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龍吟響徹
字體顯示:東周第二十四位君主:周慎靚王姬定(?—黃帝紀年2382年)
東周公國第二位君主:東周昭文君姬昭(黃帝紀年2327年—黃帝紀年2382年)
與之解釋後
姬發說:“說說你(姬定)的情況吧”
姬定說:“回稟武王先祖,我在位期間,各國為了保存自己,壯大自己,各自找尋盟友,有時幾個較弱的國家聯合,攻打一個強國,稱為“合縱”;有時一個或兩個強國(主要是秦國和齊國)聯合,攻打較弱的國家,稱為“連橫”。一些遊說之士研究天下形勢,奔走於各國之間,勸說國君進行合縱或連橫,就是縱橫家。為了解除當時最強盛的秦國對各國的威脅,公元前318年,魏國國相公孫衍發起了一次五國合縱攻秦的戰役,五國是魏、趙、韓、楚、燕,推舉楚國為縱長。同年,五國聯軍進抵函谷關。(今河南省靈寶縣境內),秦出兵迎擊,聯軍撤走。第二年,秦軍又與五國中的韓、趙、魏軍隊大戰於修魚(今河南省原陽縣西),秦軍斬殺敵方8萬人,取得大捷,挫敗了這一次的五國合縱,公元前316年,秦軍攻滅了巴、蜀兩個小國(今四川省境內),接著大量移民,佔領了巴、蜀,取得了日後順長江東下攻擊位於長江中下遊的楚國的有利的戰略地位”
旁白:“前315年,姬定去世”
姬定說:“回稟先祖,我說完了”
姬發說:“四等君主,帶下去吧”
姬昭說:“回稟先祖,我在位期間,沒有做什麽事情,對百姓很好”
姬發說:“三等君主,帶下去了”
姬昭退下
幾日後
一聲龍吟響徹
字體顯示:西周公國第三位君主:西周惠公姬朝(生卒年不詳)
與之解釋後
姬發說:“說說吧,你的情況”
姬朝說:“回稟先祖,後世在位期間,百姓較為安居,在位不久去世”
姬發說:“三等君主,帶下去吧”
姬朝說:“是”
幾日後
一聲龍吟響徹
字體顯示:西周公國第四位君主:西周武公 姬共之(生卒年不詳)
與之解釋後
姬共之說:“後世拜見武王先祖”
姬發說:“說說吧”
姬共之說:“回稟先祖,我在位期間,又一次五國合縱,失敗告終”
姬發說:“三等君主,帶下去吧”
姬定到來的五十九日後
一聲龍吟響徹
字體顯示:東周第二十五位君主:周赧王姬延(黃帝紀年2361年—黃帝紀年2441年)
西周公國第五位君主:西周文公姬咎(?—黃帝紀年2441年)
東周公國第三位君主:東周武公姬根(?—黃帝紀年2441年)
姬發說:“三位君主同時到來,恐怕不是好事啊”
三人面面相覷,似乎很驚訝
姬誦說:“發什麽呆,還不見過祖宗。”
姬延、姬咎、姬根聽到這句話,立馬齊聲跪地痛苦說:“後世不孝,八百年大周亡於我等之手”
姬發等人聽到這句話,心中轟的一聲炸開。
大周亡了?
姬發說:“姬延,你說吧”
旁白說:“姬延在位期間,周王室已經十分衰弱。周赧王八年(公元前307年),秦國發兵攻打宜陽,楚國則派兵去援救。當時楚國以為西周是幫助秦國的,所以想順帶攻打西周。大夫蘇代則為西周遊說楚懷王說:“您怎麽知道西周是幫助秦國的?說西周幫助秦國比幫助楚國更出力的人,是想讓西周投到秦國方面去,所以人們都把西周、秦國放在一起說‘周秦’啊。西周如果覺得自己解脫不了,就必定投向秦國一方,那可就真是幫助秦國取西周的妙計呀。我為大王考慮,西周為秦國出力,您要好好待他;不為秦國出力,您依然好好待他,這樣,才能讓西周與秦國疏遠。如果西周與秦國絕了交,就一定會投向楚國郢都的。”
楚懷王聽從了蘇代的意見,放棄了攻打西周的計劃。之後,秦國向東周和西周借道,想通過兩周之間的地區去攻打韓國。周赧王擔心:借了道會得罪韓國,不借又會得罪秦國。大夫史厭便對周赧王說:“為什麽不派人去見韓公叔呢?就對韓公叔說:‘秦國敢穿過周地去攻打韓國,是由於信任東周。您為什麽不給周一些土地,並派出人質前往楚國呢?’這樣,秦國一定會懷疑楚國,不相信周君,也就不會攻打韓國了。您再派人去對秦國說:‘韓國非要給我們周一些土地,想以此來讓秦國懷疑周君,周不敢不接受。’秦國也就沒有說詞兒,不讓周接受韓國的土地了,這樣就既得到了韓的土地,又是聽命於秦國了。”
秦國召見西周君,西周君不願意去,就派人對韓王說:“秦國召見西周君,他是想攻打大王的南陽,大王為什麽不派兵駐守南陽?周君將以此為借口不到秦國去。周君不到秦國去,秦國就一定不敢渡河來攻打南陽了。東周和西周打仗,韓國派兵去救援西周。有人為東周遊說韓王說:“西周原先是天子的國都,有許多鍾鼎寶器和貴重的寶物。您如果控制住軍隊不出動,就可以讓東周感激您,又可以使您盡得西周的寶物。””同年,秦武王欲入東周試舉周鼎,命右丞相樗裡疾率領兵車百乘先至東周國,試探東周反應。遭周赧王嚴詞拒絕,樗裡疾大怒,把周赧王逐出王宮,強遷至“西周國”
當時秦國已攻佔了韓國、魏國、趙國的很多地方,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姬延在憂心忡忡中度日。這時,楚國想抑製秦國勢力的擴展,派使者請姬延以天子名義,號令各國協力攻秦。姬延大喜,命令西周公簽訂湊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軍隊,可是缺少武器、糧餉。姬延向境內的富戶籌借軍資,付給他們借券,答應周軍班師之日以戰利品償還。秦國的日益壯大,使秦昭王不滿足於王的稱號,要稱帝以示尊嚴,準備取周而代之。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約齊湣王一起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12月,在縱橫家蘇秦勸說下,齊湣王去帝號,迫使秦昭王也取消了帝號。兩強稱帝,暴露了他們吞並五國、瓜分天下的企圖,使五國十分惶恐,導致了五國攻秦和六國攻齊兩大事件。韓、趙、魏、齊、燕的五國攻秦,由於各國各懷目的,難以統一步調,最後無功而散。公元前284年,燕、秦、楚、趙、魏、韓六國在秦王組織下聯合攻齊,燕軍在名將樂毅指揮下大敗齊軍,長驅直入,攻佔齊國都城臨淄,攻取齊國七十多城,齊國只剩下莒、即墨兩城,齊王逃奔於莒。五年以後,在齊國名將田單指揮下,齊軍才打敗燕軍,收復失地。經過這次打擊,齊國國力大衰,周赧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81年),大夫蘇厲對周赧王說:“秦國攻克韓國、魏國,打敗魏國大將師武,往北攻取趙國的藺、離石二縣,這些都是白起乾的。這個人善於用兵,又有天命佑助。而今他又帶兵出伊闕塞去攻打梁國,如果梁國被攻破,那麽西周就危險了。您為什麽不派人去勸說白起呢?您可以講楚國養由基的故事給他聽,然後說:如今,您攻克了韓國、魏國,打敗了師武,往北攻取了趙國的藺、離石二縣,您的功績是很大了。現在您又帶兵出伊闕塞,過東西兩周,背對韓國,攻打魏國,這一次如果打不勝,就會前攻盡棄。您不如假稱有病,不要出伊闕塞去攻打梁國了。”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秦國攻破魏國的華陽。東周的大夫馬犯對東周君說:“請允許我去讓梁國給東周築城。”他跑去對梁王嬴甚說:“周王病了,如果他真的死了,我也一定活不成。請讓我把九鼎獻給大王,您拿到了九鼎之後希望能想辦法救我。”梁王說:“好。”於是給他一批士兵,聲稱是去保衛東周。馬犯又去對秦昭襄王說:“梁國並非是想保衛東周,而是要攻打東周。您可以派兵到國境去看看。”秦國果然出兵。馬犯又去對梁王說:“周王病好了,九鼎的事沒有辦成,請您讓我在以後找適當的機會再獻九鼎吧。但是現在您已經派兵到東周去了,諸侯都起了疑心,懷疑您要攻打東周,以後您辦事將不會有人相信了。不如讓那些士兵為東周築城,借此把諸侯懷疑您要攻打東周的事端掩蓋住。”梁王說:“好。”於是就讓那些士兵給東周築城。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國的說客周冣對周赧王說:“您不如稱讚秦昭襄王的孝道,趁便把應地獻給秦國作為太后的供養之地,秦昭襄王一定很高興,這樣您和秦國就有了交情。交情好了,周君一定認為這是您的功績;交情不好,勸周君歸附秦國的人一定會獲罪。”
後來秦昭襄王要去攻打西周國,周冣果然對秦昭襄王說:“如果為大王您考慮,那就不應該去攻打西周。攻打西周,實在利益不多,卻使您的名聲讓天下人都害怕。天下人都因為秦國攻打西周的名聲而害怕,一定會往東邊去與齊國聯合。您的軍隊在西周打得疲憊了,又使天下都去與齊國聯合,這樣,秦國就無法稱王,不能統一天下。天下正希望使秦國疲憊, 所以鼓勵您去攻打周。如果秦國和諸侯都疲憊,那樣您的教命就不會通行於諸侯。”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韓、趙、魏三國與秦國相對抗。西周公派相國禦展前往秦國,因為怕遭到秦國的輕視,就半路返回。有人對禦展說:“秦國是輕視您還是重視您,這個還不能確定。秦國是想要了解那三國的實情。您不如趕快去拜見秦王,就說‘請讓我來給您打探東方三國的變化’,秦昭襄王一定會重視您。如果秦昭襄王重視您,就表明秦國重視西周,西周因此也取得秦國的信任。至於齊國對西周的重視,那麽早就有周冣和齊國聯絡好了。這樣,西周就可以永遠不會失去與強國的交情。”秦昭襄王果然信任西周,就轉而發兵去攻打韓、趙、魏三國。”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軍攻取韓國的陽城、負黍,西周國懼怕之下背叛秦國,與東方各諸侯相聯合,率領天下的精銳部隊出伊闕塞去攻打秦國,使得秦國與陽城之間無法相通。秦昭襄王因此大怒,派大將軍摎攻打西周。西周君跑到秦國,叩頭認罪,把全部三十六邑、三萬人口都獻給秦昭襄王。秦國將西周君綁在柱子上遊街示眾,貶為平民。便放其回到西周。同年,周赧王鬱憤而終。王朝國權已為西周公與東周公把持,西周公據洛陽,東周公據鞏邑。其後不久,西周文公姬咎逝世,西周一地的民眾就紛紛向東方逃亡。秦國於是輕易地收取九鼎和其他珍寶,並且未立新王,西周公國滅亡,同時宣告著歷時八百年的周王朝走向終結。”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