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熱的驕陽橫貫青天之上,肆無忌憚的向天下散發著光熱。
洛彰在洛氏宗廟中召集洛氏子及洛氏女。
伴隨著宗廟大門在吱呀吱呀的聲音中緩緩關上,光線一下子暗淡下來,室中咻呼亮起了盞盞油燈,輕輕飄搖,明暗不定。
洛氏的宗廟極大,而且一千三百年來愈發的大。
在眾人之前,是密密麻麻的神主牌位。
所有的神主牌位組合在一起,但只要目光投向那一處,那一處神位就會顯現出來,這自然是姬昭賜下的。
自上而下錯落有致。
每一代的洛氏子以及洛氏女都名列其上,無論是生活在洛國之中,還是分封在外的洛氏子,皆是如此。
終日不絕的香火煙氣彌漫室中,使人心神沉靜。
或許是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洛氏子和洛氏女普遍不算是長壽。
進入後漢後,氣運減少,洛氏人丁就更不旺盛。
在如今的洛氏之中,洛彰上一代只剩下三人,都算得上是活化石,基本上不出現在世人之前。
洛彰這一代男女加起來有七人,三男四女,其中一人正是洛空的母親,還在西域無雙國中,其余人都待在昭城中。
洛霄和洛樞這一代人丁旺盛,僅僅男子就有八人,老大洛霄與老三洛空都已經逝去,如今剩下六人,以洛樞為首。
洛氏女亦有八人,英侯之妻洛倩在英侯國中,其余人皆在昭城,蔡琰所見到的基本上便是這些人。
洛齊這第三代中如今共有六人,四男二女。
洛霄神姿天縱無子,洛樞、洛空、洛倩都是年紀較大的,都生育有子嗣。
洛樞生有二子一女,洛空有一女,洛倩有二子,便是洛齊和洛楚。
第二代剩下的男子都比較年輕,和洛霄、洛樞、洛空這三兄弟相比較起來,基本上差了十歲以上,不過二十余歲。
洛倩本就是末代即第四代聖痕的嫡女,她與洛川婚姻後的聖痕只能傳一代,所以洛齊的孩子沒有聖痕。
不過洛齊是第五代聖痕,他的孩子恰好出了五服,又可以和洛氏嫡系嫁娶。
按照往昔經驗來看,會尋找一個三四代的嫡女出嫁,有時候也會使洛氏子求娶英侯女,然後繼承爵位,大漢有男爵,有女爵,還有共爵,可謂是相當的包容。
這也算是洛氏比較特殊的地方。
其他家族女子嫁出去之後就算是外人,而洛氏女不是,魂靈終歸素王,哪裡有什麽內外之別呢?
如今的洛氏,所有的嫡系子弟共有三十人。
洛彰這一代和上一代不算的話,如今洛氏嫡系有二十人,十男十女,這些人就是構成昭城洛氏的核心。
看起來有些寒酸,但實際上卻很是正常。
大部分的家族嫡系子弟就是這麽少,甚至還沒有洛氏多,否則也不會有那麽多因為無嗣而被除國收爵的先例在了。
況且十九人這個數量,正符合姬昭的需要。
既不會數量太多,導致需要損耗大量氣運點來維持祖宗保佑,又不會數量太少導致出現意外絕嗣。
洛氏經常在洛宮中舉辦筵席,但來到宗廟中集會少之又少,所有人都肅穆沉靜的端坐著,等待著洛彰出聲。
洛彰環視一圈,然後緩緩道:“如今天下大變,諸侯並起,各爭天命,許多人都以為我們洛氏穩坐釣魚台,能夠安穩的活到下一個時代。
但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洛氏又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的時刻啊。
若是不能在新的時代踏上新的船,洛氏要麽隨著舊的船沉沒,要麽就成為一面船帆被高高的掛起,最後被時代的風浪所裹挾丟棄。
這都是洛氏所不能接受的。我們要做船的龍骨!”
洛彰所言,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因為洛彰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家族聚會中說過。
洛氏不僅僅要活到下一個時代,若只是如此,那就太簡單了。
洛氏還要成為新王朝的肱股之臣,要在這個時代交替的時刻,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最好是如同漢王朝建立的時候那樣。
只有身為家主的洛彰和洛氏大祭司最明白為什麽要如此。
因為家族底蘊!
洛氏必須帶著能不斷增強家族底蘊的狀態進入下一個王朝才行,否則不過就是慢性死亡罷了。
洛彰感慨道:“自霄兒起,天下的局勢一日三變,若真是如同往年那般,恐怕家族真的得不到安寧了。
如今洛齊入仕徐州牧劉備,他是要背負著英侯的責任,保著漢室宗親走下去了。
但家族卻不能將希望放到劉備身上。
洛楚坐斷江東,自為一地之主。
過些時日會盟時,他會回到昭城中,那時我會詢問他未來的目標。
兩位小輩都有了自己的目標,這使我有了一些想法。
我準備將家族內部事務全部交予洛氏女以及諸洛氏子的妻子掌管。
然後所有成婚的洛氏子,都選擇自己的目標,離開昭城去創一番事業。
昭城之內,除了敢戰士。
其余人、物、力,所有離開的洛氏子都有一份,作為助力。
男主外女主內。
穩固昭城的前提下, 在天下各處諸侯中增強影響力。
你們可有什麽想法嗎?
可願意去做些什麽事情呢?”
洛彰的話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眾人都震驚的無以複加,將洛氏子全部撒出去?
這是不是說明現在家族確定不了誰應當得到天下,確定不了誰有王者氣相,所以才會如此?
見到眾人神情,洛彰反而笑道:“先前我祭拜素王問未來局勢。
素王托夢說,天命不彰,事在人為。
如今天下洶洶,正是你們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你們這些人中,有人不願意一輩子待在昭城中,現在去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活,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況且,成婚的洛氏子才能離開昭城,可千萬不要忘記了這一點。
伱們這些孩子,想要成婚還很難。
但你們出外都有危險,不成婚不生子,我擔心家族傳承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