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幾口昨日買的胡餅,喝了兩碗昨夜燒開的水,抹了抹嘴,把門一鎖,朝萬永社趕去。
等他來到萬永社院外時,發現此間熱鬧了許多。
社中子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院外,正口沫橫飛地議論著前夜發生的那場動蕩。
沒想到,這萬永社的人也不少。
樊千秋是前夜那場動亂的主謀,但有幸與他直面的人不多,活著的就更少了。
所以,潑皮惡少年雖煞有介事地討論著前夜之事,卻並不認識走來的樊千秋。
當樊千秋走進院裡時,發現前院裡的人更多了,草草數去,起碼有七八十人。
聚在院中的人比院外的人年紀要一些,臉上的狠勁兒也更足,想來是社裡的中堅。
院外院內加起來有百多號人了,這應該是萬永社所有的子弟。
樊千秋和賀忠約定的時間是巳時,離現在還有半個時辰,他不急著進正堂,而是在廊下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
他原本隻想聽聽社中子弟是如何議論前夜之事的,可坐下沒多久,一個十**歲的瘦高個打卒來到了他面前。
這打卒幾乎和樊千秋一樣高了,但長得卻像竹竿一樣,讓人擔心他走在路上都會被風吹倒。
“嗯?未曾見過你,新來的?”瘦高個癟嘴問道。
“嗯,我還未入社,今日來寫入社的券書。”樊千秋答道。
“我入社三個月了,算你的前輩,讓一讓,我也先坐一坐。”瘦高個也不等樊千秋靠邊就一屁股坐了下來。
“自便就是。”樊千秋往一邊挪了挪。
“你可知道他們在討論何事?”瘦高個用下巴朝那人群揚了揚。
“我不知,還請前輩指教。”樊千秋問道。
“他們在議論一個名為樊大的人。”竹竿壓低聲音說道。
“哦?此人有何獨道之處?”
“嘖嘖嘖,此人與你一樣是新入社的子弟,但真狠啊……”瘦高個搖了搖頭,有羨慕之色。
“一個新入社的人,還能狠到哪裡去呢?”樊千秋笑著問道。
“你看看,這你就犯蠢了不是,此人是大昌裡的一個棺匠,在東市還開著一間棺肆……”
“不管春夏還是秋冬,他每個月都要賣五具石棺,那你可知他為何總能賣出五具石棺?”竹竿問道。
“這我不知,還請前輩如實相告。”樊千秋裝傻笑道。
“哼哼,自然是要殺五個人了,前夜他就殺了五個人,其中就包括富昌社的社令周武!”竹竿壓低聲音說道。
“慢慢慢!我分明聽他們說了,那周武是死於自相殘殺,此事縣寺已經有公論。”樊千秋有一些驚訝地問道。
“你曉得個屁,那是……”這瘦高個左右張望一下,才說道,“那是幫樊大遮掩罷了,樊大今日就要接任社丞!”
這謠言聽起來確實非常可怕,但樊千秋倒也絲毫不擔心,說不定到了別處,周武的死因又會被安在別的身上。
“若樊大接任社丞,那原來的社丞田義呢?”樊千秋明知故問道。
“田義和張孝這狗賊,與外人勾結,圖謀社令,已被社令沉塘啦。”瘦高個對自己知道如此多內幕,很得意。
“大兄的消息倒真是靈通,小弟佩服。”樊千秋笑道。
“看你機靈,以後就可跟著我,定能有一個出頭之日。”瘦高個得意而又桀驁地拍了拍樊千秋的肩膀。
“有勞大兄了。”樊千秋繼續陪對方演道。
“不必如此客氣,我姓曾名豁,安定裡人,你姓甚名誰?”瘦高個拱手說道,原來門牙果然缺了一顆。
樊千秋抬頭看了看天上的日頭,時辰已經差不多了。
他在曾豁不解的眼神中站了出來,拍了拍身上的灰土,而後才轉過來望向坐在地上的曾豁。
“我姓樊名千秋,有名有姓,不叫什麽樊大。”
“以後還要曾大兄提攜。”樊千秋說罷拍了拍曾豁肩膀,朝正堂走去,留後者在廊下發怔。
……
萬永社正堂,氣氛有些肅穆。
此間除了站著賀令和樊千秋之外,還有八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他們都是社中的長老。
堂中的神龕上敬的自然不是關公,而是墨翟——墨家的墨翟!
墨家在秦漢之交時就已經式微,但其在民間還有遺孓和擁躉,那就是橫行的遊俠和私社。
私社子弟和遊俠兒們已經說不出何為“明鬼”何為“天志”了,只能迷迷糊糊地踐行“兼愛”“非攻”!
此刻,聚集在正堂院外的子弟們早已經安靜了下來,排在院中,無人發出任何的聲響。
社令賀忠代替萬永社向墨翟的神主進獻了祭品,然後又領著眾人向這神位行禮、請祝。
不管是祭品還是祭禮,用的都是儒家的那套禮製了,看來,這儒墨合流不是一句空話。
進獻完犧牲,賀忠就在社中子弟的見證下,親自為樊千秋寫了入社券書,並當著眾人的面任其為社丞和社尉。
萬永社百余子弟驚歎樊千秋的年少,更是想起今日剛才的種種傳聞,不禁對其多了欽佩和尊重。
沒有任何的意外, 樊千秋在萬永社子弟們的行禮中,從賀忠手中接過了代表身份的竹牌,走馬上任。
這入社和上任的儀式並不複雜,不過半個時辰就結束了。
平日社中不供飯食,但今日算是有喜事,所以設了筵席。
賀忠花了大價錢,買了十隻羊和十斛酒,以饗社中子弟。
西漢常有禁酒令,但是這幾年恰好是豐年,因此允許釀酒。
混社團的人平時吃食很平常,更是少見葷腥,今日既然酒食管夠,所以眾人都放開了肚皮,盡情暢飲。
樊千秋依次向眾人敬酒,很快便得到了社中子弟的認可。
混社團要比混官場容易,只要夠狠夠豪爽,很容易出頭。
於是,萬永社的子弟們鬧了好幾個時辰,才興盡而歸,剩下的酒食也被分送給了家貧人多的鄉梓。
但從這一點來看,私社中倒還真保留了一些墨家的遺風。
眾人散去時,已經快要到申時了,正堂中只剩下賀忠和樊千秋了。
他們二人雖然向社中子弟敬了酒,但自己淺嘗輒止,並未飲太多。
他們今日還有大事要商量和決定。
二人隔著一張方案坐定之後,賀令就將許多竹簡擺在到了案上。
“賢弟,這是社中近兩年來的總帳,你且看一看。”
“諾!”樊千秋翻開了帳冊,細細地核對了起來。
他越往下看,越覺得這萬永社管得太過於粗放了!
難怪每年收到的市租不夠數。
樊千秋看了片刻,就把這些竹簡全都放回了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