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汋城依山傍水,將鴨綠水畔最大的渡口便在泊汋城下,若是不能將其攻陷,渡河之時便會遭受泊汋城守軍的猛攻。
半渡被攻,乃是戰場之上最大的忌諱,動輒招致慘敗,甚至全軍覆沒。
薛萬徹、阿史那思摩兩人接到命令,趕緊召集軍隊、補充軍械,當即向著泊汋城發動猛攻,兩人一左一右,命各自軍隊繞過鴨綠水畔的一座山嶺,猛攻泊汋城面向東方的正門。
兩人盡皆頂盔貫甲、親臨一線,手持橫刀率領督戰隊壓陣,不顧城頭暴雨一般射來的羽箭礌石,不斷的指揮麾下兵卒不計傷亡的猛攻。
與薛萬徹這些時日的配合作戰以及私下交談,使得阿史那思摩茅塞頓開。
身為降將,無論做得如何出眾,想要似房俊那般被李二陛下毫無保留的信任是絕無可能的,無論如何,總歸會有一絲提防之心。
這是出身的差別,永遠也無法彌補。
然則作為降將,就要有降將的覺悟,“忠臣不侍二主”,既然已經做了“貳臣”,那就別再去在乎名聲,縱然名聲再好,難不成還能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將?
文臣可以擇主而事,武將卻很難左右逢源。
蓋因文臣只能諍諫、治世,卻不能威脅皇帝的統治,自古以來文臣造反著屈指可數,更是未有成功之例。然則武將不同,統禦兵馬,大權在握,稍有不慎便可反戈一擊。
所以,一個降將若是潔身自好、謹小慎微,反倒愈發難以得到信任。
享樂之時無所顧忌,打仗之時奮不顧身,隻關心軍事,莫關注政治,這才是一個降將的明哲保身之道。
哪怕戰死沙場,亦能被皇帝拿出來作為典型,以此宣揚其“文成武德,感召世人”之能力,大加賞賜、封妻蔭子。
阿史那思摩聽薛萬徹說這是房俊的提點之時,隻覺得這大半輩子都白活了。
他本身乃是突厥貴族,投降大唐之後一直受到李二陛下之重用,使得他難免沾沾自喜、傲氣漸升,覺得自己乃是李二陛下信重之臣,甚至不將朝中許多文臣武將不放在眼中,很是跋扈。
若不是對於自己的能力有著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沒有那等“蓋世武將”的天賦,說不定尾巴更是要翹到天上去……
眼下才知道之前的自己是如何的無知,如何的作死。
故而,在與薛萬徹一起固守打雀谷之時,兩人便派出兵卒四處劫掠,收刮附近高句麗百姓的錢財,甚至是年輕美貌的婦人充入營中,以供享樂。
此舉自然受到軍中司馬的檢舉,得到李二陛下的訓斥。
這兩人不以為然,雖然稍有收斂,但那些行為卻不曾斷絕。不過該享樂的時候恣無忌憚的享樂了,眼下陛下需要他們攻城,兩人也不含糊,毫無保留的對泊汋城展開猛攻。
兩部先鋒悍不畏死的攻城,驚天動地。
後方中軍營帳之內,李二陛下聽聞這兩人的表現,登時欣喜不已,對左右諸將笑道:“此二人性格粗疏,但是心知忠義,懂得為君分憂,或許不算能臣,但可謂忠臣也!”
左右諸將悶聲不語。
縱兵四處劫掠斂財,更將高句麗婦人擄入營中取樂,視軍法如無物,這等渾不吝的家夥也能得到皇帝的褒獎?
簡直沒天理……
不過大家都不是傻子,縱然其中有人不明白李二陛下的言語,但是稍作思忖,卻也恍然大悟。
不過這等方式用在降將的身上管用,他們用起來卻不行。
降將不在乎名聲,越是這般肆無忌憚,皇帝越是放心,因為在漢人眼中他們並不算是大唐軍方。可若是一直跟隨陛下打天下的這幫老將若是如此,那敗壞的不僅是他們自己的名聲,更是李二陛下的名聲。
最是愛惜名聲、自珍羽毛的李二陛下如何能忍?
所以說世間之事有時候便是如此矛盾,有些人求而不得,有些人棄若敝履。
*****
夜幕昏沉,繁星點點。
長孫衝帶著一隊兵卒從七星門出來,返回安鶴宮城的駐地。
宮城正門的守軍在城頭上見到城下的長孫衝,趕緊打開宮門,將其迎入宮內。
兩百年前,高句麗“長壽王”高璉將國都從“國內城”遷移至平穰,於此修築宏偉的王宮居住,執政天下。
安鶴宮戰地達到五千余畝,整體呈正方形,城牆高約四丈、邊長兩百余丈,以外殿、內殿、寢殿三部分為中心,形成南宮、北宮、中宮。建築規模極其大氣,形製風格都取自漢人宮殿規製,曾經奢華無度。
只不過隋朝大業年間,高句麗平原王於平穰城內另築新城,以為國家統治之中樞,安鶴宮遭遇廢棄。
直至如今,數十年過去,往昔繁華錦繡的安鶴宮已然牆倒屋塌、野草叢生,破敗不堪。
中宮一處宮殿之內,便是長孫衝辦公、居住之處。
回到這裡,身邊都是他從家中逃亡之時帶出來的親信心腹,才能令他放松緊繃的神經,得到片刻的安穩。
整日裡遊走在高句麗的高層之間,雖然都知道他乃是唐人,但卻不能表露出一絲半點傾向大唐的意圖,否則必被多疑的淵蓋蘇文所懷疑,稍有不慎便是殺身之禍。
洗漱一番,坐在堂中正欲享用晚膳,心腹親信便拿來一封書信,低聲道:“家主剛剛遣人送來的信箋,還請大郎過目。”
長孫衝顧不得吃飯,拿著信箋回到一側的書房,讓人守在門外,自己則檢查了信封上封口的火漆,見到圖案完好無損,這才小心翼翼的用小刀子拆開,將信箋抽出放在一旁。
然後取來一杯水,含在口中噴在信封上,信封便顯出黯淡浮淺若有若無的字跡來。
湊在油燈旁,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
好半晌,方才揉了揉眼睛,感歎高句麗之貧瘠,連蠟燭都是極為昂貴的奢侈品,且市面上很少售賣,少數從大唐販運而來的蠟燭都被王宮以及大莫離支府所統一購買,尋常官員根本得不到供給。
然後將信封連同看也未看的信紙一同湊在油燈上,看著火苗將紙張完全吞噬,丟在地上,燒成灰燼。
在桌案旁坐了一會兒, uukanshu 起身推開窗子,將屋內燃燒紙張形成的煙霧放出,負手站在窗口,感受著清冷的夜風拂面,院子裡久未打理的參天樹木橫行無忌的生長,一派蕭索頹廢。
長孫衝心裡極度鬱悶。
他明白淵蓋蘇文所謂的“議和”大抵只是緩兵之計,然而但凡有一絲成事的希望,他都會竭盡全力去促成,不會放棄努力,畢竟此事成功之後,自己所獲得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而之所以在明知淵蓋蘇文只是緩兵之計的形況下依舊有信心促成,就是他認為西域戰亂、河西危局,李二陛下必定心急如焚,亟待解決遼東之戰,即便淵蓋蘇文有些過格之要求,也會捏著鼻子認下。
“議和”之首要,便是其中一方願意讓步、妥協。
可誰能料到,隻率領半支右屯衛出鎮河西,朝野上下一片唱衰的情況之下,房俊居然依舊能夠依靠火器之利,將七八萬吐谷渾鐵騎打得丟盔棄甲、屍積如山,不得不狼狽奔逃。
河西大捷遠在萬裡之外,卻一下子便扭轉了遼東的局勢。
沒有了後顧之憂,李二陛下愈發氣定神閑,只需在入冬之前擊潰高句麗的防禦即可覆亡其國。甚至,只要能夠及早圍攻平穰城,即便入冬也無所謂,因為水師可以順著浿水將輜重糧秣源源不斷的運抵平穰城下,支持唐軍進行一場長時間的攻城戰。
如此,李二陛下底氣充足,基本不會在“議和”之事上做出任何讓步,甚至反過來咄咄逼人。
而淵蓋蘇文剛愎自用、殘暴酷厲,自然更不會低人一頭,予以妥協。
長孫衝長歎一聲:時不我與啊!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