又舉例,市場上黃金稀少,許多帳目和交易雖然以黃金記帳,但實際上黃金並未在市面上流通,而是絕大部分集中在韓家。
韓家黃金也不多,但西域金幣充足,於是涼州各望族的帳目實際上是互相欠帳,最終靠平準官韓悉以韓家的西域金幣做信譽擔保做帳。
韓家有足夠的西域金幣,且金價穩定,整個涼州的記帳就不會混亂。
平準官韓悉為了穩定黃金價格,猶其盯死黃金兌粟米、麥、豆、布帛幣的價格。
一斤黃金兌五十石粟米, 或一百二十五石麥或豆,或約二十一匹半布帛幣。
具體舉措就是嚴禁用黃金真實流通。
安定郡朝那縣皇甫家族家中藏有頗多的黃金,不敢公然違抗平準官韓悉的禁令,悄悄用黃金在市面上兌換布帛幣,兌換價為一斤黃金兌三十匹布帛幣,再拿布帛幣去按市價正常兌粟米。如此一來,相當於一斤黃金兌得七十石粟米,多兌二十石粟米。市場上黃金立刻升值。
平準官韓悉發現後,調用九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幣到涼州市場上兌得四十六萬六千七百石粟米交給金城十四家望族做為農事補償,金價回落到正常價位。
又對皇甫家族開出罰單,以警戒望族。
涼州各家望族記帳的核心帳目都只能在平準官韓悉備案,韓悉由此知曉涼州各家望族的大體收支情況,幫助各家帳目對衝,解決糾紛,實際上仍是以物換物,黃金或西域金幣無需流動。
韓悉從一千中抽一做為平準官署的費用,足夠平準官署的運作開支了,還從韓家私塾苑招了一個叫韓角的年輕人做幫手專管記帳。
極個別情況下數日或數月需要實際黃金,由韓悉用韓家庫存西域金幣、黃金、玉石、財寶等做保,仍舊不讓望族從平準官署提取黃金或金幣。
平準官韓悉得到主公的高度讚賞,設在榆中縣縣城的平準官署成為安羌將軍府重要的官署之一。
拓跋金聽拓跋銀述說聽呆了,世上竟然還可以這樣做帳!表示回部落也要求當索頭部落的平準官,讓各子部落之間也如此記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