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從三藩開始叛亂說起。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年已七十歲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呈吿清廷,乞請歸老遼東海州老家,希望留長子尚之信襲平南王爵並繼續鎮守廣東。
清廷早有撤藩之意,又不好開口,此番尚可喜主動要求“撤藩”,正好給康熙一個借口。
經清廷六部及議政王貝勒大臣集體商議,清廷以“父親健在、兒子承襲爵位未有先例”為由,否了尚可喜的承爵請求,但批準了他歸老遼東的要求。
並冠冕堂皇的申明:
“……但該王之子尚之信仍帶領官兵居住粵東,則是父子分離,而藩下官兵父子兄弟宗族亦至分離。今粵省已經底定,既議遷移,似應將該藩家屬兵丁均行議遷。”
尚可喜本意,是自己帶著部分家口兵丁撤回關外故鄉,把藩地和王爵傳給長子尚之信。
可沒料到康熙這個年輕人不講武德,趁機詔令要撤掉尚藩,削其兵權藩地。
這是純純地擦完就丟,連頭都帶不回的。
七十歲的尚可喜,為大清流血流淚一輩子了,到頭來只求子孫富貴卻根本沒法保住。
而如今他已年老體衰,無力反抗,隻得俯首聽令。
吳三桂和耿精忠在得知清廷同意尚可喜的撤藩後,惶惶不能自安。
為打消清廷猜忌,二藩打算以退為進,上疏清廷自請撤藩,以示自己無異心。
吳三桂和耿精忠的上疏到達清廷後,在清廷六部及議政王貝勒大臣集體商議下,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
一派是以康熙的嶽丈索額圖、大學士圖海為首的反對派,他們認為:
“吳三桂鎮守雲南以來,地方平定,總無亂萌,今若將王遷移,不得不遣兵鎮守,兵丁往返與王之遷移,沿途地方民驛苦累,且成守之兵系暫居住,騷擾地方亦未可定,應仍令吳三桂鎮守雲南。”
一派是僅有三個人的撤藩派,分別是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他們主張:
“應將(吳)王本身並所屬官兵家口均行遷移,在山海關外酌量安插”。
雖然兩派意見相左,但統一的意見就是:即使要撤,也是先撤尚、耿二藩。
理由是尚藩老矣,而耿藩是“無膽鼠類”,柿子拿軟的捏嘛。
為什麽清廷這麽看不起耿家,因為第一任靖南王也就是耿精忠的爺爺耿仲明,就是被“逃人法”嚇得上吊自殺的。
爺爺是無膽之人,懼怕大清天威,其子孫又有什麽膽氣?
老實巴交的孩子,誰見了不都得踩上一腳。
而對於勢力最大、戰力最強的吳藩,絕大多數大臣認為,則應暫時予以保留。
本來嘛,誰都看得出,吳三桂和耿精忠所謂的“上疏移藩”就是在做做樣子,是迫於形勢,並非本意。
這事也不是什麽新套路,自古有之。
總公司的年輕領導剛上任要改革做成績,負責分公司的老經理心神領會,做個姿態。
在正式場合裡,向年輕領導自言老邁,想要退養二線;而年輕領導則牽著老經理的手,在眾人面前,誇讚老經理忠貞可靠、國朝棟梁,然後給老經理提個級別待遇。
老經理再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接著表態效忠。
最後大家一起鼓掌,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開展互動,一邊誇對方聖明,一邊誇對方忠誠。
可現實比小說更魔幻的是,康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吳三桂當時已經62歲了,耿精忠29歲,而康熙才18歲。
按正常人的想法是,康熙皇帝年紀輕輕的,就慢慢熬嘛,熬著熬著就能把老頭熬死了。
等吳三桂老死了,再收拾吳三桂的兒子和收拾耿精忠也不遲嘛。
但年輕氣盛的康熙皇帝在扳倒了鼇拜開始親領朝政後,自覺霸氣側漏,認為“三桂等蓄謀已久,不早除之,將養癰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發”,決心借機一舉解決三藩之患。
於是,乾綱獨斷,下令三藩同撤,俱撤還山海關外。
當撤藩命令到達雲南時,吳三桂猶如遭遇晴天霹靂,愕然失望。
當年引清兵入關是剿滅順賊,是為“複君父仇”,沒想到“狡虜逆天背盟……竊我先朝神器”,最後年紀大了,認命了,不想折騰了。
退一步,想效仿明朝沐氏,子子孫孫世鎮雲南、永享富貴。
但他沒想到,從他三十二歲降清以來,整整過去了三十年,他一生都背負著罵名,如今到頭來竟全部成空,猶如一場笑話。
滿洲人如此薄情,吳三桂及其部屬,豈能不憤恨。
談不攏,就只能掀桌子了。
戎衣一舉,天下震動。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晨,吳三桂在雲南蓄發易服,哭祭永歷帝陵後,下令起兵“興明討虜”。
清廷看到吳藩反叛後, uukanshu 嚇得趕緊下令,耿藩、尚藩“暫緩裁軍”,先騰出手把吳三桂摁下去再說。
吳藩起兵時,雲南就已經遣使來福建,約耿精忠共同起兵,耿精忠沒有立刻回信,只是好吃好喝地招待使臣,但實際耿藩按兵不動。
在看到吳藩倡亂後,勢如破竹,短短四個月內連陷貴州、湖南,四川,兵鋒直指湖北荊州,準備過長江了。
甚至連廣西都加入反清聯盟。
曾經席卷天下的八旗軍現在竟如此孱弱,是耿精忠萬萬沒想到的。
是的,他真的心動了。
其實在吳藩倡亂之前,八閩之地已經在傳“天子分身火耳”的讖語了。
火耳者,耿也。
當時耿精忠聽到這個讖語的時候,也是嚇了一跳。
第一反應,就是以為是手下為了唆使他反叛而故意傳出來的謠言,但徹查之後,卻發現根本不是。
這個讖言出現得非常奇怪,幾乎查不到出處,也不是小兒在傳唱,反而是大多是鄉野村夫、販夫走卒閑來無事在吟哼。
只能大概知道,是從江南運河方向傳過來的……
運河……漕幫……東南……
東南屬巽木,耿屬火,木助火性……耿,利在東南……莫非耿氏真的將出天子?
天下諸耿,勢力最大就是他們靖南藩啊。
而隨著讖言越傳越傳遠,耿精忠眼中的熾熱也越來越烈。
天子大位啊,誰能抵抗這樣的誘惑,他滿洲人坐得,我堂堂漢家就坐不得?而且這中國天子的大位,本來就是我們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