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蒙特州位於美國東北部之新英格蘭地區,南接馬薩諸塞州,西界紐約州,北連加拿大之魁北克省,東以康涅狄格河與新罕布什爾州為界。獨立戰爭爆發前,此地覆蓋茂密山林,早年法國統治者因其鬱鬱蔥蔥,名之曰“綠山”,佛蒙特即法語“綠色的山嶺”之意。
一七七五年五月,波士頓城下戰雲密布,一群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自綠色山巒中湧現,他們手握槍械,自稱為“綠山拳民”。其首領伊森·艾倫,身形魁梧,性格粗獷,無畏無懼,好勇鬥狠,頗得當地人望。北美民兵與英軍交戰之際,康涅狄克州議會致函伊森·艾倫,命其率“綠山拳民”攻取提康德羅加要塞,據聞該要塞藏有豐富武器彈藥,正合民兵急需。
提康德羅加要塞始建於一七五四年,由法國人建造,地處戰略要衝。英法戰爭後,落入英軍之手。和平時期,此要塞之重要性為人所忽視,僅有四十八名英軍士兵駐守。康涅狄克州議會令“綠山拳民”攻取該地,非但為武器彈藥,更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提康德羅加要塞位於紐約州與佛蒙特州交界,喬治湖北岸、尚普蘭湖南端,乃美國東部哈德遜河流域與五大湖流域之分水嶺,亦為美國東北部通內地的必經之路,更是自加拿大南下至十三殖民地的途徑。時北美東部森林茂密,陸路交通艱難,水路則便捷。掌握此水路者,即可控制此地區。因其戰略地位顯要,故有“北美直布羅陀”之譽。
伊森·艾倫接令後,喜出望外,視為提高“綠山拳民”政治地位之良機。遂精選百余名“綠山拳民”,並與來自馬薩諸塞、康涅狄克之民兵會合,籌備夜襲要塞。艾倫雖非軍人出身,卻頗具軍事頭腦,臨發前,先遣人刺探要塞防務,得知英軍守備松懈。
艾倫與“綠山拳民”正摩拳擦掌,準備出發,不料中途遭遇變故。五月九日,一位手持馬薩諸塞議會任命書之不速之客闖入營地,聲稱將指揮此次突襲。此人名本尼狄克·阿諾,本為康涅狄克州民兵上尉。萊克星頓之戰爆發後,阿諾率民兵參與包圍波士頓。因其曾向馬薩諸塞議會建言突襲提康德羅加要塞,故獲委派領導此次行動。阿諾受命後,火速抵達“綠山拳民”營地。
伊森·艾倫聞言,心中不悅,冷笑曰:“汝欲指揮我等,需問我兄弟是否同意。”眾“綠山拳民”眼中唯有艾倫,對馬薩諸塞議會毫無敬意。阿諾無奈,雖獲任命,卻難以服眾,最終商定由二人共同指揮,實則仍以艾倫為主。阿諾雖可發表意見,但無權發號施令。
要論阿諾上尉,實乃獨立戰爭中才兼文武之將,後為喬治·華盛頓帳下得力戰將。史家多言,若非阿諾屢戰屢勝,北美獨立事業或早歲在英軍鐵蹄下夭折。然阿諾亦多遭坎坷,軍事生涯屢受屈抑,攻取提康德羅加要塞之役,乃其屢遭不順之始。後竟因奢侈生活而變節,終在倫敦孤獨謝世。
五月十日夜,艾倫與阿諾率兩百余名“綠山拳民”及民兵,借月色至尚普蘭湖畔,提康德羅加要塞即在湖對。按計,須在天明前渡過兩裡湖面,奈船未按時至,直至將曉,方得二小舟。要塞險峻,守軍雖隻四十八人,而軍火庫槍炮彈藥俱全,若為英軍覺,攻取誠非易事。憶英法七年戰爭,英軍為奪此要塞,付兩千傷亡之重。
艾倫與阿諾決,不能再待,遂以二舟強渡,得八十三人驚而無險過湖。
守軍久享太平,民兵造反之訊未至,懈怠無所備,不料艾倫與阿諾率民兵悄然而至,守軍尚在夢鄉。
艾倫揮長劍當先,衝入指揮官室,一軍官方醒,茫然問:“爾等奉何命擅入國王領地?”彼不知戰爭已啟,更不識“暴民”來蹤。艾倫後對人言,當時答曰:“我以耶和華與大陸議會之名,命爾等速降,交出要塞!”
有隨艾倫攻塞者憶,艾倫曾大呼:“速出!爾等該死之物!”或記其曾喝:“速出,爾等英奴!不然,將以煙熏爾等出!”艾倫自憶提及耶和華與大陸議會, 而佛蒙特史家指出,實未得二者之授權。
守軍未及抵抗,即降,大批軍火皆為“綠山拳民”所得,後於攻波士頓之役,發揮重要作用。
提康德羅加要塞之役,使“綠山拳民”聲名鵲起。伊森·艾倫於大陸會議報告中,盡攬功於己,對阿諾未嘗一詞。阿諾於此行動中處境尷尷,大陸會議因而未予以應得之獎賞,使阿諾抑鬱寡歡。
戰事既罷,艾倫率“綠山拳民”奏凱而歸,佛蒙特人為之設盛大慶功宴。宴上,有神父感謝上帝佑助行動成功,神父頌讚上帝不輟,對艾倫未置一詞,如事皆上帝親為。艾倫不耐,起而大聲曰:“神父,可否告知上帝,當日我亦在?”
艾倫隨後率“綠山拳民”加入大陸軍,喬治·華盛頓遣之從菲利普·斯凱勒將軍,往攻蒙特利爾。此次艾倫運勢不再,雖招兵買馬,至蒙特利爾時,麾下僅三百余名余人。一觸即潰,為英屬魁北克總督蓋伊·卡爾頓所敗,艾倫遂為英軍所囚,直至一七七八年得釋,釋後大陸會議擢其為陸軍中校。
美國獨立戰爭中,艾倫之軍事才智如曇花一現。彼為天才遊擊隊首領,然處理人際極差,粗獷個性使彼與大陸會議諸紳士難以共處,未幾遂黯然退陣,歸裡佛蒙特。軍事生涯既終,艾倫遂專心於州務,間或建言,亦為當地名流。
艾倫終身未改其剛烈,一七**年二月,因酒喪身,未及花甲而體衰。臨終,神父謂曰:“將軍,天使待公久矣。”艾倫勉睜雙眼,竭力曰:“天使待我?令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