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就是孫羽 > 第19章3屯營

我就是孫羽 第19章3屯營

簡繁轉換
作者:信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1:47 来源:搜书1

薊州鎮的安危直接關系到京城的命運。每當薊州有警,京城便會陷入一片震動;而薊州的穩固,則意味著京城的安寧。薊州地區的關口眾多,大大小小共計一百九十余座,其中四十余座更是戰略要地,是大明王朝的命脈所在。

在薊州鎮中,最為關鍵的莫過於東部的山海關。這座雄關矗立在群山之間,猶如一把利劍直指北方,是大明王朝抵禦外敵入侵的重要關口。它的堅固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薊州鎮的安危,乃至整個大明的命運。一行人來到這裡,無不感受到了那股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感。

薊鎮,這個名字在大明王朝的疆域中,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朝廷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裡是國家的北大門,是抵禦外敵入侵的第一道防線。為了守護這片土地,朝廷不惜血本,將最精銳的官兵、最矯健的馬匹都配置給了薊鎮,使得這裡的軍力之強,冠絕九鎮。

歷年來,朝廷對薊鎮的投入如流水般源源不斷,為了將其打造成一座座堅如磐石的城堡,工匠們揮汗如雨,將心血和汗水都傾注在這片土地上。這些城堡不僅堅固,而且設計巧妙,即使面對強敵的圍攻,也能屹立不倒。

薊鎮的核心所在,便是那名震天下的三屯營。這裡,匯聚了朝廷最頂尖的武將,他們功勳卓著,威名遠揚,是守護國家安寧的鋼鐵長城。總兵官、協守副將、分守參將、守備、遊擊等高級將領們,都在此安營扎寨,共同肩負起保衛家國的重任。

在這裡,每一個士兵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勇士,他們訓練有素,英勇善戰,時刻準備著為了國家的利益而犧牲。而那些將領們,更是戎馬一生,他們用鐵血和忠誠,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山河。

在這裡,戰爭與和平交織成一幅壯麗的畫卷,英勇與悲壯共同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薊鎮,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將永遠銘記在大明王朝的歷史長河中。

在薊州的歷史長河中,那些守衛疆土的將領如同璀璨的星辰,但其中最為耀眼的一顆,無疑是戚繼光——那位令倭寇聞風喪膽的戚少保。當他踏足薊鎮的那一刻,長城以北的瓦剌、韃靼、朵顏部落無不感到一股凜冽的寒風撲面而來,心中充滿了深深的恐懼。

戚繼光,這位傳奇的將領,不僅擁有過人的膽識和智謀,更對長城的防禦有著獨到的見解。他深知,長城不僅是一道物理的屏障,更是中華兒女的精神象征。為了讓這座古老的城牆重新煥發生機,戚繼光毅然向朝廷提出了建議:加厚城牆,以增強其堅固程度;同時,他更是首創了空心敵台,使長城的防禦體系更加完善。

這些建議得到了朝廷的批準,薊州的長城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造。在戚繼光的精心指導下,工匠們日夜趕工,將城牆加厚加高,使得敵人難以攀越。而空心敵台的建立,更是讓守軍可以在其中屯兵、儲備物資,大大增強了長城的防禦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薊州的長城在戚繼光的改造下煥發出新的生機。那些曾經對中原虎視眈眈的瓦剌、韃靼、朵顏部落,在戚繼光的威名和長城的堅固面前,不得不望而卻步。薊州,這座古老的城池,也因為有了戚繼光這樣的將領而得以安寧。

在那古老而雄渾的長城沿線,空心敵台如繁星般點綴。這些巧奪天工的防禦工事,既能容納數十位精銳士兵駐守,又巧妙地隱藏著糧食和軍火,以備不時之需。當年,薊門一帶,便有三千多座這樣的空心敵台,宛如堅固的堡壘,守護著大明的邊疆。

戚繼光,這位名震四方的將領,深諳長城的奧秘。他巧妙利用長城的地勢之利,在青山口與喜峰口一帶布下了天羅地網。在那裡,他多次與朵顏部的首領董狐狸和長昂展開激戰,每一次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最終,他更是擒獲了董狐狸的弟弟長禿,迫使朵顏部承諾不再侵犯明朝領土。

這一連串的勝利,使得邊境地區迎來了數年的寧靜與和平。大明的子民們得以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享受那難得的和平與安寧。而戚繼光的英勇與智慧,也成為了後人傳頌的佳話,永遠鐫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在漫長的歲月裡,戚繼光如同磐石般堅守在薊鎮三屯營,一守便是十六年。這十六年,他如一位細心的匠人,精心雕琢著這座軍事重鎮。他既率領將士們修築長城,用磚石和汗水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線;又投入心血重修和擴建三屯營城與鎮府,讓這片土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重修後的三屯營城巍峨聳立,高三丈的城牆仿佛一道堅固的屏障,守護著這片土地。城牆周長七裡,蜿蜒曲折,宛如一條巨龍盤踞在這片土地上。城牆上,五座角樓巍峨聳立,九座敵樓錯落有致,宛如明珠鑲嵌在巨龍身上,熠熠生輝。兩處水關東西相向,宛如巨龍的雙眸,凝視著遠方的敵人。

城中央,一座鍾鼓樓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每當晨鍾暮鼓敲響時,悠揚的聲音傳遍整個三屯營,提醒著人們時刻保持警惕。而鎮府則是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猶如一座小城般矗立在城中央。府門前,一對石獅威武雄壯,鎮守著府門,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三屯營的威嚴與力量。

在戚繼光的精心雕琢下,三屯營成為了一座名副其實的軍事重鎮。這裡,既有堅固的城牆和巍峨的角樓,又有威武的石獅和莊重的鍾鼓樓。這裡,既是將士們浴血奮戰的戰場,也是他們安居樂業的家園。在這裡,戚繼光用他的智慧和汗水,書寫了一段段不朽的傳奇。

隊伍漸漸放緩了步伐,孫羽勒馬走到孫承宗的車前,低聲請示道:“祖父,距三屯營已不足二十裡。您看,是否需要先行派人進城,通知一聲,讓城裡提前做些準備?

“不必了,估計他們早就在城外迎接我們了,這些個封疆大吏個個都是人精。咱這是帶著皇上聖旨來的他們肯定掐著時間等咱們呢。待會見到他們你隻管聽莫要多說,看看他們都是如何談話如何行事的就好。”

“孫兒知道,一會就跟在祖父身後不會多說的祖父放心就好。”

“嗯,你去把止生叫到我車內來,我有些事情要和他商議。”

孫羽往前快走兩步來到茅元儀的車前,”茅大哥,祖父叫你去他車內說有事要與你商議。請你過去一趟。”

“有勞公子了。”

茅元儀從馬車上輕盈躍下,拍了拍孫羽的肩,隨即轉身邁入了孫承宗的車廂。對於茅元儀,孫羽其實了解不深,兩人從未有過交集。他只知道,這位名聲鵲起的文人,曾因一本名為《武備志》的著作,而在士林間引起了一陣不小的轟動。

孫羽好奇地打聽茅元儀的過往,得知他曾是那位在遼東經略的兵部右侍郎楊鎬的幕僚。然而,命運多舛,楊鎬在薩爾許的失利,使得茅元儀也受到了波及。不僅官職被革,更是險些身首異處。

在薩爾許失利的陰霾下,時光倒流至前朝萬歷皇帝的輝煌統治時期。萬歷四十七年的春天,楊鎬揮師十萬余眾,兵分四路,浩浩蕩蕩地向後金發起猛烈的進攻。這四路大軍,如同四條巨龍般翻騰在東北的大地上,它們分別是山海關的英勇總兵杜松、遼東的智勇總兵李如柏、開原的驍勇總兵馬林,以及遼陽的剛毅總兵劉鋌。而在這四條巨龍中,杜松部更是如日中天,擔任著主攻的重任。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薩爾許的戰場仿佛成了英雄們展示英勇的舞台。他們各自率領著自己的部隊,向著後金的領土深入。戰爭的硝煙彌漫在每一個角落,英勇的將士們奮力拚殺,隻為保衛國家的領土和民族的尊嚴。而這場戰爭的勝負,也將決定著整個大明的命運。

楊鎬,這位智勇雙全的將領,召集了總督汪可受、巡撫周永春以及巡按陳王庭等一眾高級將領,共同商討作戰大計。他們決定在二月十一日舉行誓師大會,激勵士氣,然後在二十一日毅然出塞,與敵人展開生死決戰。

大軍被精心分為四路,每一路都寄托著他們克敵製勝的希望。總兵官馬林將帶領一隊人馬,從開原出發,攻打敵人的北面陣地,力圖在那裡打開一個缺口。而杜松則率領另一支軍隊,從撫順出發,向敵人的西面陣地發起猛攻,意圖分散敵人的注意力。

李如柏將軍則決定從鴉鶻關出兵,他的目標直指清河,打算從南面給敵人以重創。至於東南面,劉鋌將軍將帶領他的部隊從寬甸出發,經過涼馬佃搗後,他將與朝鮮的部隊會合,共同對敵人形成夾擊之勢。

四位將軍,四路大軍,他們如同四隻凶猛的猛虎,從不同方向撲向敵人,誓要將敵人徹底殲滅。他們的決心堅定,他們的信念不滅,他們相信,只要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一支號稱擁有四十七萬大軍的隊伍,原定於三月二日在二道關集結,共同踏上征途。然而,天公不作美,大雪紛飛,士兵們舉步維艱,而更為糟糕的是,出兵的機密已經泄露。

杜松,一位雄心勃勃的將領,渴望立下赫赫戰功。他不顧惡劣的天氣和泄密的風險,毅然決定先行一步,率領部隊渡過渾河,直抵二道關。他本以為能夠搶佔先機,卻不料中了敵人的埋伏,伏兵四起,杜松和他的大軍陷入了絕境。最終,杜松全軍覆沒,英勇犧牲。

與此同時,馬林統領著開原的部隊,原計劃從三岔口出發。他聽聞杜松戰敗的消息後,心中震驚,腳步不由自主地停滯。在權衡利弊之後,馬林決定安營扎寨,自保為上,不再貿然前行。

這場戰役,讓原本雄心勃勃的大軍陷入了困境,也讓兩位將領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歷史的車輪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停止,戰爭的腳步也不會因為一次挫折而停歇。

後金鐵騎居高臨下,如猛虎下山般勇猛衝擊,馬林無力抵擋,隻得倉皇而逃。楊鎬聞訊後,慌忙下令召回李如柏、劉鋌兩隊人馬。李如柏聞令即止,按兵不動。而劉鋌則孤軍深入,已行三百裡之遙,直抵渾河之畔。金軍傾巢而出,圍攻劉鋌,卻如潮水般湧來,又被他如鐵壁般擋回。

在那風雲變幻的戰場上,杜松的旗幟高高飄揚,其衣甲被巧妙地穿戴在那些冒充他的人身上,用以迷惑英勇的劉鋌。當金軍悄無聲息地滲入劉鋌的營地,營中頓時陷入一片混亂。劉鋌身先士卒,英勇拚殺,最終力竭戰死,他的豪情壯志和忠誠勇猛,都隨著那最後一縷氣息的消逝而消散。

原本浩浩蕩蕩的四路大軍,此刻只剩下李如柏的部隊依舊保持著嚴整的陣型,他們的旗幟依舊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那曾經的輝煌與悲壯。而那些為國捐軀的文武將吏,他們的名字和事跡,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永遠照耀在這片大地上。他們的犧牲,換來了國家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他們的精神,將永遠被後人銘記。

據統計,此次戰役中,共有三百一十多名文武將吏英勇犧牲,四萬五千八百多名士兵壯烈殉國。他們所遺棄的戰馬、駱駝和兵器,更是堆積如山,難以計數。這一場慘烈的戰鬥,成為了歷史上永遠的痛,但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他們的精神和事跡,將永遠被後人銘記和傳頌。

薩爾許的戰場上,大明鐵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遼東的局勢如同懸在刀尖上的雪花,岌岌可危。曾幾何時,明朝在遼東還是一方霸主,手握重兵,傲視群雄。然而,這場血戰過後,那份曾經的輝煌與榮耀仿佛被風沙掩埋,變得模糊不清。

明朝的軍隊,昔日裡英勇善戰,如今卻如同被割斷了翅膀的雄鷹,從主動出擊的猛虎變成了被動防守的困獸。他們再也無法發動起昔日那般雷霆萬鈞的攻勢,只能在各條戰線上節節敗退,苦苦支撐。

遼東的大地上,戰火連天,硝煙彌漫。明朝的將士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悲壯的戰歌。然而,戰局的不利,讓他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戰敗的戰報如雷霆般傳至京城,震動了朝廷上下。禦史楊鶴義憤填膺,揮筆上書,直斥其非,彈劾那位失守的將領。萬歷帝手捧奏章,沉默不語,仿佛在深思這場驚天大敗的背後真相。

然而,命運的車輪並未因此而停下。不久之後,開原、鐵嶺兩地再次淪陷,如同破碎的玉簪,接連掉入敵手。朝廷內部,言官們群情激憤,紛紛上書萬歷帝,要求嚴懲不貸。

楊鎬,那位曾經的將領,此刻已被捕入獄,身處天牢之中。他的命運如同風中殘燭,搖搖欲墜。經過一系列的調查與審判,他最終被判為死刑,罪名為失守重鎮,導致國家蒙受巨大損失。

回顧薩爾許之戰的失敗,原因眾多,但將帥不和無疑是其中最為致命的一點。這場戰爭的失敗,不僅讓國家蒙羞,更讓無數將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這一切的背後,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和深深的悲哀。

在這場慘痛的失利中,許多無辜的人被牽連其中,茅元儀便是其中之一。身為楊鎬的幕僚,他雖未直接參與戰局,但也不能完全擺脫責任。隨著楊鎬被判處死刑,茅元儀仿佛失去了庇護的大樹,陷入了迷茫與無助。

然而,命運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帶來轉機。孫承宗得知茅元儀的遭遇後,心生憐憫,決定伸出援手。他邀請茅元儀加入自己巡視遼東的隊伍,希望這位才華橫溢的軍事家能在新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茅元儀果然不負眾望,他精通軍事,胸懷韜略,對於九邊之關隘、險塞如數家珍,能夠信手拈來,娓娓道來。他的加入為孫承宗的巡視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人們看到了遼東局勢的曙光。

就這樣,茅元儀在孫承宗的引領下,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方向。他將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為遼東的和平與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而這段經歷,也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茅元儀,如今已然成為孫承宗麾下的一名讚畫,他憑借在遼東多年的沙場經驗和深厚學識,穩扎穩打,為孫承宗分析形勢,出謀劃策。他如同一位老練的舵手,穩穩地把握著方向,助孫承宗在複雜的局勢中前行。

孫承宗,這位即將入閣的首輔大人,對茅元儀的才華頗為賞識。盡管茅元儀加入他的隊伍不過短短數日,但兩人已如知己般親密無間。他們常常在車內深談至夜,共同探討國家大事,彼此間的思想碰撞激蕩出智慧的火花。

茅元儀的面相透露出一股子正直之氣,他的言談舉止間又無半分書生的酸腐之氣,這使得他極易與人相處。每當他講述起事情來,總能條分縷析,娓娓道來,那種清晰的思路和強烈的感染力,讓人不禁為之動容。他的加入,仿佛為孫承宗的隊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使得整個隊伍更加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而對於茅元儀來說,這次因禍得福的際遇,無疑為他的人生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他深知,自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孫承宗的提攜和信任。

孫羽對茅元儀的才情佩服得五體投地,自從茅元儀拜入孫承宗門下,兩人便經常深入探討遼東的局勢。孫羽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是虛心向茅元儀請教,而茅元儀並不像孫承宗那般嚴厲,他十分欣賞孫羽這種好學的態度, 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知識。

隨著時光的流逝,兩人的關系越發親近。孫羽始終對茅元儀保持著尊重,最初總是恭敬地稱呼他為“茅先生”。但在茅元儀的多次勸說下,孫羽終於改口,親切地稱他為“茅大哥”。茅元儀從未因孫羽的年輕而輕視他,相反,他樂於與這位年輕的後輩分享智慧,共同探索未來的道路。

源於人類天生的指導欲,每個人都樂於向那些虛心求教的人伸出援手。特別是孫羽,身為孫承宗的長孫,他的每一步成長都備受矚目,充滿了無盡的期待。他的未來成就,如璀璨的星辰,難以捉摸其軌跡,但每個人都願意為他的道路添上一抹亮色,結下一份善緣。

茅元儀想到在未來的日子裡,當孫承宗放下官職,回歸田園生活時,或許還能成為孫羽的幕僚,為他出謀劃策,與他並肩作戰。我們之間的稱呼,或許會是兄弟,這不僅是因為我對他的尊重和欣賞,更是因為在我心中,他已經成為了我的知己和戰友。這樣的關系,超越了血緣,蘊含著深深的理解和無言的支持。

茅元儀眼中,孫家二代似乎並無出類拔萃之輩,而三代中,孫羽無疑是最為耀眼的存在。全府上下,無不對他寄予厚望。身為閣老的長孫,皇上的親密伴讀,孫羽年紀輕輕便已在宮中擔任皇上的貼身侍衛。此次出行,皇上更是特意賜予他錦衣衛百戶之職,統領兩百精銳。這雖看似人數不多,卻是孫羽的私人武裝,其待遇之豐厚,甚至可與國公王爺相提並論。由此可見,皇上對孫羽的器重與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