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俯仰人间二十春 > 42、南浦月(一)

俯仰人间二十春 42、南浦月(一)

簡繁轉換
作者:步月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0:17: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郁仪轻道:“张尚书都不知道我做了什么,怎么就能下此论断?”

她脸色有些苍白,眼睛却如黑玉般沉静深邃,她与张濯四目相对,而后又轻轻垂下眼来。

“我知道。”张濯平静道。

“王宽触犯的是大齐的刑律,你虽不是执法者,却也是大齐的官员。维护大齐的律法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你今日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做你该做的事。”

“而你难过……………”张濯微微躬身,让自己与她平视,“是因为,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你有一颗悲悯的心。”

“郁仪,政治是不能没有人性的。你秉公执法没有错,你对他的同情也没有错。”

郁仪听闻此言,喃喃问道:“那又是谁错了?”

“王宽错了,周朔平也错了。”张濯正色着回答她,“法理之外,可以有同情,却不能有原谅。若今日诡寄可以原谅,他日杀人也能原谅。在你未来为官的几十年里,你将会遇到太多值得同情的人,却没有办法替受到伤害的人原谅他们。

张濯从来都不肯受她“老师”的称呼,却又实实在在地担起对她的教诲与引领。

他愿意肯定她的脆弱,从不回避她潜意识里的动摇,比郁仪自己更敢于直视她的内心。

张濯没有责怪她自以为的残忍,更不会苛责她的感伤。

君子之风,高山仰止。

这既是张濯的处世之道,也是他渴望告诉郁仪的东西。

语重心长。

见郁仪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张濯便松开了扶着她的手。

他们之间似乎有很多次这样短暂的,触之即离的接触。

就好像现在,他的手轻轻垂了下去。

竟让人觉察出一种似有若无的遗憾。

压抑着、又克制着。

“张大人为何会在这里。”她轻声问,“来见陛下吗?”

张濯并不是来见瞻徇的。

是有户部的人告诉张濯,苏舍人在刑部刑杀了一个人。

印象里,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杀一个人,张濯猜到她会难过,所以想在她掉入情绪的深渊之前拉她一把。

“这阵子太忙,本早就该赠与你的生辰礼迟迟没有交到你手上。”张濯道,“今晚,我会送去你府上。”

郁仪怔忪了一下,又下意识推拒:“下官不敢受张大人的礼物………………”

“不贵。”张濯轻笑了一下,“比你想象中的便宜太多,还请你不要嫌弃。”

他们两个人一路沿着内西路向西,到太和门前时,一个向南去户部,一个向北去慈宁宫。

自此分道扬镳。

郁仪不知道的是,他们分别之后张濯并没有向南走,而是转过身目送她离开。

她脚步坚定,后背挺直,显然已经从纠缠的情绪中脱离开来。

夏风吹起郁仪的襟袖,还有她鬓边的发丝。

人像是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的光辉。

很多次,张濯都在思考,郁仪究竟是从何时变成了一位坚定勇敢的女尚书。

现在他渐渐明白,坚定与勇敢原本就是她生命的底色,不论现实如何在她的人生中涂抹颜色,都不能改变苏郁仪的决心与坚持。

他只能引领她、点拨她,却绝做不到改变她。

反倒是他自己,两世曾无数次因郁仪的存在,认为生活还没有坏得彻底。

*

午后,王宽的口供很快就呈交到了太后的面前。

其余三十四名举人见此情形亦纷纷招供,以免受刑讯之苦。

周朔平本人尚在押解入京的路上,太后下令查处周朔平家产的懿旨便已经送到了抚州。

祁瞻徇在慈宁宫同太后商议此事花了整整一下午。

郁仪在慈宁宫待到暮色四合,太后赐了食物让她在慈宁宫外的廊下用饭。

太后宫里的赐食比别处的总要更好些,郁仪拿了一块胡饼站在廊下,就着半杯茶水小口吃完了。

孟司记经过她身边见她吃得这么少,又给她塞了一颗鸡蛋。

郁仪摇头说吃不下,孟司记叹了口气:“还在因为王宽的事难过吗?”

“没有了。”郁仪笑笑,“忙起来就没有胃口。”

孟司记比她大几岁,看待郁仪总像是看待自己的妹妹一样。

“即便再吃不下也要强吃些,不然身子垮了什么都没有了。”

半轮红日渐渐沉下去,远处传来小太监们招呼着点灯的声音。

如果从高处俯瞰整个紫禁城,只会折服于这里的巍峨磅礴,但身处其中时,郁仪偶尔会惶恐于其中森严的杀伐,偶尔又感怀于夹杂其中的生活情致。

点灯、赐食、过节........

数以千万计的人生活在这里,如同一群又一群忙碌着的蝼蚁。

而慈宁宫中,太后看完王宽的口供,轻轻叹了口气。

“瞻徇啊,”她平静道,“你这一回,下手有些重了。”

“刑部那边说王宽受刑不住已经死了,哀家细问过,听说是你叫人重刑逼供的?”

祁瞻徇愣了愣,才说:“我只说越快越好......没有想取他性命的意思。”

刑部用刑都是有讲究的,全是看主子眼色行事,祁瞻徇口中的越快越好,落在刑部郎官的耳中就是“刑死无咎”的意思。

宫里的大小官员都对此心照不宣,独他一人初出茅庐,没有料想到这一重关系。

“哀家的确说过,为了达到目的,不在意用何等手段。只是也断不是叫你草菅人命。”太后轻叹道,“王宽是个人才,你的太傅还曾将他关于吏治的文章拿给你读过,如今他身上的罪,至多也不过是流刑,假以时日若有机会,哀家还能重新调他回

京。如今他受刑不住已经死了,哀家又该从哪里再把他找回来呢?”

祁瞻徇愣住了,猛地站起身:“我要去问问刑部这群人,究竟是怎么为朕当的差事。”

“错已酿成,你即便是罚了刑部又如何?把所有的大臣全都杀了,又有谁来替你做事?”太后站起身走到他身边,按着祁瞻徇的肩膀让他坐下,“还是想想余下那三十四人该如何处置吧。”

“听凭母后吩咐。”祁瞻徇的声音弱了几分。

太后想了想,平静道:“罚俸一年当作惩戒也就罢了。死了一个王宽,权当是你立威,宽恕余下的人,便是你作为皇帝的宽仁了。”

那日郁仪在慈宁宫忙碌至夜深,还是额外请了太后的手谕才能出宫。

东华门外,张濯的马车在等她,郁仪这才如梦初醒般想起,张濯曾说今晚要见她的事。

郁仪走上前去,歉疚道:“今日太忙,一时间忘了和张大人有约在先。

一面说一面踩着车凳上了马车。

张濯的手从里面帮她掀开帘子:“不迟,我也才来。”

车中小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哪里是才来的样子。

四野暗淡,张濯的车中点了一盏油灯,郁仪这才发觉桌上摆了一盆花草。

叶片修长呈剑状,叶片边缘有白色的条纹。淡黄色的穗状花序从中探出头来,浅浅的清芬盈满这方寸之地。

白菖蒲。

郁仪静静地看着这盆花草,伸出手来轻轻触碰着它舒展的叶片。

“是从你松江的家中移植来的,你许久不曾回去,那间院子里已经长满了白菖蒲。”张濯轻声道,“这只是其中一株,起先送来时我还担心不成活,于是在我府上养了好一段时日,才敢拿来给你。”

这不是北地常见的植物,松江的读书人家中大都喜欢种植此花,一来因为其素有雅名,二来又可驱除邪祟。

白菖蒲是平恩郡主最喜欢的花草,不惹眼不争先,文人墨客常常称之为花中四雅之一。养在桌案前还可以防止灯烛熏了眼睛。

离开扬州时,平恩郡主给了她一把白菖蒲的种子。

愿她如菖蒲般青翠,愿她如菖蒲般顽强。

郁仪轻垂眼帘:“有时我总觉得张大人知道很多事。”

“像是能将我的心思都看穿一般。”

张濯神情却平静如往昔:“巧合而已。”

郁仪的手指轻轻落在花序上:“最初时,这盆白菖蒲被我种在了陶盆里,我看着它一点点抽条长叶。在我离开松江时,我把这盆花栽进了院子里,想着如此便不至于让它干死。”

“你那时种下的一丛白菖蒲,如今已经长得蔚为壮观。”张濯平声地对郁仪说,“我希望这一盆白菖蒲,也能在京师中落地生根。”

在张濯的心里,郁仪便是这样一丛葱茏苍郁的植物。

柔韧又顽强。

不管是在扬州、在松江还是在京师,她都能叶茂枝繁。

“这份礼物,我很喜欢。”郁仪郑重望向张濯,如是说道。

张濯的马车停在郁仪的府门外,他们一起走进庭院里。

丹桂树下,张濯拿起架子上的铲子对她伸出手:“来,我帮你种下。”

郁仪将手中的花盆递给他,在张濯身边一并蹲下来。

“如果遇到想不通的事,就来给它浇浇水。”张濯将滴壶递给郁仪,“这世上有复杂倾轧的政治,也有纯粹动人的万物生长。”

“从今日起,它会因你的存在一直茂盛地活下去。”

“或许有一天你我都会死,但是这棵花依然会生长。”张濯笑,“这世上太多的事,都是这个道理。”

“春天总会来临,花也一定会开。”

郁仪并不知道,太后的案头已经堆积了厚厚一摞弹劾张濯贪墨的奏折。

这些奏折都是由赵公绥授意,意在为张濯定罪的。

傅昭文几日没有睡好,屡次上书试探太后的口风。

也有不少官员心急如焚地守在张濯的府邸之外,想早日得到一个结果。

而此刻,张濯关心的并不是那些冗杂乏味的政事。

他只想在这种一株简单的花草,盼望它能和郁仪一起,年年岁岁,同仰春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